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掉线事故的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路侧事故类型,对现有高速公路路侧安全防护设施开展实地调查并进行了评价与优化设计,采用美国道路路侧安全评价软件RSAP对典型路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交通事故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山区高速公路路侧安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贺凯 《华东公路》2011,(3):81-83
安全事故的机理分析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基础。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研究了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的产生原因,分析了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归结为"4M"要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关键。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指标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吕璞  柏强  陈琳 《中国公路学报》2021,34(6):205-213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预测对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有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存在准确率低、泛化性差等问题,考虑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高效处理图像问题,为此将事故影响因素图像化,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反残差与注意力机制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因素,依据严重程度与影响因素将事故划分为财产损失、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4类;然后将影响因素处理成图片的形式,进而将事故严重程度预测问题转化为图像的分类问题,随之构建基于反残差与注意力机制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其中: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反残差结构可以以较少训练参数获取较高的准确率,基于软阈值的注意力机制作为一种非线性层可以忽略与事故严重程度无关的信息,Mish激活函数可以确保更好的信息流入神经网络。结果表明:在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严重程度评估中,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所提出的模型识别准确率具有明显的提高,且测试准确率为85%左右,满足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评估的实际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现场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样本分析,总结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特征和交通事故特点,研究山区高速公路不同道路环境下交通安全信息,指出山区高速公路应在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分别限速,并给出了限速方式:长大坡路段应提供整体性道路信息以及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异常气候条件下须提供预警性信息。认为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可以通过对交通安全标志的合理化设计,在不改变公路线形情况下,能使山区高速公路弯道、长大坡等特殊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问题是我国道路交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通过统计分析青兰高速公路临吉段在2013~2017年的交通事故等相关数据,分析了该路段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规律、主要起因和事故特征,提出了改善该路段交通安全现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是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文中通过对一段典型山区高速公路上事故频次建模,获得了对主要风险因素的安全效应评价;通过数据预处理及对其中"过度离散"和"零膨胀"特征的观察与统计检验,建立了基于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技术的事故预测模型;对比传统泊松和负二项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数据拟合度和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弯道、季节、隧道等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一种计算"零事故状态"下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的事故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危险路段的危害程度及交通参与者的需求,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实践表明这些安保措施能有效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并进一步完善公路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安全设施中,护栏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科学合理的布设山区高速公路的路侧护栏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事故特点,分析《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 D81-2006)中路侧护栏设置位置的相关要求,对既有规范中的要求给出了一些建议,并在以往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路侧护栏设置方法的建议流程。希望为将来山区公路路侧护栏的设置和相关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美国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软件IHSDM事故预测模块,对我国山区高桥隧比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预测研究,统计事故发生水平及分布规律,探究其在中国山区桥隧比高速公路事故预测的适用性。以典型的山区高桥隧比高速公路渝湘高速为例,进行IHSDM建模及事故预测分析,得到基于IHSDM的事故分布规律结果。引入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预测事故数与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路段长度的相关性,并选择合适的阈值衡量变量关系的强弱。同时对2014年至2016年的实际事故进行相同内容研究,与IHSDM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HSDM预测事故结果与交通流量、路段长度的相关性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模型在我国高桥隧比高速公路事故预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修正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归纳总结了现有事故成因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了包括人、车、路和环境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基于FCM聚类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并以京珠高速公路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目标函数的聚类方法设计简单、解决问题范围广、易于计算机实现;山区高速公路最主要的事故因素是车辆追尾和刹车失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危险品运输车辆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的重大火灾屡屡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西省目前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九岭山隧道为例,给出公路隧道危险品运输事故灾害等级及应急救援流程,并按照风险最小原则,提出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公路隧道时的交通管制措施,制定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形、地貌情况特殊,使得山区高速公路高差起伏大、弯道多、转角大、纵坡陡且长,极限指标时有出现,因此,相比平原区高速公路运行更具危险性,造成山区高速、高等级公路事故多发,本文对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调查,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安全对策,拟对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平原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的分析,发现其主要事故形态是追尾事故,该事故形态的主要发生位置在互通立交的出入口,并在二次事故中所占比例高。文章针对这一特点综合分析现代信息发布方式和适用性,提出了针对互通立交出入口和事故发生后预防二次事故的追尾信息发布方式。该方法同样可为山区高速公路追尾事故预警信息发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以来,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在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通过调研安徽省几条高速公路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况,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山区高速公路道路情况复杂,危险品运输面临很大的风险,发生事故后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给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污染.文中总结了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的道路因素,对基于道路因素的山区高速公路危险品运输事故率进行了预测并以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弯道事故高发的特点,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弯道行车轨迹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考虑山区高速公路汽车行驶状态的非线性特性,建立基于非线性的5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的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然后应用模型对山区高速公路弯道的行车轨迹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不同道路条件下行车轨迹的对比分析,得到其对高速公路曲线段行车轨迹的影响规律:随着圆曲线曲率的增加,缓和曲线长度的减少,曲线超高的增大,行车轨迹侧向偏移越大。仿真结果对高速公路曲线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视觉信息对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至关重要,是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基础.从驾驶行为理论和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出发.提出了预览视距的概念,用于量化驾驶员的视觉信息,构建了预览视距计算模型.以预览视距为切入点.根据多条既有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资料、实际运营数据和事故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探讨了驾驶行为中的预览视距与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预览视距变化率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并通过运行车速修正,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奚勇 《华东公路》2003,(3):51-5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山区公路建设的总结,对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筛选确定山西省高速公路2008年至2010年期间780起车辆掉线事故,通过对事故《公路赔(补)偿案件现场勘验报告》和路政案件事故现场照片等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分析了左右两侧掉线事故发生的比例及其单车和多车掉线事故所占的比例,进一步研究了掉线事故的月分布、路侧碰撞障碍物的主要类型和弯道的影响,确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车辆掉线事故的基本特征.相关研究结论对于高速公路路侧安全设计具有借鉴作用.其中对车辆掉线和中央分隔带、路侧边沟、弯道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改造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道路线形参数及运行速度等多种因素,指出驾驶人员的反应、车辆组成结构及道路线形、超高、摩擦系数、视距等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