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干海子钢管混凝土冬期施工为背景。干海子特大桥冬期长,平均气温-4.7℃。采用亚硝酸钠作为防冻剂,结合钢纤维与膨胀剂,制备出了含气量低、粘聚性好、包裹性佳、自密实的钢纤维微膨胀抗冻混凝土,分析了其在低温下的强度发展规律,通过SEM观测了其28d龄期水化产物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亚硝酸钠掺量占胶凝材料重量的0.4%时,钢管钢纤维微膨胀混凝土在-5℃不冻坏,SEM照片显示钙矾石与CSH凝胶生长状况良好。在现场低温条件下灌注了6根钢管混凝土短柱,同时利用桁架梁钢管混凝土灌注施工形成的冒浆管钢管混凝土切割出了27个短柱试件,研究了低温灌注与养护、后期升温对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低温灌注对掺0.4%亚硝酸钠钢管钢纤维微膨胀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无明显影响,后期温度升高后其强度发展稳定,满足干海子钢管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普通箱梁冬期施工时,首要任务是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临界强度,避免遭受冻害。着重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做好加热或保温措施。天津市复康路互通式立交桥局部工程进行了冬期施工,施工方法采用暖棚法,为桥梁上部结构冬期施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曹妍  王芮文  欧定福 《公路》2023,(9):367-373
为研究冬期施工混凝土成熟度发展规律及传统成熟度推算公式使用条件,分别制备具有代表性掺外加剂和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和物试件进行试验,得出结论:(1)混凝土等效龄期可由等效系数m=0.256 3+0.024 01t+0.001 005t2获得;(2)成熟度理论适用于混凝土标准强度20%~60%之间的推算;(3)混凝土等效系数计算时,其温度范围为:无外加剂混凝土为50℃以下正温,掺减水剂混凝土为30℃以下正温,掺早强减水剂混凝土为20℃以下正温;掺防冻剂混凝土,从20℃起至该种防冻剂适用最低温度之间;(4)通过例证,给出图解法、计算法以及同条件试件抗压等3种强度推算方法归一性结论。  相似文献   

4.
以沥青混凝土AC-16为依托,结合橡胶添加工艺的特点,研究了橡胶沥青混土在干掺法施工和湿掺法施工两种施工工艺条件下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值,并通过算例分析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减薄沥青面层的原理。结果表明,对于橡胶沥青混凝土而言,不论是那种施工工艺,抗压回弹模量均处于规范给定的普通沥青混凝土参数取值的下限;劈裂强度值较普通沥青混凝土高,以沥青层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橡胶沥青混凝土可以减薄沥青路面的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邱建冬 《中外公路》2023,(4):274-279
废旧橡胶材料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可得到橡胶集料,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制品材料中。该文对不同纤维组合方案下(单掺MS、单掺PP、混掺MS-PP)的普通混凝土和橡胶混凝土(橡胶替代率为20%)进行力学性能试验,主要考察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研究认为混凝土中掺入20%的橡胶集料后,相关性能指标显著下降。但0.9MS+0.1PP和0.8MS+0.2PP纤维组合方案下的普通混凝土和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全方面的性能提升。因此,在实际橡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橡胶集料的掺量,必要时可混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来提升混凝土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傅智  李荣富 《公路》1998,(12):19-22
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负温下的冬季施工问题,进行了防冻剂的筛选和冬季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实验,通过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确定了冬季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养护方案。从冬季施工路段的试件及岩芯实测强度数据来看,采取适当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路面在最低气温—10℃以上,能够摊铺出符合公路质量要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防冻剂可以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硬化,达到设计要求,在季冻区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微观结构等方面总结了防冻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最近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防冻剂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性能,研究制备脱硫橡胶沥青胶浆,借助脱硫橡胶溶胀模型,采用锥入度试验对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展开研究,同时利用拉拔仪对其粘结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40目橡胶沥青胶浆进行对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橡胶沥青大幅度的降低了橡胶沥青的高温粘度,有利于施工和易性;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抗剪强度远远大于相同胶粉掺量下的40目普通橡胶沥青胶浆,且其抗剪强度随胶粉掺量及粉胶比的增加而增大;脱硫橡胶沥青胶浆的拉拔强度略低于相同胶粉产量下的40目橡胶沥青胶浆,但两者最佳胶粉掺量下沥青胶浆拉拔强度,前者远远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徐海涛 《隧道建设》2010,(Z1):129-132
为解决隧道冻结法施工专用的负温混凝土的配制问题,依托南京地铁二号线抢险工程,对负温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根据研究制定了相关施工养护措施。研究表明:变负温的环境比恒负温更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低温下,外加剂中缓凝成分的增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利;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确定防冻剂最佳掺量为3%~4%。负温混凝土的研究为今后冰冻法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冰冻法施工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海拔寒冷气候条件下公路构造物冻融破坏病害,同时考虑普通水凝混凝土、添加防冻剂水泥混凝土和添加纤维水凝混凝土,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冻融前后质量变化、强度损失等试验研究,得出了针对寒冷地区抗冻混凝土设计方法、冻融过程质量及强度损失规律,以及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研究成果对提高公路构造物水泥混凝土抗冻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抗渗、抗疲劳、降噪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而废旧橡胶严重污染环境,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使用,将会产生极大的综合效益。将废旧橡胶加工成胶粒,使其替代一定比例的砂子掺入普通水泥混凝土中,配制成橡胶混凝土,不仅可以改善路用混凝土的抗渗、抗疲劳、降噪等性能,而且也为废旧橡胶轮胎的再生利用找到了有效途径。介绍橡胶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为橡胶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该文阐述了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概念。通过110国道大武口过境段的桥梁施工,以及公路桥梁对混凝土的要求,结合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工艺要求,阐述了混凝土的热工计算,以及蓄热法保温,以指导混凝土冬期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朱庚申 《路基工程》2021,(6):98-103
针对废旧混凝土再生回填路基稳定碎石进行分析研究,以不同再生骨料掺量(0 %,25 %,50 %,75 %,100 %)和不同水泥剂量(3 %,4 %,5 %,6 %)为基础进行试验,以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优选了5 %水泥剂量作为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础配比参数。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劈裂强度、干缩系数、温缩系数及冻融强度损失率。以25 %再生骨料为基础进行了实际的再生废旧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应用,道路强度和弯沉值检测均达到普通道路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能克服恶劣气候对工程建设的限制,延长有效施工时间,缩短建设工期。本文依托G310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冬期施工经验,对适宜西北部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进行介绍,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通常采用C50混凝土.介绍了在冬季预应力混凝土梁混凝土施工中,使用高效减水剂、早强防冻剂,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在相同应力水平以及相同荷载作用下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路面混凝土和高性能路面混凝土:加入掺合料后进一步改善了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对再生混凝土应用状况、基本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包括再生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质量指标、配合比以及基本力学性能等。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取决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表观密度等,其抗拉强度较普通混凝土低,但峰值拉应变比普通混凝土略高;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差。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橡胶混凝土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公路、桥梁等工程实践当中,对其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强度等级为C30、C40,边长为70,100,150,200 mm的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橡胶掺量(0,5%,10%,15%)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40橡胶混凝土在各尺寸的抗压强度都远远大于C30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抗压强度随尺寸增长变化幅度较C30橡胶混凝土大。随着橡胶粉掺入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不断降低。橡胶混凝土在尺寸70~100 mm时,立方体抗压强度迅速增长,在尺寸100 mm时抗压强度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配制了强度相同(C60)的高流动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测定了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等基本性能,并测定了混凝土微观孔隙构造分布和抗冻耐久性等宏观性能。实验研究表明,由于配合比和施工方法不同,高流动混凝土具有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微观孔隙构造特征,并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宏观性能。因此,在高流动混凝土应用中,应充分考虑高流动混凝土微观构造特征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标号混凝土T梁在冬季施工中针对气温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采取使用高效减水防冻剂减水 ,并在混凝土拌和养护过程中采取保温措施 ,保证施工质量 ,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