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新联  徐爱敏 《公路》2022,(8):206-211
早期水化热是导致大吨位箱梁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的40 m预制箱梁为背景,开展早期水化热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0 m箱梁早期水化热温度变化总体呈“温升—高温持续—降温”的变化规律;水化热最高温度出现在端部截面右侧腹板芯部,最高温度为77.0℃,出现时间为混凝土开始浇筑后第30 h;混凝土最大温差出现在箱梁端部截面右侧腹板芯部—腹板内表层,最大温差为21.5℃,出现时间为混凝土开始浇筑后第35 h;由于箱梁端部腹板较厚,混凝土芯部热量相对不易散失,导致端部混凝土升温速率大于跨中截面;同时,外界环境对大吨位箱梁水化热温度峰值、升降温速率、内表温差有重要影响。试验结果可为大吨位箱梁施工养护和裂缝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存在,在浇注过程和浇筑完成后会持续、大量地产生热量,如果对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对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广州金光东沉管隧道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项目,运用温度控制技术,在隧道侧墙部位设置冷却管,混凝土浇筑前布控好温度测点传感器,隧道浇筑后的养护过程中实时对测点温度进行了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规范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结构侧墙测点峰值温度为52.6℃,顶板测点峰值温度为63.0℃,侧墙测点最大内外温差为9.1℃,顶板测点最大内外温差为21.8℃,侧墙与顶板测点最大温差为9.2℃。混凝土峰值温度及内外温差均被有效地控制在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倒虹吸作为一种薄壁混凝土结构,容易受水泥水化热温升的作用而产生开裂现象。结合南水北调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倒虹吸水泥混凝土分层浇筑、养护的全过程。得到了倒虹吸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变化规律。同时对间歇期、养护条件、混凝土入仓温度等温控措施对倒虹吸管段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了解冷却水管的具体降温效果以及相关参数对降温效果的影响,以某大跨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承台实体模型,模拟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分析冷却水管的质量流率和初始温度等参数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温度场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一般浇筑后2~3d达到温度峰值;布置冷却水管后,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峰值降低了7%~31%,混凝土内总热量减少了约50%;改变冷却水管的质量流率对水化热温度场升温阶段的影响很小,对降温阶段的影响比升温阶段有所增大;降低冷却水初始温度可以加快水化热冷却速率,实际工程中,不必将冷却水温降得过低,保持在环境温度左右即可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探究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升温和降温过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模拟不同工况,得到各工况不同龄期条件下混凝土的理论最高温度、最大温度应力,求得大体积混凝土安全系数。通过模拟确定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混凝土浇筑温度,为以后车站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强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中心位置形成一个高温带导致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研究在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鄱阳湖大桥为工程背景,现场测试了Π型主梁浇筑过程中的大量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了Π型梁顶板混凝土对外界气温敏感,水化热对其影响较小;梁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不仅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高的温度,而且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与中心产生较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  相似文献   

7.
宜昌庙嘴长江大桥工程桥塔墩承台及锚碇均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结构出现危害性裂缝,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基于现行规范和设计要求,提出可行的温控控制标准,采用 MIDAS 水化热模块计算混凝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经验制定冷却水自循环控制系统及其它混凝土表面养护和内部降温等措施,温控过程中布置温度测点实时监测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并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体最高温度值、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等温度控制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该桥采用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已完成的各桥塔墩承台及锚碇基础部分均未发现明显裂缝。  相似文献   

8.
高强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中心位置形成一个高温带导致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研究在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鄱阳湖大桥为工程背景,现场测试了П型主梁浇筑过程中的大量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了П型梁顶板混凝土对外界气温敏感,水化热对其影响较小;梁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不仅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高的温度,而且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与中心产生较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整体浇筑能提高承台的整体性,但水泥的水化热反应较分层浇筑时剧烈,产生温度裂缝的概率高。文中采用有限元结构计算程序,用水化热分析模块模拟计算承台整体浇筑的过程,提出了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低混凝土降温速率、优化边界约束等温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依托某双塔双索面梁斜拉桥,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的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仿真模拟,详细研究了水化热温度场及混凝土内外温差等变化规律。并基于有限元研究成果,采取了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原材料预冷、预埋水管冷却、优化浇筑顺序及养护等多个温度控制措施。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及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水化热是单箱多室混凝土箱梁产生早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目前对于单箱多室混凝土箱梁水化热研究较少。以佛山市奇龙大桥边跨单箱多室混凝土箱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重要部位布置的测点对浇筑后的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长达14 d的连续测试,明确了箱梁不同部位水化热的发展规律。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混凝土箱梁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对水化热温度场所致的结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混凝土箱梁各控制点的应力时程曲线及箱梁腹板内外温差的控制限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混凝土箱梁而言,外腹板的主拉应力最大,其值为2.14 MPa,小于对应时刻的抗拉强度值2.53 MPa,但应力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腹板内外温差应控制在30℃以内。根据实测与分析结果,提出了单箱多室箱梁开裂控制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养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9,(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影响,在混凝土内外会产生较大的温差,进而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出现贯通裂缝,需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结合青海省某黄河特大桥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项目,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的一些温控措施;根据实测温度数据,得到了高原大温差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时程变化、梯度分布规律,将各项温控指标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限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大温差的气候条件会使混凝土里表温差、日降温速率较大地超出规范限值。  相似文献   

13.
路兆印 《公路》2022,67(3):182-187
为了确定福建东南沿海山区高墩大跨桥梁的箱梁温度场,对后亭溪大桥PC箱梁水化热阶段和日照温度分布及其应变进行了连续观测,研究了混凝土浇筑前后箱梁温度场及其效应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箱梁腹板中部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明显高于顶板和底板内的混凝土,但单箱双室的中腹板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明显小于两侧腹板;混凝土浇筑后温升较快,顶板、底板和腹板混凝土分别在浇筑后约16~17 h和22~26 h达到最高温度,浇筑混凝土后约120 h,顶板温度已经逐渐下降至外界大气温度附近,而底板和腹板则需要更长时间;由于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和收缩的影响产生的温度效应,混凝土浇筑后大约20~24 h混凝土拉应变达到最大,最大拉应变达到100με,虽然从尺度上有别于大体积混凝土,但考虑混凝土受拉性能较差,应考虑其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应注意采取措施控制温差。  相似文献   

14.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斜拉桥承台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斜拉桥承台一般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的作用,承台内外温差过大,易使混凝土出现早期温度裂缝。杭州湾跨海大桥主跨承台混凝土浇筑分层均较厚,为3~4.5 m,在承台施工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温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温度裂缝,确保了承台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结构厚、施工技术要求高和准备工作繁琐等特点,除了必须满足混凝土强度等基本特性要求外,还须控制表里温差引起的变形裂缝,特别在施工中要预防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干缩裂缝。因此需要从原材料选择、技术防控及降温措施等相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内外温差进行持续性的降温工作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长悬臂混凝土盖梁施工期间产生较高的水化热导致温度裂缝,对两座长悬臂盖梁开展了水化热实时监测,并在盖梁内部埋置相应的应力传感器同步实测盖梁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建立相应梁段的时变模型,研究盖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并对绝热温升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长悬臂盖梁在施工期间会产生持续10 d的水化热,在混凝土浇筑后快速达到峰值温度,此时盖梁外部混凝土处于拉应力状态,若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所以实时监测控制和长悬臂盖梁水化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6)
依托某大桥承台的大体积混凝土在10℃和20℃施工温度工况,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及温差进行了计算,基于计算结果,给出了总体温控施工方案。结果表明:在10℃和20℃施工温度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内外温差均不大于25℃,采用合理厚度的泡沫板保温措施进行承台混凝土养护即可满足混凝土温控要求;建议采用安装冷却水管、埋设测温监控、控制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质量等方法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及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某大桥主墩承台为对象,采用C40低温升低收缩磷渣大体积混凝土,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温度应力监测数值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低温升低收缩磷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可对混凝土水化热实际情况进行较好的模拟及预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大桥4#承台水化热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冷却管采取降温措施,发现在承台内部,最高温为71.25℃,最大的内外温差为18.15℃,水化热得到控制,说明采用冷却管降温可行。通过检测拆模后大桥承台的外观,发现无温度裂缝产生,说明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能有效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对于水坝、建筑及桥梁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因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容易导致混凝土早期裂缝,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温控标准和温度控制非常重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分析程序包进行了特大桥承台混凝土施工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计算,提出防止产生温度裂...  相似文献   

20.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热引起的内表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该文介绍了浇筑某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所采取的温控方案,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原则、冷却水管的设计和测温系统的设计等,并介绍了其实施效果。由于该温控方案较为合理,现场施工组织细致,因而避免了有害的温度裂缝的产生,保证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