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运情报》2008,(1):32
预测2008年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将继续增长。据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的供求预测,起拉动作用的亚欧航线西行将增长2成左右,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原因除了欧盟主要国家的发展外,还有东欧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货流。美国因个人房贷问题等经济增长放慢,前途不明朗,但个人消费的底气仍很足,预计北美航线东行将增长5%-9%。亚洲往美欧集装箱船的箱位利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丁力 《海运情报》2007,(1):24-24
日本三大海运公司对2007年集装箱航线的供求作了预测。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货流的增速将比2006年放慢,但仍在10%~16%,保持两位数增长。各航线的增长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12):35-38
中远集运东南亚航线STV增挂汕头、雅加达;新海丰集运在门司/上海航线增加航班;Amilatu开设中国/北美东岸航线;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成立执行委员会;亚洲/美国航线集装箱货物不平衡继续扩大;远东班轮公会2007年将上调集装箱运价;欧洲航线西行1~9月箱运量增长15%;  相似文献   

4.
钟秋 《海运情报》2005,(9):12-13
一、港口拥堵与运输基础设施,2004年的集装箱货流.亚洲/北美航线东行比上年增长14.4%.亚洲/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6.9%。2005年的增长率。商船三井预测北美航线东行增长13.4%,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3.8%。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TSA)预测增长12%~14%,远东班转公会(FEFC)预测为17%。  相似文献   

5.
钟秋 《海运情报》2004,(2):19-20,5
《日本海事新闻》于2004年前夕对日本三大海运公司和海外9家班轮公司进行了市场调查。除了本国的3家船公司外,海外的5家公司也作了回答。现将这8家公司对2004年主要班轮航线的供求预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华晨 《海运情报》2004,(6):18-18,5
大型船公司A对亚洲与北美、欧洲的集装箱贸易进行了供求预测。据该预测,由于新造船的竣工,箱位供给2003年达到顶峰,2004、2005年的增长率将下降,预计货流增长率在8%~10%。在船舶供求方面,至少在2005年前将有90%以上的高箱位利用率。在各航线,往  相似文献   

7.
丁力 《海运情报》2007,(4):18-18
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6年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实绩)比上年增长17%.达到683万TEU。按目的地计,往北欧增长14%,为492万TEU,往地中海增长25%,为191万TEU。往北欧和地中海的增长率都大大超过2005年实绩。除了农历正月的2月前后,箱位利用率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95%以上。从德国、英国等主要国家到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国家,货流都已扩大。进入2007年以后.欧洲航线西行的货流继续呈现箱位紧张的状况,这样的繁荣还将持续很久。  相似文献   

8.
中远集运亚洲至地中海快航是一条既“老”又“新”的班轮干线.所谓“老”.是中远集运开辟并经营这条航线已有十数年的历史.积淀深厚:所谓“新”.是中远集运适应全球班轮航线市场新的变化,经过不断调整、完善,又赋予了新的活力.凸显出竞争优势。目前.中远集运亚洲至地中海快航已成为连接亚洲到欧洲地中海的海上班轮航线中挂港最全  相似文献   

9.
张敏 《海运情报》2005,(9):17-18
据《国际集装箱化》杂志估算,自2003年7月1日以来.亚洲/北欧航线西行运力增长了22%(扣除转运运力)。运量方面,根据远东班轮公会的统计.2003年和2004年亚洲/北欧航线西行运量分别增长19%和15.4%,平均箱位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2004年各季度的西行运价分别比2003年同期上涨21%、13%、11%和11%(货币附加费和燃油附加费等包括在内)。同西行相比.亚注/北欧航线东行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10.
国外     
《集装箱化》1995,(2):37-38
国际集装箱船经营者协会有31家成员公司;亚洲运往北美货物的码头装卸费、手续费今年起大幅提高;世界主要班轮航线全集装箱船运量统计(5000载重吨级以上);1991~1993年美欧航线集装箱运量;东南亚国家集装箱运量;拉美航运业者协会对运往委地马拉的集装箱征收防盗费;汉堡与东亚间箱运量今后年增10%。  相似文献   

11.
丁力 《海运情报》2006,(9):17-17
亚洲往北欧、地中海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6年上半年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部分),比上年同期增长14%,达到319万TEU,其中往北欧增长13%,为229万TEU,往地中海地区增长18%,为90万TEU,都实现两位数增长。5月上旬的箱位利用率一度低于90%,但上半年其他时间都超过90%。进入7月后货流进一步增长,扩大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刊今年第3期刊登的“2004~2006年亚洲/欧美航线集装箱货流预测”一文简介了日本商船三井营业调查窒的“班轮航运的现状2002~2003年版”,现据新收到的更详细的材料再作一次介绍。  相似文献   

13.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航运公会部分)951.5万TEU,比上年增长19%。按目的地计,往北欧的集装箱货物增长18%,为619.1万TEU,经地中海地区的增长22%,为332.4万TEU。与需求增速明显下降的北美航线相比,欧洲航线保持了从2006年起的达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各班轮公司认为今后较长时间将继续会有超过10%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日本海运振兴会于2007年1月18日公布了2005年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间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输量的正确数字。东行(亚洲往美国)比上年增长13.8%,为1287.8万TEU,与速报数大致相同。亚洲船公司在东行总运量中约占5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条连接亚洲至地甲海东部的海上快速航线正式开通。被称为爱琴海快航(ADX)的亚欧地航线,是中远集运积极适应全球班轮航线市场新的变化.满足贸易需求,延伸亚洲至地出海航线营运服务开通的一条新航线。爱琴海快航的开通,改变了直以来从亚洲运往地中海东部的货箱需绕道中转,交货时间增加的局面。直达快捷的周班营  相似文献   

16.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4):1-5,17
日本《货物》杂志等回顾了2003年的国际海运贸易并对2004年作了预测。从2003年东西基干航线的货流看。以欧元走高为背景,亚洲发往欧洲的货流增长20%强。往美国的货流虽然上升。但增长率为9.3%。低于10%。这两个增长率与2002年的情况正好相反。2004年往欧洲、北美的货流将继续增长。亚洲往北美为12%,亚洲往欧洲为9%。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日本到发的各航线的货流情况稍有不同。且达不到2003年那样的增长率,但预计南行为5%~6%。北行为9%~10%。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速递     
《中国远洋航务》2014,(5):98-98
阳明海运升级亚洲区内航线;东方海外亚欧航线货运量增3%;太平船务尼罗河航运合开远东至西非航线;长荣与中远合作开辟太平洋航线;马士基航运5月起台湾直航南非;MSC新开一条亚非班轮快线  相似文献   

18.
尧乐 《海运情报》2006,(1):30-30
连接亚洲与南美的班轮航线,随着中国与巴西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带来的两地之间的贸易扩大,2005年1月以后开设的航线和新参与的船公司陆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20.
国际班轮航线网络新格局及其对我国班轮运输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班轮航线网络新格局及其对我国班轮运输业的影响陈德明国际班轮市场近两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全球联营体迅速发展;三大干线船舶大型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贸持续发展的亚洲成为全球班轮运输竞争的中心。今年初,各大班轮公司重新组合的全球联营体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