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胜林 《路基工程》2011,(6):130-132
为确保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高填路基的填筑质量,针对C1B5S填料建立一段试验路基,在填料压实度和变形模量双控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补压增强,研究其碾压遍数与压实度、沉降量的关系,以确定最佳施工工艺;同时对代表性工点进行工后沉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冲压补强的高填路基工后沉降量是路基本体高度的0.08%~0.10%,路拱横坡改变小,对控制高填路基的差异沉降和工后沉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冲击压实在路基补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现场试验介绍冲击式压路机在路基补强中的应用,采用数据分析证实了冲击压实对提高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减小工后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验发现,高速公路拓宽过程中,新旧路基拼接处压实度、强度等普遍偏低,传统大吨位震动压路机及强夯补强设备存在施工区域的局限性,在新旧路基结合部作业空间有限,对路基结合部压实补强存在一定的困难。国内十余省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践证明,使用HC36高速液压夯实机碾压补强达标的新旧路基结合部时沉降量200mm以上,影响深度4m以上,可以有效的对路基结合部进行碾压补强。因此,采用HC36高速液压夯实机进行碾压补强可作为一种提高新旧路基结合部压实度、强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使用冲击压路机,可以很好的解决路基安全隐患问题,它能够有效的提高路基的压实和整体强度,同时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因此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广泛应用。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冲击压路机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YCT20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增  张胜 《中外公路》2004,24(6):7-10
该文主要阐述了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补强冲击碾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冲击碾压补强处理,可显著提高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加速路基的下沉,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对高速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压实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中对高填方路堤、路床、填挖交界路基采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在提高路基压实度及减少路堤工后沉降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粤赣高速公路通过现场试验,比较了常规压实设备BM 18T和大吨位YZTY22T的压实效果,得到了提高碾压工作效率的工艺参数和方法;同时通过对比冲击压实与大吨位压路机压实的工作效率和补强有效影响深度,确认了采用大吨位压实设备进行厚层压实和路堤压实度补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调查分析六武高速公路路基产生沉降变形原因基础上,改进压实工艺,增加碾压功能,提高路基的压实度,采用高能量冲击压路机碾压路基,能有效地提高路基整体强度,解决路基的工后沉降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补强冲击碾压中的应用情况,对高速公路挖方路基和高填方路基进行冲击压实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冲击碾压补强处理,显著提高了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加速了路基的下沉降,减少了路基的工后沉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建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基碾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规范对高路堤的压实度标准与一般路堤基本相同,但高路堤的工后沉降明显比一般路堤大。通过对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现场碾压试验,比较不同松铺厚度在不同的碾压条件下对应的路基沉降和孔隙率的关系,提出松铺厚度为45 cm、强振7遍时,松铺系数可控制在1.15左右。碾压遍数宜控制为1遍静压+1遍弱振+7遍强振,可以保证最后两遍碾压路基沉降差小于3 mm。用冲击压路机进行14遍的冲击补强压实,可以部分消除路基中的密度不均匀现象,可以产生7~12 cm的压缩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工后沉降量很大,不能满足公路路基强度性、稳定性和路面使用性能要求。本文以阿荣旗至博客图高速公路K123+000~+200段为依托,采用以冲击碾压为主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控制施工质量。工后沉降通过埋设沉降板对沉降进行跟踪,工后总沉降用泊松曲线法对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软基地区的路基施工不仅明显改善了路基压实质量,对减小路基施工工后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路基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转换为结构层底脱空,进行多种不同脱空深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分析认为沈大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差应在1.6cm以内,不均匀沉降坡比不大于0.4%时,沥青路面不产生结构性破坏。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在设计选线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工后沉降较大,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结构的强度。因此,需要选取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来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减小路基沉降。文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路基的工后沉降,对设计的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冲击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技术对高速公路路基进行施工,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碾压的方法、遍数、速度等数据,并考察了冲击压路机的压实机理和影响冲击压实的因素。试验表明:利用冲击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技术可提高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加速了路基的下沉,减少了路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4.
S31省道诸暨王家湖至五泄段改建工程,路基填料为宕渣(土石混合料),填方量约为250万m3,挖方量约为196万m3。受诸暨阴雨天气影响,路基土石方工程整体施工进度滞后,工前沉降无法满足路面基层施工要求。为了保证路基施工质量,避免造成高填方路段滑坡、塌方、路面沉降裂缝等病害,对已施工至路床顶段落,采用YP35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压实,加速工前沉降,减少工后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5.
方明  张泽丰 《公路工程》2010,35(3):32-35,45
针对高速公路穿越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井工开采活动情况,利用比例模拟方法开展模型试验,研究跨越采空区公路通车运营后重交通情况下路基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特别揭示了井采诱使加筋板处治拓宽路基路面变形破坏。采用加筋板处治方案时,煤层开采会造成路面的沉降,但是由于加筋板的作用,路面沉降量得到协调控制,差异沉降很小,不会对路面结构造成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戴海君 《中外公路》2013,33(1):60-64
以规范规定的沉降控制标准为依据,分别论证了路基施工及堆载阶段、路面施工阶段、工后阶段相应的沉降设计控制指标.得出了通过合理工期安排,增加施工中沉降,可减小并进一步控制工后沉降的结论.并以天津津蓟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工程为例,提出低填土拼宽路段通过采用增加路基施工及堆载阶段时间、而非盲目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同样可达到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约了造价.  相似文献   

17.
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挖过渡段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路基工程较为突出的病害。填挖过渡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车荷栽影响,将会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跳车”和路面开裂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对应用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了工程实体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填挖过渡段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路面铺筑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填石路基的沉降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我国西南部某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基工程,对V形冲沟地区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高填石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高填石路基的沉降量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路基填筑期间,沉降发生较快,路基填筑过程中产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一半以上;高填石路基工后沉降曲线呈明显的台阶状,降雨对其工后沉降影响显著;路基填筑完成一年后,高填石路基沉降基本趋于稳定。因此,高填石路基完工后至少经历一个雨季方可铺筑路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宜自然沉降稳定一年时间较合适。现场试验结果可为高填石路基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软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路基的沉降和稳定性,以及由于路基工后沉降和工后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问题。过渡式路面能较好适应路基不均匀沉降未稳定的路况需要,但路面开裂现象在早期较为明显。通过分析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带来的附加应力,结合现行规范的路面结构计算,提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在路面结构计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地基沉降现象,对差异沉降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加宽方式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践,采用双侧加宽方式对某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施工,并检测施工后路基沉降及路面平整度。检测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完成后沉降量较小,完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而改扩建施工完成后,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标准差较小,明显满足规范要求,高速公路改扩建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