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云生 《铁道车辆》1995,33(12):148-152
针对广深线准高速客车的结构特点,指出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通过对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在精确动力学模型和传统动力学模型下动力性能的分析比较,指出了进行精确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必要性。文章还外转臂式轴箱定位客车的动力性能并探讨了实现这种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摆式列车的倾摆机理 ,对在我国首次开发的摆式内燃动车组转向架基础上设计的滚道式倾摆机构的结构和几何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摆式列车滚道式倾摆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摆式列车的倾摆机理,对在我国首次开发的摆式内燃动车组转向架基础上设计的滚道式倾摆机构的结构和几何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的仿真分析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门系统传动部件进行了研究.首先搭建了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手动关门过程对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然后对开关门过程进行仿真,得到门系统运动各阶段丝杆所受扭矩;最后建立螺母副有限元模型,对开关门过程中主要传动零部件的强度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悬挂式单轨运营过程中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以某悬挂式单轨双线7跨30m简支梁方案为工程背景,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然后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中建立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双线列车以运营速度对开通过桥梁时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并分析轮胎刚度和列车编组对桥梁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双线列车以65km/h的速度对开通过桥梁时,桥梁跨中的整体横向位移响应最大值为19.03mm,表明桥墩横向刚度较小;轮胎刚度对车桥系统的加速度响应有显著影响;3辆车编组过桥时,桥梁的竖向和横向响应值明显比1辆车编组大,因此,在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时,必须考虑列车编组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速列车转向架特性与最小曲线半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车线动力学建立转向架纵向刚度与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的仿真模型,探索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对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进行优化的方法。通过分析高速车辆转向架特性与高速车辆横向动力特性与临界速度的关系、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与车轮不滑动的最小曲线半径的关系以及转向架刚度与最小曲线半径的关系,探索转向架设计特性对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不同转向架纵向刚度所对应的曲线半径修正值。  相似文献   

7.
跨坐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跨坐式单轨交通线路超高率、最小曲线半径以及曲线限速等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及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及线路的仿真模型,对跨坐式单轨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最小曲线半径线路进行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了车辆在最小曲线半径下的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地铁永磁直驱系统为对象,具体阐述了牵引传动与动力学机电耦合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首先建立地铁永磁直驱牵引传动系统主电路的“C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型,将其与车载牵引控制器(TCU)实物进行联合调试仿真,并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地面联调试验数据进行验模,仿真结果与设计目标转矩的相对误差满足±5%的要求;然后联合车辆动力学模型,搭建牵引传动与动力学机电耦合半实物仿真平台,通过牵引传动模型对车辆动力学模型施加电机转矩,并将车辆运行速度反馈给牵引传动模型,实现牵引传动和动力学的动态协同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动力学响应可反映电机转矩脉动的影响,计算结果的频率成分更加丰富,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与单学科仿真相比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根据40 t轴重货车结构特点,建立了重载货车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并对不同线路谱和速度下40 t轴重货车的轮轨动力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跨座式独轨车辆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考虑了所有轮胎的径向力及侧偏特性的跨座武独轧车辆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该动力学模型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曲线通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距座式独轨车辆具有良好的运动稳定性,转向架也具有足够的导向能力.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GEO-Slope/W与FLAC软件的原理,然后以某滑坡变形及失稳为例,结合2种应用软件进行了精确的数值仿真模拟,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需进行必要的加固防护.对2种计算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合理的结论,对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70 km·h-1高速动车模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弹性体考虑,建立由车体、前后构架和4个轮对轴箱构成的270 km.h-1高速动车模型。采用弹簧单元和拉杆单元模拟一系、二系悬挂及牵引拉杆和轴箱拉杆;设置节点自由度耦合来模拟顶盖与车体其他部件的螺栓连接;在各设备质心位置创建质量单元,用弹簧单元将质量单元与底架上相应设备的支点连接起来以模拟设备质量的影响。用ANSYS软件的Block Lanczos算法提取了270 km.h-1高速动车在考虑设备质量和不考虑设备质量两种情况下的前200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这两种情况下的整车振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不加设备质量时,与垂向变形相关的振型,其频率明显高于加设备质量时的相应频率;与其他方向变形相关的振型,其相应频率在这两种情况下差异不大;整车刚度按二系悬挂、一系悬挂、车体、构架、车轴的顺序由弱变强;整备状态下车体出现垂向弯曲振型的最低频率为10.42 Hz,满足《200km.h-1以上速度级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规范鉴定暂行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某市拟建设运营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建立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结构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模型,采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进行乘客疏散安全性摸拟研究。比较分析了设计载客量和设计超员载客量情况下的乘客疏散过程,探讨了影响现代有轨电车疏散和逃生的主要因素,可为现代有轨电车制造和运营单位采取安全措施和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运用于城轨车辆的盘形磁流变制动器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以及分析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原理,推导了盘形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计算公式。针对在城轨车辆的运用设计了一种磁流变制动器。在Matlab/Simulink和ANSYS软件环境下对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磁流变制动器满足城轨车辆制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找出面店三号隧道坍方的原因,为制定坍方处理方案寻求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对工程地质、设计情况、施工方案及过程、坍方后的综合物探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拟定坍方处理方案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和研究,对坍方处理的实施及优化情况进行论述。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工程地质复杂是发生隧道坍方的主要原因,机械地按行业规定要求施工而没有及时施作二次衬砌是发生隧道坍方的重要原因,论证了坍方处理方案是可靠的、其措施是充分的和有较大安全储备的,说明了坍方处理是成功的。研究结论:防止隧道坍塌要加强地质勘探及地质预报,要正确认识及有必要适时修改相关施工规定,应强化隧道施工防坍意识及果断、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重大技术方案应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试验的分析方法,运用SIMPACK软件分别对三车四转向架的铰接式列车和三车六转向架的传统列车建立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列车在相同的运行环境下以不同速度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与传统连接方式的列车比较,在相同的运行环境下,铰接式列车在平直轨道上的动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式列车,而在小曲线半径的轨道上,铰接式列车的动力学性能不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以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用防滑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防滑阀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防滑阀的仿真模型,并对防滑阀的充风特性和缓解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指标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胜.接着基于仿真模型分析了防滑阀进出口处节流孔孔径对充风时间和缓解时间的影响.研究工作为防滑阀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表沉降是地铁施工过程中最大的环境问题,当地层变形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严重危及邻近建筑物基础、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安全,引起一系列岩土环境问题.本文针对隧道穿越河流及桥基,对隧道自身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穿越所造成的桥梁基础变形和位移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京沪高铁大跨径连续梁桥悬灌施工技术,阐述大跨径连续梁桥线形施工控制的仿真分析及施工现场控制内容,总结了施工现场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