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兆松 《公路工程》2020,(1):163-167
介绍了组成盐化物融雪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成分以及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并通过设计不同盐化物掺量配合比方案,对比分析了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盐化物的掺入对提升冻融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显著效果;随着盐化物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均不断提升,采用方案四制备的盐化物融雪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结合对实际工程的现场观察验证了采用方案四制备的盐化物融雪沥青混合料,在抑制路面结冰及加速融雪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冬季路面积雪结冰是一直困扰道路管理部门的难题,本文在普通水泥砂浆的基础上添加了0%、3%、6%的盐化物。通过对胶凝材料,细骨料、水、盐化物的配合,得到了和易性良好的配合比,并对掺加了不同比例盐化物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融雪抑冰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盐化物的加入对于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是有害的,但是对于融雪化冰性能的提升则很大。  相似文献   

3.
化学类冻结抑制沥青路面融雪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化学类冻结抑制沥青路面的冻结抑制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掺加盐化物融冰雪材料的沥青路面和普通沥青路面的冻结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盐化物沥青路面显现出良好的除冰雪性能;结合日本对已铺筑盐化物沥青路面冻结抑制效果的持续调查结果,分析了盐化物沥青路面融雪功能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盐化物自融雪路面中盐化物析出机理的分析,提出了融雪能力有效厚度这一指标概念及计算方法,对AC-13及SMA-10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长期浸泡,至表面达到融雪能力临界值后,进行分层切片模拟路面不同厚度层位,对各切片进行溶液电导值检测,以溶液电导值作为间接指标,进行不同路面厚度层位融雪能力降低率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表面层盐化物析出速度最快、存在融雪有效厚度层位,析出速度在有效厚度内随厚度层位的深入迅速降低,继续深入则析出速度逐渐变缓。此外,高沥青含量的骨架密实混合料的融雪能力更强、融雪能力有效厚度更小。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道路通畅和行车安全,采取措施防止和清楚桥面结冰,是冬季道路管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电热法的碳纤维发热丝是一种主动预防和清楚道路积雪结冰的方法,发热的同时可以像普通栅格一样大幅度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由于使用融冰盐对环境和结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碳纤维发热丝的道路融冰除雪系统,给出了路面摊铺方法,并采用结冰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对结冰状态进行监测、智能判断融冰时刻及融雪化冰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冰点测试试验、融冰化雪试验、腐蚀试验研究了自制融雪抑冰材料的基本特性,并分析总结了不同混合料空隙率、降雨量和温度条件下材料的析出量和析出次数的规律。结果显示,自制融雪抑冰材料腐蚀性低,可以降低路面冰点,延长结冰时间,简化除雪化冰过程;随着混合料初始空隙率的递增,盐分析出次数相应递减,基于融雪盐混合料耐久性及融雪持久性综合考虑,融雪盐混合料空隙率的最佳范围为3%~4%;经过多次降雨模拟过程,混合料的盐分析出量仍然大于盐分析出目标值,满足融雪效能要求;随着温度的升高,融雪盐混合料的盐分析出量随之增大,24h后混合料盐分析出量逐渐稳定,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湖北省沪蓉西高速公路MSA路面与融雪路面使用性能的比对试验研究,说明:在MSA-16路面目标配比的基础上加入定量的由瑞士生产的能主动防止路面结冰的材料(以下这种防冰材料简称路丽美),即使在冰天雪地气候环境中,也可保持原路面的使用性能指标,并能显著降低冰点,延长结冰时间,且具有铲雪化冰容易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掺加盐化物融冰雪材料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娟  孙青松  韩森 《中外公路》2011,31(4):269-273
为了评价掺加盐化物融冰雪材料路面的路用性能,通过改变沥青混合料中盐化物添加量,研究了盐化物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级配条件下,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均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盐化物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影响较大,夏季的高温多雨是加速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水损...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对路面融雪效果佳、环境影响小的盐化物融雪剂,选取7种原材料,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融冰量为标准确定复合型盐化物的最优配合比,并研究复合型盐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复合型盐化物沥青的三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复合型盐化物中CaCl_2·2H_2O、CH_3COOK、Ca(CH_3COO)_2、MgCl_2的配比为1∶3∶2∶3时,复合型盐化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复合型盐化物对沥青的三大指标均有不利影响,但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8)
为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除冰技术与盐化物融雪沥青混合料除冰技术相结合,旨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物理-化学融雪除冰沥青混合料。本文分别就盐化物融雪剂的选择、橡胶颗粒的掺入方法、物理-化学融雪除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物理-化学融雪除冰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等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了PCAM-13的融雪除冰性能,为解决冬季道路冰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冰雪天气对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安全有较大影响,研究融冰雪材料对于解决冬季路面结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相变材料具备储能放热的特性,将相变材料掺入沥青混合料,可提高沥青路面融冰雪性能,抑制路面冻结,从而提高路面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文章依托河北省某重点高速公路项目,选定适用的相变材料后,针对相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检测了相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各项指标后,确定相变材料的最佳掺量为3.5‰。在冬季雪后试验段现场实测融冰雪效果,采用红外热像仪对试验段路面温度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发现相变沥青混合料路面温度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进一步证明了相变材料的添加提高了路面的保温能力,融冰雪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相变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秦皇岛市205国道改线工程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通过修正盐化物的添加量,进一步完善了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并对摊铺盐化物沥青路面进行实体检测.通过工程实际,简要分析了盐化物对路面性能和环境的影响,总结了盐化物路面的性能以及融雪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机场道面降雪结冰所采用的融雪化冰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很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融雪化冰方法。自发热技术融雪化冰方法就是将导电体铺装在沥青混凝土中,利用导电体通电发热提高道面表面温度,使其高于冰点温度来实现对机场道面融雪化冰的目的。自发热技术融雪化冰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且为绿色环保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5,(12)
融雪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能够防止冬季冰雪天气路面结冰的沥青混合料,但其融雪功能的长期效果尚无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选择了两类融雪填料,在材料路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建立了饱水模型,采用溶液电导分析法研究了融雪沥青混合料中融雪填料的析出变化规律,并提出融雪长效性预估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表征融雪沥青混合料融雪效果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15.
冬季路面积雪结冰致使路面抗滑性能急剧下降,严重影响车辆操作稳定性与安全性,致使路面交通事故高发。本文从被动与主动抑制路面凝冰技术2方面对路面融冰化雪技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并分析了每类融冰化雪技术的优缺点,为路面新型融冰化雪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氯化钠、多孔火山岩和石油树脂,按照优化配比和工艺制备了一种自融雪材料TjmpSalt。将TjmpSalt按等体积法替代部分矿粉,添加到普通沥青混合料中,制作了不同TjmpSalt掺量的沥青路面混合料对比试件。设计并实施了自然环境下各组试件的自融雪性能观测试验和氯化钠缓释性能观察试验,以及室内模拟结冰条件下的抑冰性能试验和结冰强度试验。结果显示,TjmpSalt掺量为7%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融雪、抑冰和缓释性能,其路用性能有所下降,但是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盐化物(Mafilon)以体积置换法取代部分矿粉加入沥青混合料以后,制成具有自融雪功能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了加入冻结抑制剂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冻结抑制剂的加入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性能下降,而低温性能基本不受影响。此外,通过电导率研究表明,自融雪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自融雪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路》2021,41(4):90-94
针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城镇沥青路面冬季降雪导致的交通不便,以及传统的清雪措施成本高、施工较繁琐等不足,研究氯盐类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应用到中国城市道路建设中,特别是非多雪城市的道路;在研究中对氯盐类沥青混合料融雪化冰路面的关键技术:级配设计、路用性能等进行阐述与验证,并同常规的沥青混合料在性能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氯盐类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非极寒城市道路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道路通畅和行车安全,采取措施防止和清楚桥面结冰,是冬季道路管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喷洒式融冰除雪系统是一种主动预防道路结冰及实时清除路面积雪的智能系统。系统由环境监察平台,智能喷洒系统及远端控制平台组成。相比其他主动式融冰除雪系统,其具有:防护面积大,综合成本低,易于搭建,维护简单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山体弯道、高速大桥等冬季易结冰且施工不便环境条件中搭建。本文论述了自动化技术在道路融冰除雪中的应用变迁,并给出基于喷洒式的道路融冰除雪系统的设计原理,并结合实际项目给出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导率试验研究融雪抑冰成分释放规律,以冻结试验研究混合料降温规律,并以融冰率试验研究融雪抑冰性能。结果表明:低冰点材料融雪抑冰成分释放具有温度依赖性,高温为低温的3.49~3.77倍,颗粒型材料易溶于水,导致融雪抑冰成分释放速率快于填料型材料;冻结过程分3个阶段,结冰阶段的冰点和结冰持续时间受材料类型、掺量及加水量影响,ZG-10S冰点最低;增大掺量、减小加水量相当于提高溶液浓度,可有效降低冰点;融化时间对融雪抑冰性能影响最大也最为显著,其次是温度,原因在于释放速率的温度依赖性决定了融雪抑冰效果具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