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采用主跨2×800 m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结合北锚碇区域地形、地质条件,经研究比选确定北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基础.北锚碇由整体锚块和两侧设置的前锚室、散索鞍支墩及对应基础、系梁组成.通过缩短主缆边跨长度、采用锚体与支墩分离式锚碇结构型式减少了山体开挖量及对环境的影响,并节省投资.采用便于维护、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合建的通道,结合建桥条件对该桥主桥进行总体设计及结构选型。受通航孔位置、净空尺度控制,综合考虑防洪影响、结构受力和施工难度等因素,主桥采用主跨2×800m的三塔悬索桥。南边缆跨跨径为348m,北边缆跨设置6根背索,跨径为230m,两边跨均采用悬吊结构。选取平层合建和双层合建两种加劲梁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采用结构受力合理、建设难度较低的双层钢桁梁方案。为解决中塔主缆抗滑移的技术难题,该桥中塔选取整体结构刚度大、抗风稳定性好的纵向A形混凝土塔,并采用设置竖向摩擦板的中主索鞍。中塔基础采用整体性和稳定性好、能承受船舶直接撞击作用的沉井基础。边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钻孔灌注桩基础。南、北锚碇均采用安全可靠的重力式锚碇,北锚采用扩大基础,南锚采用大型沉井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桥位处的地形、地质、运输、场地等建设条件,经方案比选,重庆笋溪河大桥主桥确定为单跨660 m简支钢桁梁悬索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结构,两塔柱竖直布置,基础为分离式承台桩基础;大桥主缆由预制平行高强钢丝索股组成,吊索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结构;加劲梁采用钢桁梁,桥面板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板桁分离结构体系;两岸锚碇均为重力式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基础为现浇扩大基础。本桥的重难点问题主要有大桥的抗风稳定性、主桥单向纵坡带来的不利影响、钢桁梁连接顺序、主塔横向不等高设计等,通过分析和研究该桥重难点问题,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为大桥的成功建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罗勇  姜炜  易龙  任蒙 《桥梁建设》2023,(S1):127-133
湖北宜都长江大桥(原名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1 000 m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南岸(宜都岸)锚碇场地覆盖层厚约51.4 m,其中中粗砂混卵石、卵石层厚约46.9 m,属强透水、含水丰富地层,所含第四系孔隙水与长江水力相互连通,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基本持平。针对南岸锚碇工程区深厚富水砂卵石层的地质情况,提出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和浅埋扩大基础方案,并从结构方案、施工方案、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工程量最小、地下水位以上施工、经济性最优的浅埋扩大基础。浅埋扩大基础采用矩形平板基础,平面尺寸为101 m×71.5 m,基坑开挖深度为8.0 m。对该方案进行安全性验算,结果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设计、施工的复杂性,大跨独塔悬索桥在实际工程中鲜有应用。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766 m的单跨独塔钢桁梁悬索桥,受地质构造作用,丽江岸锚碇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同时规划电站的蓄水位导致水文条件不利于锚室防水及锚固系统的耐久性,锚碇选型难度大。因此,该文首先详细阐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锚碇选型;然后介绍锚碇结构设计及高强钢拉杆锚固系统设计;最后列出锚碇计算的主要步骤及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伶仃洋大桥采用主跨1 666 m双塔三跨连续漂浮体系悬索桥。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海中锚碇离岸10 km,通过施工方案比选,解决了离岸深水海中锚碇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桥面距海面达90 m,通过开展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选定主梁气动外形,保证主桥的抗风性能;大桥地理位置特殊,通过建筑景观设计使全线和谐性得以塑造。  相似文献   

7.
《世界桥梁》2021,49(4)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为主跨1 700 m单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猫道采用无抗风缆三跨连续式结构。大桥跨度大、施工环境复杂,采用往复式猫道对拉牵引系统,包括35 t主、副卷扬机以及牵引索、转向滑车;2个锚碇处各布置2台35 t主牵引卷扬机,桥塔和锚碇支墩门架处布置若干辅助小型卷扬机。通过方案比选,第1根先导索(下游侧)采用大型拖轮拽拉"水面过渡法"架设,第2根先导索(上游侧)利用第1根先导索牵引过江后空中横移就位;扶手索采用常规"吊挂法"进行架设;牵引索、门架支撑索和猫道承重索采用"托架法"进行架设。对引起线形偏差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在施工中及时进行调整,承重索标高偏差控制在50 mm以内,猫道线形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 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线角度2°,解决了隧道式锚碇浅埋以及2个锚塞体间距过小的问题;进行多参数比选,隧道式...  相似文献   

9.
白洋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 000m的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北岸边缆跨度276m,南岸边缆跨度269m。该桥采用塔连杆+柔性中央扣支承体系,通过塔连杆的转动满足加劲梁纵向位移与转动要求。桥塔采用混凝土门形结构,北塔高142.5m,南塔高151m,基础为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钢桁梁全宽36.7m,高7.5m,采用2片主桁,华伦式桁架,主桁与桥面系分离,桥面系采用钢-混组合桥面系。充分利用长江优质航道资源及桥下水深条件好的优势,钢桁梁采用30m大节段吊装。主缆采用1 860MPa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吊索采用1 960MPa镀锌钢丝绳。主索鞍、散索鞍鞍体采用铸焊结合结构。主缆采用型钢锚固系统,白洋侧锚碇采用重力式嵌岩锚,宜都侧锚碇位于富水巨厚卵石层中,国内首次采用浅埋扩大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红星坪悬索桥桥梁总长232 m,主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跨为222 m,垂跨比1/10.2;桥面宽度6 m,净宽4.8 m。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柱;主缆及抗风缆锚碇采用重力锚;加劲梁采用分离式钢箱梁,上、下游设置抗风缆。通过详细阐述人行悬索桥的总体设计要点,结构设计关键节点,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刘琴  杨钻  王雷 《桥梁建设》2023,(2):98-104
汕头市牛田洋大桥主桥为(77.5+166.1+468+166.1+77.5) m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主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为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双线跨座式轨道交通。该桥采用半飘浮体系,纵、横向正交分离的减隔震约束体系。主梁采用带副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结构,主桁采用三角桁,桁高11 m, 2片主桁中心间距16 m;副桁上弦杆采用平行四边形箱形截面,弦杆顶板中心线间距37.2 m。主梁共63个节间,标准节间长15.1 m,主跨及次边跨公路桥面系采用纵横梁体系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边跨公路桥面系采用纵、横梁支撑的混凝土桥面板;下层轨道交通无桥面板,设置下平纵联。索梁锚固采用锚拉板式钢锚箱。主梁标准节段采用两节间大节段全焊制造。边跨、次边跨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主跨钢桁梁采用悬臂吊装法施工。  相似文献   

12.
香槐六路漏河大桥是一座城市主干道双层特大桥,主桥采用六跨57.5 m+71 m+120 m+120 m+70 m+57.5 m变高连续钢桁梁结构,桥梁采用双层桥面,上层桥面为机动车道,宽度25 m,下层桥面为人行通道,宽度11 mo该桥具有大跨度、宽桁架、变高连续、双层桥面等特点,主要介绍桥梁设计方案的比选经过,最终确定采用双层变高连续钢桁连续梁结构,该方案结构可靠、功能适用、构造简洁,为今后类似桥梁的方案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单跨简支悬索桥,标准跨径252 m。加劲梁采用钢桁架;桥塔采用混凝土;锚锭采用岩隧锚;上下游主缆分别采用两股成品索,单股无应力索长416.52 m;吊杆采用成品索;桥面净宽6.5 m;双向2车道。叙述了哪吒大桥的设计过程和创新理念,可为100~300 m跨径的车行地锚悬索桥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主桥为(180+460+180)m双层地锚式悬索桥,主梁为钢桁架结构形式,采用整体节点构造,上、下2层桥面板均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上铺装5.5cm厚双层环氧沥青。锚碇采用空腹三角形框架混凝土重力式锚碇,设置在水深20~30m的海床上,锚碇基础采用整体大沉箱,单个沉箱重达26 000t,在船坞内预制完成后用拖轮拖运到桥位处安装在碎石基床上,碎石基床采用升浆技术进行加固。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上、下2道横梁。主缆由钢丝强度等级为1 770MPa的平行钢丝索股组成,并用长达16m的刚性拉杆锚固在锚碇上,同时采用除湿系统结合传统防腐涂装体系的结构进行防腐,以提高缆索系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杨凝 《世界桥梁》2022,(6):134-134
2022年11月6日,随着最后一根锚杆的密封材料涂装完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顺利完成(见图1),为下阶段主缆牵引架设及张拉奠定了基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大体量、一跨过江的设计对大桥主缆锚碇提出了更高要求。南锚碇为全桥主缆2个固定点之一,采用复合板桩嵌岩重力式基础,基础长75m、宽80m、高15m。锚碇内设置的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为主缆与锚碇连接的关键结构,承担着承上接下的作用,是南锚碇施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董传洲  黄辉 《世界桥梁》2013,41(1):9-12
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三桥公铁两用桥的投标方案为(300+1 438+300)m的双向8车道公路十双向2线铁路公铁两用悬索桥.为了满足该桥桥型的特殊性及施工工期的要求,对各重要的施工分项经过方案比选后确定:桥塔采用混凝土塔,塔柱在现场由劲性骨架和液压爬模分节段现浇;桥塔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坑采用爆破法分台阶开挖;加劲梁采用钢桁梁,钢桁梁在国内加工成板件,海运至组拼场拼成整节段,运至桥位处由缆载吊机架设;主桥设2根主缆,采用PPWS法架设;锚碇采用岩孔锚.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防洪、通航、港口等建设条件限制,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 038 m的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跨越长江。该桥加劲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塔,桥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南、北重力式锚碇分别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基础和扩大基础,锚碇锚固系统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锚固系统;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 860 MPa的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法施工),吊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 670 MPa的平行钢丝索股(PWS法施工)外套双层PE防护。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地下连续墙重力式复合锚碇基础受力特点和渗流规律,优化了南锚碇工程规模;提出基于频遇组合确定主梁纵向挡块间隙量的计算方法,有效减小了伸缩装置规格;分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并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了桥面板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主桥为主跨2×800m的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上层通行6车道高速公路,下层通行6车道一级公路。针对该桥多塔、大跨、双层桥面的特点,对其支承体系、加劲梁、中塔及其基础设计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基于结构受力合理性以及运营安全等因素,该桥支承体系采用纵向在加劲梁梁端设置阻尼器;竖向在桥塔及边墩处设置竖向支座,并对桥塔处进行压重;横向在加劲梁与塔柱间设置抗风支座。综合考虑运输及安装、抗风稳定性、使用功能及经济性等因素,加劲梁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主桁结合的整体式钢桁梁,全桥4跨连续。为节省造价、降低后期维养工作量,中塔采用纵向A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中塔主缆鞍槽中设置多道竖向隔板,以提高主缆钢丝与鞍槽间的摩擦力,保证主缆抗滑移安全。为提高结构刚度、降低造价,中塔基础采用防撞能力强的大型沉井基础。  相似文献   

19.
葫芦口大桥主桥为(158+656+145)m的单跨双铰钢桁梁悬索桥。该桥设2根主缆,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高强钢丝索股结构。全桥共布置71对吊索,吊索采用预制平行钢丝束,与索夹采用销轴连接方式。主索鞍为全铸式结构,鞍底设置滑动副。散索鞍为底座式结构,下设滚轴支座。主缆锚固系统采用型钢锚固系统。加劲梁采用钢桁梁,桁高4.5m,宽17m,采用钢混组合桥面系。两岸锚碇均采用重力式锚、现浇扩大基础,其中巧家侧锚碇采用明挖嵌岩基础。桥塔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结构,塔柱竖直布置,基础采用直径2.5m的钻孔灌注桩。采用有限元软件BNLAS及MIDAS对该桥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静力、动力特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多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该桥3号墩基础采用圆形双壁钢围堰施工,围堰定位采用无导向船重锚锚碇定位系统.针对3号墩基础深水无覆盖层地质条件下围堰施工,为实现围堰的精确定位,从钢筋混凝土梳齿锚、收锚平台及转向马口3个方面进行围堰锚碇定位系统研究.围堰部分锚碇采用钢筋混凝土梳齿锚取代铁锚,钢筋混凝土梳齿锚由混凝土实体、起吊座、锚座、梳齿组成;围堰部分边锚通过新型转向马口转向至前、后定位船收锚;锚绳转向采用新型马口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