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旅游风景道是交通、景观和游憩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特殊道路。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旅游风景道的交通设计、景观设计和游憩设计三大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为旅游风景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出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旅游风景道设计方法体系,为我国旅游风景道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研究——以美国蓝岭风景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憩服务设施是强化风景道游憩功能的重要方面,也是风景道对外形象推广、促进沿线社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旅行体验。强化其建设对风景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首先对与风景道密切相关的道路游憩服务设施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以蓝岭风景道(Blue Ridge Parkway,BRP)沿线游憩服务设施建设为例,从BRP现状与发展历程、BRP沿线游憩服务设施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侧重从功能、类型与特征、选址与规模、布局与间距、建筑风格等角度,对观景平台、游客中心、野炊区、旅游纪念品商店、野营区、餐饮服务设施和住宿服务设施等7种游憩服务设施类型进行了深入剖析,掌握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建设的原则和基本特征。借鉴美国蓝岭风景道先进的建设经验,以推动中国道路和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交通与旅游融合已成为交通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抓手,旅游风景道正是交旅融合的重要产物。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风景道的发展历程梳理,提出我国现阶段旅游风景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借鉴美国的旅游风景道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风景道管理体系构建和推进策略,以期为全国旅游风景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玉蓉  宋波  樊信友 《公路》2021,(3):249-253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全域旅游的推进,交旅融合、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旅游廊道作为满足旅游体验需求的线性空间,将交通网络与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有机融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川藏公路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具有交通、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应当注重旅游空间的整体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景观生态学和旅游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将生态性、通达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有机统一,系统分析旅游廊道的绿地生态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和交通通达体系,构建一体化空间体系,以期加强旅游廊道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驾游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道路单一的交通功能已无法满足以旅游为导向的城市发展需求,打造一条集交通、文化、景观、生态、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风景道路,使之成为不同于传统围墙式的线性旅游风景区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开封开柳路拓宽改造实例浅析风景道路设计要点,重点论述了风景道路的功能定位、断面规模、呈现形式以及关键节点的近远期结合等,以期为以打造文旅开发为主的风景道路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荆州古城经过一系列的水利建设,防洪体系日益完善,但水体面积缩小、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古城经济、旅游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将水污染控制、水生态能力的恢复作为工程重点,在系统模型及总量目标的定量分析基础上,将污水管网建设、清淤、生态环境构建等工程内容联系成整体,建立完整的水环境整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人们休闲意识的提升,旅游以及游憩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步增多,而游憩作为人们旅游的重要组成内容,游憩道路必须结合人们体能消耗规律进行实时规划建设,虽然目前人类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游憩活动空间障碍得以有效减少,但徒步游览仍是大部分观光型景区及游憩区的主要活动方式,这个过程中人们游憩道路过长,体能消耗所带来的疲劳感往往会导致其自身游览满意度降低,甚至对自身健康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且老人和幼儿等特殊人群活动时间及活动方式有限,也使其对游憩道路要求更高。对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规划建设,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朱勤 《中国电动车》2007,(2):109-110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提出上海市风貌公路概念的基础上,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保留上海市乡村风貌肌理,实现上海市2035年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借鉴了美国国家及州风景道的提名和选拔经验,构建了适用于上海郊区江南水乡风貌特征的风貌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金山区枫泾镇为实践案例,对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建议,为上海市郊区风貌公路保护工作的试点与推广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背景下长株潭地区风景道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果  钟静玲 《公路》2021,66(12):288-295
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模式要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而以跨区域的风景道串联周边风景资源形成覆盖全域的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风景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开放式的全域型旅游景区.以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株潭地区为例,展开风景道开发潜力评价,将长株潭地区风景道划分为"骨架型"、"连接型"和"辅助型"三个等级,对长株潭地区风景资源整合和全域旅游发展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9,(11)
根据海南省文昌市滨海一带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实验性地采用叙事策略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进行规划设计,赋予不同路段特色故事主题,进行相应景观及旅游产品设计,以此突出地域文化及自然景观特征,对城市与自然肌理实现更好的保护,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同时,破除旅游组团的交通分隔,提高全域旅游可达性,满足城市发展和旅游建设的双重需求。以旅游产品化视角,传达公路设计理念,从设计公路到创造产品。利用工程、艺术、经济、生态等多种思维方式,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建设为交通、旅游、文化、景观多功能复合的线性廊道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5月9日,从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江西省旅发委将编制《全省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规划》,尽快构建以高速公路、高等级旅游干道为纽带,以地区风景道等为依托的自驾游网络体系,引导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投资建设。力争全省2020年前建60~80个自驾车营地,为江西省发展全域旅游优化配套服务体系。签约仪式上,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与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高速  相似文献   

14.
设计通过对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及区域自然、人文景观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游憩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生态规划思路,使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从以交通功能为主转变成集交通、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路、景观路。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8,(11)
遗产廊道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二次开发的重要方式。关中帝陵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内涵丰富等优势,但因为零散分布和各自经营,未实现竞争优势。在全面调查关中帝陵现状基础上,在历史文化连贯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性、风景道建设体系性、安全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下,提出由"丝绸之路"起点遗产廊道、关中帝陵遗产廊道、黄土高原民俗遗产廊道、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构成的关中帝陵遗产廊道体系,进而在制定发展规划、塑造廊道品牌、实现整体营销、社区参与等方面进行策划,为实现帝陵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优化、构筑新型领域功能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图像符号的形式在景观设计中进行表达,是认识和了解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以青海扎碾旅游风景道为案例,通过挖掘沿线文化元素,对各类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衍生表达,最终将文化符号应用到风景道的路侧景观设计中,探索基于地域文化感知的风景道景观设计思路与方法,为旅游风景道文化景观的特色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常州在生态绿城实施规划中确立了6大工程建设体系,其中生态绿道网络是形成生态绿城空间格局的骨架。常州市快速路系统(高架环)是城市对内对外交通联系的重要途径,环高架生态绿道的建设也成为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在基于高架沿线生态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环高架生态绿道规划确立了构筑特色空间展示环和生态慢行文化环的目标定位;结合高架路两侧植被选择配置和绿化建设情况,对沿线生态绿道建设进行分类引导;并对环高架生态绿道与主要道路、河流的不同类型交叉口采取不同的处理引导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系统建设引导、示范段打造和堵点处理等措施来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建设进度。目前已基本建成具有常州地方特色、方便市民通勤游憩的环高架绿色交通环线。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部是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地方,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这也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当前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基地建设、生态保护与开发、旅游等作为开发西部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建设国道主干线、铁路和航空等,同时投资上千万元用于  相似文献   

19.
G524通常汽渡至常熟三环段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相关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创建,重点以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着重加强生态环保、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和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推进公路建设资源的节约利用提供必要的案例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对所处地域自然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一定破坏,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公路-环境交互式设计十分有必要。构建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结合实际工程对山区公路桥隧比、填挖高度、路基宽度、生态补偿等设计指标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为生态保护区域其他公路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