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科学的耐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新思想,通过力学分析探究了沥青路面近表面的应力分布特征,论证了以路表荷载作用区边缘作为沥青路面破坏源的合理性。针对中国现行沥青路面疲劳设计方法的缺陷,开展了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在考虑加载速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真实应力比表征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结合中国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设计寿命相等所诱发的问题以及实际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各结构层自上而下设计寿命递增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新思想和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新理念。结果表明:沥青面层近表面是其真正的破坏源;基于真实应力比的疲劳方程反映了材料的本质特征;耐久性沥青路面的各结构层应采用疲劳寿命递增的方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弯沉是我国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中通常使用的一个技术指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沥青路面结构形式的变化,以及美国MEPDG设计方法的影响,国内学术界对弯沉指标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为此,从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角度出发,对弯沉指标的力学含义、工程意义以及设计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分析了弯沉指标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最终指出,完善弯沉设计指标是完善沥青路面力学经验设计方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引进和吸收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ASHTO和永久性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几种设计方法的比较,提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解决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不足,全面提升公路建设质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提高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已建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损坏,并简要讨论了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耐久性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辙槽,磨耗层,减轻温度裂缝和对应裂缝的措施提高基层质量和需要各省,市共同收集的基本资料,包括施工质量和设计参数的变异性以及路面使用性能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5.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分析了目前桥梁结构耐久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比较了各国几种主要耐久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耐久性设计思路和方法,即利用耐久度来衡量结构保持耐久性的能力,通过计算耐久性指标来评判某一时刻结构耐久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强调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构体系和构件荷载类别以及桥梁寿命周期经济性对耐久性设计的影响,具有概念明确、形式简单、便于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绝大多数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采用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存在许多不足,不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产生了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国际上多种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上的使用现状,介绍了我国开展的包括柔性基层、组合式基层在内的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情况。最后建议对沥青路面的设计进行完善,明确其适用范围,应推广采用组合式基层、柔性基层等其它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有关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结合沥青再生技术应用课题研究初步成果,对再生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热再生沥青路面具有与普通沥青路面相同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王庆祝 《中外公路》2005,25(6):27-29
在渗水性良好的土壤上构筑大面积透水沥青路面可大幅度降低排水系统建构成本,解决我国城市道路行车安全,广场、居民区、城市道路排水难,城市自来水紧张,江河污染等技术难题。开展透水沥青路面的研究,解决湿热多雨地区的集料与沥青的匹配性、土壤渗水性与透水基层和透水面层的相匹配空隙率的设计和实施以及路面的吸音和高温稳定性等问题,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长期路用性能,对我国制定透水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及养护现状进行了深入总结,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研究了国外及国内其他省份在沥青路面耐久性、长寿命周期研究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适合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提升的对策,为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提升行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耐久性问题是沥青路面状况恶化和最终失效的主要原因。虽然遵从集料的质量标准和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对于解决车辙问题大有裨益,沥青结合料的性能分级(PG)及选择指南在控制温缩裂缝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长期使用中,沥青混合料会因为氧化而变得硬脆,并且开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耐久性相关的问题,逐渐以裂缝和路面松散等形式显现。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沥青路面主要早期损害现象和质量不均匀性影响因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提出从材料、机械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均匀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以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均匀性,最终达到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因为其良好的结构性能,相对于传统的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在排水、降噪、抗滑、抗冻、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增强;通过采用良好的原材料选择、合理的级配设计和规范化的施工管理,采用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可以较好的解决孔隙排水堵塞问题,使路面的路用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提升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降噪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许将 《隧道建设》2009,(Z2):45-47
我国对铁路工程技术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使得目前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以及混凝土材料本身和以往有了明显不同。在耐久性要求下,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及混凝土技术的进步,隧道工程填充混凝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强度等级与耐久性指标不匹配、某些配合比设计不能与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相适应以及客观存在的施工及养护问题等,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些问题,并给出了提高填充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按照耐久性要求设计填充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与养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  顾维平 《公路》1996,(3):21-28
简要地回顾了柔性路面设计方法的发展历史。根据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演变过程,以1962年首届国际沥青路面设计会议为界限,将设计方法的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工程试验为主的经验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对当今沥青路面设计理论法有重要影响的四项工作;第二阶段是自首届国际沥青路面设计会议以后,世界上有影响的设计方法大多开始研究和采用以力学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法设计沥青路面。在分析这些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以后.针对我国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就计算体系、设计指标、材料参数选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领青路面设计办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盐化物沥青路面用于解决冬季沥青路面除冰雪难题效果显著,但目前对其抗冰冻耐久性的定量评价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冰点试验定量评价盐化物沥青路面的抗冰冻性能,得到盐化物溶液比重与冰点的对应关系;设计浸水试验模拟夏季持续降雨过程,定量描述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中有效成分的析出过程;结合秦皇岛地区气候水温条件推算盐化物沥青路面试验段抗冰冻性能的有效作用年限,旨在为盐化物沥青路面抗冰冻耐久性提供一种可靠的预估方法,为盐化物沥青路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易产生干缩和温缩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传统沥青路面基层处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新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路面基层因裂缝产生的结构性破坏问题,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发展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迅速。不少地区在实践中积聚了失败与成功的经验。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整理了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和安徽等地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资料以及路况。根据沥青面层使用材料的不同,把我国沥青路面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指出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主要围绕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展开,材料性能设计方法的研究明显投入不足,亟待探讨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SMA沥青路面是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路面表面服务性能,该文以宿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SMA沥青混合料摊铺上面层为实例,介绍了其施工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从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沥青面层三个方面分析了压实度与沥青路面耐久性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国家规范在压实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提出了在当前重载交通下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的压实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影响沥青路面功能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路况观察、测试、计算、综合分析出影响沥青路面功能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并针对这些关键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使路面结构、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更合理,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