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决目前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的相关问题和技术难点,以促进该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本文通过相关的试验研究,研制出1种基于层次性破乳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然后分析不同因素作用下基于层性破乳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破乳时间规律,并分析其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在性能基本不变的前题下,可以通过改变添加剂、乳液的p H值和拌和温度来调整基于层次性破乳的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基于层次性破乳的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比普通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更优越。结论基于层次性破乳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可有效解决目前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的技术难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乳化沥青破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表面自由能理论、电荷吸附附理论和相似相容量论研究了乳化沥青在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破乳机理及其进程分段,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既可解决沥青路面维修废弃料的问题,又可保护环境.文中介绍了乳化沥青的特性、工程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周顺文  王端宜 《公路工程》2009,34(6):54-57,63
依托广东省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工程项目中的乳化沥青冷再生科研试验路段和泡沫沥青冷再生科研试验路段,分别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工程成本等方面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采用这2种冷再生技术在这几个方面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分析现有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沥青再生协会提出的修正马歇尔设计方法;提出使用最佳流体含量控制再生混合料中的总液体用量,同时采用强度指标确定其最佳乳化沥青含量和拌和用水量;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该方法设计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乳化沥青冷再生用乳化沥青配方及其施工和易性评价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过程、卸料及摊铺过程、压实过程开发出相应的试验方法以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并进行混合料早期取芯能力和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施工和易性良好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更容易取出完整芯样,且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更为优异。实体工程验证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对于冷再生工程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冷再生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环保型的道路养护技术,为了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回弹模量三种试验,分析了冷再生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路用性能方面,对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车辙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发现水泥含量和击实次数对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冷再生混合料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5,(4)
依托G206大中修养护工程,首先分析不同路面结构组合在大中修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其次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冷再生路面结构组合与合理厚度,然后对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最后给出了依托工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地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规律,指导冷再生技术的施工,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规律,然后根据该方法来分析不同因素作用下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规律,最后根据混合料破乳时间规律,并根据不同运距和天气下的因素,指导现场施工。添加剂、乳液的p H值和拌和温度对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的影响比较敏感,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根据不同的运距离和天气来改变混合料的配方,使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佳。本文提出的确定破乳时间规律的新方法能准确地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破乳时间规律,并且比目前规范的方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破乳速度是乳化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控制乳化沥青在施工中的破乳速度,介绍了目前乳化沥青破乳机理和影响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因素,包括乳化剂、集料、pH值、温度、添加剂等.由于现行测量方法无法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定量测定,因此分析了新型定量测定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方式.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都存在影响,道路施...  相似文献   

11.
周叙 《公路与汽运》2012,(3):150-154
结合广东某高速公路实验路试验研究,简要介绍了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再生原理、强度形成机理和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为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分析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公路》2015,(4):84-84
技术规程企业介绍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美国路德克路面就地冷再生机组--CIR900-4,可以100%利用原路面旧料,一次性完成一车道宽度的再生工作。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和性能卓越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并为客户提供一套合理而科学的就地冷再生技术方案,包括原路面状况评价、原材料选择、再生混合料配比  相似文献   

13.
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近年在我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研究了乳化沥青冷再生的机理后,通过对比试验确定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优于普通乳化沥青,然后分析在不同的水泥用量和乳化沥青用量条件下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变化,以决定乳化沥青用量及水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需要一定的破乳时间形成强度,从而导致施工工期延长,且混合料强度较低会致使路面后期出现松散、坑洞等病害。通过添加水泥一方面可以加速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该文通过粘结力试验和抗磨耗试验对不同水泥掺量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且对其水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不断增加,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害性能逐渐增大,同时水泥加速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获取速率。然而水泥用量过高时会使冷再生混合料变脆,导致混合料低温性能降低,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掺量。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一种能够有效模拟实际工程压实方式且操作简单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成型方法,分别按照马歇尔击实成型、旋转压实成型和振动成型3种方法制备混合料试件,对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试件的孔隙率、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测定,并通过CT扫描试验对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试件的高度方向孔隙特征、最可几孔径和乳化沥青砂浆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制备的混合料试件力学性能最优,相较其他两种成型方法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与水稳定性;同时采用旋转压实成型的试件内部空隙分布更加均匀,且试件内部沥青砂浆厚度最大,粗集料之间的接触和嵌挤程度最佳。因此最终确定旋转压实法作为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成型方法,由此得到的混合料试件与实际道路碾压相似,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乳化剂、基质沥青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适用于冷再生的乳化沥青配方及其与旧料之间的配伍性,在JTG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并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郑漯改扩建实体工程,提出了高性能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为高性能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江西梨温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指出可采用厂拌冷再生技术对梨温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维修,设计含冷再生层的路面结构。通过测试旧沥青路面路面铣刨料级配组成、老化沥青技术性质以及旧料含水量等性质,指出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是可行的。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公路》2015,(1):74
<正>技术简介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对沥青路面进行冷铣刨、破碎和筛分,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和水,经过常温拌合、常温摊铺、常温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可以经济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路面病害处理。技术特点首次在国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作用于沥青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原路面具备足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对沥青面层的裂缝、车辙、坑洞等病害,采用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处理方案是最  相似文献   

19.
<正>技术简介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对沥青路面进行冷铣刨、破碎和筛分,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和水,经过常温拌合、常温摊铺,常温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可以经济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路面病害处理。技术特点首次在国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作用于沥青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资源化再利用是当前我国道路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厂拌冷再生以其节能减排、混合料性能稳定等特有优势而倍受青睐。提出修正的 Superpave体积设计法(MSVMD)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不仅弥补了修正的马歇尔设计法的不足,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特点,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