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国内沥青路面建设和运营阶段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现状,收集路面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分析影响沥青路面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论证生命周期理论用于沥青路面节能减排量化分析的可行性,选择基于流程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用于沥青路面节能减排量化分析,以定额法和排放因子法为基础,提出沥青路面节能减排量化计算方法,为沥青路面新型环保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用效益费用评估法,对实体工程应用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微表处、薄层罩面、超薄罩面、现场热再生以及直接罩面,最终以效益费用比最大原则作为预防性养护技术决策的考虑因素之一。结果表明:微表处技术单位费用所产生的效益最大,直接罩面技术单位费用所产生的效益最小,而SMA-10和ECA-10薄层罩面技术效益费用比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5)
为研究养护期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养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程划分为材料生产、运输及施工3个阶段。将产品清单与碳排放系数相乘,以定额法为主,理论法为辅,建立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了铣刨摊铺、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薄层罩面以及微表处等5种技术碳排放强度,量化分析不同技术优势特征以及不同旧料掺量下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机械施工阶段碳排放量最多,达到77%;而其他养护技术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多,达到70%以上;与铣刨重铺技术相比,就地热再生、微表处、超薄罩面和厂拌热再生碳排放降幅分别为37.6%、26.9%、19.8%和12.5%;对于厂拌热再生技术,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减排效果显著,旧料掺量提高10%,碳排放强度下降0.6kg/(m~3·年)。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路微表处罩面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守城  丁建明  王捷 《公路》2005,(11):194-196
微表处是一项路面养护新技术,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叙述了微表处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适用性。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表处配合比的设计,铺筑微表处罩面试验段。根据试验路的观测,说明微表处罩面系统应用于农村公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微表处罩面技术的材料特性、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叙述了沥青微表处罩面技术在沪宁扩建工程唯亭特大桥老桥桥面沥青铺装顶层中的应用实例和注意事项,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传统微表处易产生噪声污染的不足,结合江西省某高速公路车辙填补和低噪音纤维微表处罩面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与现场检测,对微表处、纤维微表处和低噪音纤维微表处的性能和表面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微表处和纤维微表处相比,低噪音纤维微表处降低噪音的效果明显,其混合料的凝聚力和抗水损性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隧道内环境封闭路面亮度低,某些照明不足或未设置照明系统的隧道路面行车安全隐患大.明色降噪微表处罩面技术是一种显著提高隧道路面明亮程度改善行车条件的预防性养护方法,它可以提高隧道路面明亮程度以及抗滑性能,同时使用安全节能环保,施工方便.隧道路面通过明色降噪微表处罩面,可以增加隧道内部亮度,提高可视性,有利于行车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交通运输部实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贴政策,科学可行的测算方法是确保节能减排资金发放的重要依据。针对沥青路面的建设全过程,建立其节能减排测算流程和测算模型,选定温拌沥青技术(WMA)节能减排效益测算的参数和取值,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测算。测算结果表明:生产1t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比热拌技术节约44 130.23kJ能量,折合节约柴油1.43kg,可使热拌沥青建设期消耗总能量与CO_2排放量降低29.79%,CO、NOx、VOC等有毒害气体减排量均达到65%以上。针对温拌沥青技术提出的节能减排测算模型和参数取值可满足量化测算要求。  相似文献   

9.
微表处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然而对于高温多雨的广东地区,微表处罩面存在噪声大、耐磨耗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已严重阻碍该技术在广东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推广应用。为此,研究开发了低噪声耐磨耗微表处技术—高性能橡胶微表处,通过室内湿轮磨耗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表明:高性能橡胶微表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橡胶微表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建设节能减排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沥青路面建设节能减排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沥青路面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从权重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气体排放指标所占权重较大;在能源消耗指标的下级指标中,原材料生产能耗指标及混合料拌和阶段能耗指标的权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微表处混合料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对微表处沥青混合料罩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罩面及普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其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公路养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替代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下面层材料,结合实体工程,对比分析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和挖除重建两种路面维修方案的能源消耗、有害气体排放。结果表明,采用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替代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下面层材料,可以节约能耗64.4%,二氧化碳减排26.23%,氮氧化物减排24.53%,二氧化硫减排22.37%,一氧化碳减排14.52%,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其节能主要在于厂拌冷再生减少了混合料的加热生产及施工。  相似文献   

13.
微表处是一种常见的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在高温多雨的广东地区,微表处罩面存在噪声大、耐磨耗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已经严重阻碍其在广东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微表处的技术缺陷,在揭普高速公路进行了高性能微表处试验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集料,掺入适当比例橡胶粉或聚丙烯纤维,以及压路机适时碾压等手段,可降低微表处噪声,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埯工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沈哈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罩面工程。通车1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层抗滑性能和密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路面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9,(10)
为了研究橡胶颗粒和聚酯纤维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与降噪特性的改善效果,通过常规拌和试验、黏聚力试验、负荷轮车辙试验综合优化聚酯纤维和橡胶颗粒的掺量,进而采用低温SCB试验、剪切疲劳试验研究纤维橡胶微表处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与耐久性,并选取轮胎振动衰减与室内轨道下滑试验来研究和评价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的减振与降噪特性,结合实体工程应用情况,验证了聚酯纤维与橡胶颗粒复合添加剂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降噪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橡胶颗粒能够延长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但橡胶颗粒会对微表处混合料抗磨耗性能、低温抗裂性和抗车辙性能有负面影响,当掺加0.2%聚酯纤维后,微表处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与抗疲劳性能明显得到改善,最终推荐复合添加剂的最佳聚酯纤维掺量为0.2%、橡胶颗粒掺量为2%~3.0%;聚酯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混合料比普通微表处混合料有更好的路用性能和减振、降低路面的噪声性能,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实体工程现场行车噪音实测结果表明,在60、80、100km/h行车速度下纤维-橡胶颗粒微表处路面的行车噪音比普通微表处混合料减小了5.1、4.7、3.6dB,研究成果为改善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和微表处罩面材料降噪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微表处车辙填补技术和微表处罩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微表处车辙填补和微表处罩面的施工。重点就混合料摊铺、接缝处理、质量控制及摊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能源货运车辆装配不同动力电池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选取某款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为研究对象,利用GaBi软件建立了3种常用动力电池的整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装配、运行使用、报废回收5个阶段进行节能减排差异分析,并对全球变暖潜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等环境影响类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和量化计算处理。结果表明,分别装配3种电池整车的化石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环境排放以CO2为主;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集中在运行使用阶段;综合比较,装配了三元锂电池的整车,其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最佳,装配了锰酸锂电池的整车则表现最差。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减少用于电力生产的化石能源消耗、提高回收率等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8.
为客观评价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效果,建立了沥青路面节能减排量化分析评价体系框架;选取了包括资源利用评价指标(RUI)、能源消耗评价指标(ECI)、环境污染指标(EPI)和交通影响指标(TII)的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建立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判定标准;确定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为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以模糊物元评价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流程。该评价方法对于优选不同养护工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技术概述 复式微表处是以微表处技术为基础,底层采用细级配,上层采用粗级配组合形成的一种新型超薄罩面结构.其中底层以细集料为主的配比主要起到增强粘结和防水的作用,表层作为抗滑磨耗层起到保护路面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尚秋  汪海洋 《公路》2004,(6):43-45
介绍浙江金丽高速公路金华段隧道微表处工程施工,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拌和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经过通车使用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密水性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在高等级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用微表处罩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