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土工程边仰坡是公路隧道建设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边坡的稳定性对于隧道工程建设与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隧道安全进洞和进洞后的安全施工有很重要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增长,特大断面隧道越来越多,其施工工序复杂.由于多次施工对边坡造成的多次扰动,对隧道施工安全影响越来越大.依托龙头山单洞四车道隧道,对特大断面洞口仰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可作为今后同类隧道洞口仰坡设计和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炸山嘴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其实际地质条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仰坡隧道分部开挖模型。采用改进的基于广义Hoek-Brown理论的强度折减法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各阶段隧道上部岩土体的位移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入口处仰坡附近岩土体由于受开挖影响,其竖向沉降最为明显,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3.
由于隧道洞口多岩性接触带、构造带,存在软硬岩交叉接触,致使开挖后围岩受到扰动出现应力释放及二次重分布,坡面岩土体会沿着坡面发生滑动及沉降,甚至局部失稳。本文提出采用MATLAB软件对某公路多岩性构造带隧道洞口段仰坡及两个典型断面其位移变形进行回归分析,验证隧道开挖过程的三维模拟技术,分析开挖过程中隧道仰坡加固前后的变形及受力情况。通过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设计变更后的喷锚支护加固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仰坡的变形及受力。  相似文献   

4.
夏国志 《公路交通技术》2013,(4):120-123,127
隧道工程中,洞口施工方案的选择对于整个项目的工期及投资都非常关键,也是隧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火凤山隧道右线出口段浅埋偏压地质条件,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该隧道右线进洞明、暗挖2种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不同方案建立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并从风险控制、建设投资、施工工期以及环境影响4个方面对2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暗挖方案优于明挖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当下危岩体勘察尚无成熟的规范可以参考,采用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进行危岩地质勘测,可以弥补传统调查存在安全风险、调查观测不全面、卫星影像资料分辨率低等缺陷。文章以高坡隧道洞口仰坡为例对应用无人机摄影技术进行危岩体勘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高坡隧道洞口仰坡危岩体分布与稳定特征,并基于勘测结果提出了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穿越顺层坡发生病害频次越来越多,文章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隧道正交穿越顺层坡病害处治为例,分析隧道口坡体病害形成的原因并观察其空间位置、地质情况、变形特征、地形条件,研究显示此类病害分为滑坡变形及隧道开挖的协调变形,并有区别的提出处治方案和处治措施.研究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破碎围岩铁路隧道洞口施工引起的工程滑坡问题,依托叙毕铁路土地垭隧道出口滑坡处理工程,对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滑坡成因主要有内、外2种因素,内因为洞口浅埋段围岩风化严重、破碎,外因为施工开挖造成坡脚临空,地表水下渗恶化围岩,防护措施也未及时施作。在滑坡处治方案设计中,需结合滑坡体范围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原则上采取锚固桩加固边仰坡滑坡体并增设截排水沟后,再对隧道范围内采取明洞改路基、基础换填、钢花管注浆加固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连拱隧道为例,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该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施工过程采用采用中导坑台阶法施工。分析开挖对围岩和边坡稳定性状态的改变过程,最后得出仰坡位移趋于平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栾家岩隧道出口段埋深浅,浅埋段长,洞顶覆盖层厚,透水性好,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下,形成浅表性滑动,边仰坡失稳垮塌,采用反压回填、清方减载、坡面防护等措施,得以成功处治,安全顺利进洞。就其边仰坡失稳形成机理、处治方案等做简要论述,对浅埋公路隧道的安全进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甜水堡至永和镇段玉皇山2号隧道为工程背景,对该隧道进口段仰坡坍塌处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第一级和第二级仰坡按照现场实际地形以1:0.5坡率进行刷坡,坡面采用锚杆或者锚索框格梁加植生袋进行支护;第三级及以上坡面以1:0.75的坡率进行刷坡,坡面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处治施工完成后,通过监测数据说明该治理方案效果明显,该隧道仰坡基本趋于稳定,再次滑塌的可能性降低,坍塌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王萌伟  潘屹  李涛  寇宝文 《公路》2022,(5):264-266
以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天保至文山段(文麻段)大法郎隧道为例,根据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二次衬砌开裂情况,对变形和开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综合考虑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前后两次制定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有效控制了初支变形和二衬开裂现象。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隧道穿越软弱围岩、破碎带等段落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秦辉辉  赵占厂  李晓博 《公路》2013,(1):302-307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案例为依托,对该隧道塌方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台阶长度及下台阶开挖支护时机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应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下台阶开挖时应立即施作支护,以抑制洞周围岩变形及塑性区的发展,避免围岩失稳、崩塌。并结合工程情况,提出采用多循环管棚注浆方案通过塌方段,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问题也越发重要。论文在分析归纳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总体情况基础上,通过现有文献资料概述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现状,并总结出我国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洞口景观的重要作用,最后对我国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过程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未来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白龙庵隧道出口段处在滑坡体中,采用了锚索框架梁及抗滑桩对滑坡体进行处治,并用Midas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开挖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山体和隧道衬砌、抗滑桩等都是安全的,表明处治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南山区地质状况复杂,公路工程建设多存在地质灾害预警处治的问题。以西南某山区公路1#隧道为例,对覆松散崩坡积体浅埋偏压隧道的地质状况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处治措施并进行现场监测,研究隧道加固处治效果。结果表明:1#隧道洞口及沿线地质环境差,地质灾害类型多,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隧道洞口崩坡积体较多,承载力弱,稳定性差,需加固提高承载力;洞口注浆加固作为有效处治方法,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小洞顶松散土体在隧洞开挖及开挖完成后整个时期的总沉降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隧道洞口仰坡的稳定性问题,首先选取松散型小波神经网络对仰坡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再利用秩相关系数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对仰坡的变形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不同小波函数的去噪效果不一致,其中监测点#5采用db4小波的去噪效果最好,而监测点#6则是采用db7小波的去噪效果最好;另外,秩相关系数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在仰坡变形趋势的判断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均得出两监测点的变形趋势是往减小方向发展,仰坡变形趋于稳定,可以安全地进行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某特长隧道通风系统的经济性及合理性,通过确定隧道的通风计算参数,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不同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并从安全性、施工便利性、工期、总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提出了单向坡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的关键要点,探讨了竖井及斜井组合型式的适用性,利用右线隧道辅助排烟道实现了通风方案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围岩大变形是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研究隧道围岩大变形易造成开挖面失稳坍塌、冒顶、侵界等工程问题,以某隧道在断层破碎带处发生大变形处治过程为案例,系统归纳总结了解决类似软弱围岩大变形的工作流程及处治措施。工作流程包括:原因分析处治措施效果评价;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发挥信息化施工的作用、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合理设置支护参数、临时补强隧道衬砌、及时变更施工工法、设置超前预支护、增加长锚杆、加强防排水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松河隧道洞口陡崖地质概况及规模,分析了陡崖形成机理及崩塌的原因,根据崩塌的规模及隧道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动态调整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方法,重点强调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王明明 《中南公路工程》2011,(4):143-146,202
隧道建设进入山区,仰坡开挖越来越高,而且洞口经常出现偏压现象,仰坡经常开裂失稳。应用锚索框架梁结合挡墙方案成功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