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不同剂量的自行开发的温拌添加剂,从温度敏感性方面分析它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程度。在温拌添加剂的最佳掺量下,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低温抗弯拉能力、抗水损坏能力进行路用性能验证,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定掺量的温拌添加剂可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保证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路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降低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用抗车辙剂的定义、作用原理与性能特点,并对掺加不同品牌、掺量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试验数据,确定抗车辙剂的合理用量,结合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现场施工情况提出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施工控制关键技术与混合料高温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抗车辙剂的加入并不增加混合料沥青用量,在沥青混合料中适量掺加抗车辙剂能大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施工中需对拌和、摊铺、碾压温度及相关工艺等作出适当调整,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辽河石化130#沥青为基质沥青,提出基于软质沥青预拌、岩沥青粉末复拌加强的技术路线,研究不同细度岩沥青粉末和软硬沥青掺配比例对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岩沥青掺量的增加会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且掺量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但过高掺量的岩沥青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当岩沥青(沥青含量85%)掺量为15%时,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有效降低混合料施工温度,其性能优于70#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掺加PR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半圆弯拉疲劳试验,得到了不同PR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发现PR抗车辙剂对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总体上是有利的,施工时适宜的掺量为0.4%,并推导出了沥青混合料随PR掺量变化的疲劳寿命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室内试验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与拌和时间;采用马歇尔方法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测试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显示:延长拌和时间和提高拌和温度可以有效降低花白料现象,推荐SBS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为180s,新料加热温度为220℃;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不断提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降低。根据我国自然区划推荐RAP掺量为:冬严寒区RAP的掺量不宜超过40%;冬温区不宜超过60%。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旧料掺量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及性能所产生的影响,选取旧料掺量分别为70%、80%、90%、100%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结合黏温曲线和体积指标控制方法对最佳拌和压实温度进行试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旧料掺量下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旧料掺量由70%增加至100%,表征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路用性能的指标稳定度值逐渐增大;新沥青用量由1.85%降低至0.5%,经济效益显著;最佳拌和压实温度不断降低,旧料掺量每增加10%,拌和压实温度平均降低5℃;路用性能方面,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强,而低温抗裂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突破以往厂拌热再生中RAP掺量较低的瓶颈,通过设计不同RAP掺量的AC-16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并对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拌和压实温度以及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温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沥青用量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最佳新沥青用量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而减少,温拌剂的温拌效果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而减弱,温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RAP掺量为40%~50%时变化加剧,最终确定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RAP掺量宜控制在40%~50%。  相似文献   

8.
郁晓军  隆海健 《公路》2012,(9):184-188
采用应变片电测法对纤维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种类、不同长度、不同掺量、不同温度下的应变进行了测试,通过温差、应变差与线收缩系数间的关系,得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线收缩系数,并利用桥接阻裂原理和界面增强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适量纤维后,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温缩性能;4种纤维沥青混合料中,聚酯纤维b对混合料的温缩性能改善效果最佳,木质素纤维改善效果最差;线收缩系数随着纤维长度和纤维掺量的增长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适宜的纤维长度和纤维掺量有助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温缩性能;在工程应用中,应将三者优化组合,并与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估,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由于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而被广泛使用,但在拌合过程中需要将沥青和集料加热至很高的温度,对施工和环境保护带来极大挑战,为改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与施工和易性,采用粘温曲线、马歇尔试验、贯入剪切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Sasobit掺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以及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asobit的掺加显著改善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而采用粘温曲线确定温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压实温度是不合适的,建议按照"等空隙率法"确定温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考虑到温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推荐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适宜的Sasobit掺量为1%~2%。  相似文献   

10.
《中外公路》2021,41(4):277-281
为了研究不同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对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对0%、20%、30%RAP掺量的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采用Sigmoid函数拟合得到参考温度T=20℃时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并基于缩减频率f_r对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温度进行划分,最后预测得到不同RAP掺量混合料在高温区域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表明:提高RAP掺量能提高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尤其在低频高温区内。而在高频低温区,不同RAP掺量主曲线相差不大。当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为55~70℃时,预估得到不同RAP掺量的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当混合料受到的影响温度越高,掺加RAP对提高混合料的模量越有利。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了不同掺量Sasobit沥青高温降粘剂在60℃与135℃时对沥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不同掺量下对沥青粘温曲线的影响规律,并对Sasobit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差热分析,以便于分析其降粘机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掺量超过3%时,Sasobit沥青高温降粘剂使得沥青粘温曲线在105℃出现明显转折点;高于此温度时液相的Sasobit增加了沥青的油分,降低了沥青的粘度,而低于此温度时固相的Sasobit将提高沥青的高温路面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BRA材料的特性进行了概述。对BRA掺量的RAP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及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总结,从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等方面对BRA掺量的RAP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RA外掺用量为2%~3%时,BRA掺量的RAP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综合性能表现较好,适合高温多雨地区的路面施工。该混合料值得在类似项目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21,66(7):240-24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表面活性温拌剂对透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温拌剂对沥青胶结料黏温特性和基本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温拌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研究了温拌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关键路用性能,包括高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飞散性,并对其进行了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温拌剂对高黏沥青的性能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改善透水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成型的体积特性和路用性能,并能有效地降低施工温度,降温幅度达30℃,最佳掺量为0.6%。温拌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4.
用韩国SK基质沥青和中国台湾CPC基质沥青分别对不同掺量岩沥青胶结料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AC-25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为韩国SK 70#沥青,分别对不同掺量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推荐了岩沥青的适宜掺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以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掺加Sasobit降粘剂制备了AC-13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疲劳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测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残留强度比、疲劳次数和低温性能。结果表明:掺加3%Sasobit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残留强度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1.2%、87.5%,疲劳次数与基质沥青相比,增加了16.4%,说明掺加Sasobit后,提高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由低温弯曲试验确定Sasobit的掺量不宜大于3%。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温拌剂掺量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测试其马歇尔稳定度、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并结合温拌剂掺量与各项性能的关系曲线,推荐了最佳的温拌剂掺量。然后采用最佳温拌剂掺量,对比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剂在熔点以下的温域主要起到增粘作用,在熔点以上的温域主要起到降粘作用,因此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由于温拌剂中蜡成分在低温时呈现脆性,因此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杨皆宏  于新 《上海公路》2009,2(2):12-15
对聚酯纤维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用聚酯纤维应综合考虑纤维质量、掺加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以及价格和供应商信誉而定。和传统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主要在拌和时间、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压实等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6)
为探究不同掺量RAP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增加厂拌热再生中旧料的掺配量,提高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利用率,通过分析评价现有RAP的各项指标,设计旧料掺量为0、30%、40%、50%、60%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确定各掺量下混合料的最适宜压实温度。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来评价不同旧料掺量下AC-16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得出温拌效果、路用性能随旧料掺量的变化规律及温拌沥青混合料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聚酯纤维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用聚酯纤维应综合考虑纤维质量、掺加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以及价格及供应商信誉而定。和传统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加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主要在拌和时间、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压实等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7,(10)
为了解决传统温再生混合料RAP掺量低、低温和水稳定性不满足工程要求的行业性难题,对不同类型纤维橡胶温拌再生混合料进行了常规路用性能试验、四点弯曲疲劳和加速加载试验(MMLS1/3),分析了胶粉掺量和木质素纤维对高RAP掺量Sasobit纤维橡胶温拌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和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掺加Sasobit温拌可使橡胶温拌再生混合料拌和温度可降低30℃~35℃,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通过掺加木质素纤维和橡胶沥青是改善高RAP掺量温再生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能的有效技术途径;相对于SBS改性温再生混合料,纤维橡胶沥青温拌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纤维橡胶沥青温再生混合料疲劳寿命、自愈合性能均随着橡胶沥青中胶粉掺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14%胶粉掺量时疲劳寿命和自愈合性能出现峰值,纤维橡胶温再生混合料抗剪切疲劳次数为基质沥青和SBS温再生混合料的1.23~1.85倍、1.15~1.47倍。推荐用于纤维橡胶沥青温再生混合料适宜的木质素纤维掺量为0.35%,适宜的橡胶沥青胶粉掺量14%~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