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回弹弯沉值是路面设计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回弹弯沉值在路面检测中的作用和变化规律,并通过对如何进行弯沉值计算、注意事项和检测验收影响因素等内容的归纳,目的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砌块路面的基层、砌块铺砌方式及其加载方式对路表弯沉的影响。共设计了有基层、无基层路面结构;顺砌式、人字式砌块铺砌方式;块体的长边与行车方向平行、垂直加载方式等8种试验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基层砌块路面结构的弯沉值比无基层砌块路面结构的弯沉值小,荷载扩散率大;人字式的砌决铺砌方式要优于顺砌式铺砌,且混凝土基层砌块路面结构采用人字式铺砌比顺砌式铺砌表现出更大的优势。顺砌式铺筑的加载方式应使块体的长边与行车方向垂直,而行车方向对人字式铺砌砌块路面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大空隙率能够快速排除路表积水,提高路面雨天行车安全性。根据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雨水入渗及其排水机理,认为其渗流过程与土壤相似,能够适用于变水头测试仪器。通过现场实体道路14个月的渗水衰变规律测试,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性能与时间的衰变规律。结合日本排水性路面铺装技术,提出了国内评价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能力的指标为:通车一年后渗水系数不低于600 ml/15 s。根据室内渗水试验,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系数与路面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7.
建国后,我国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曾先后经过1958年、1966年、1978年、1986年、1997年、2006年的数次变动,而路面设计指标,亦经过不同程度的变化。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些设计指标,对规范设计环节、引导设计具有积极意义。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设计指标之一的设计弯沉出发,对其历史渊源和精神实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同时,也借此机会与有关专家探讨和研究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弯沉指标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以FWD为试验手段,以VESYS永久变形模型为车辙模型,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应模型和车辙性能模型的关系,在考虑交通状况和温度气候季节性影响的情况下,预测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深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与实际车辙调查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10.
用落锤式弯沉仪评价混凝土路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落锤式弯沉仪评价混凝土路面的刚度、接缝破坏情况及传荷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落锤式弯沉仪的操作,弯沉参数和弯沉纵断面图的使用,层刚度的分析等,同时还例举了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以初始弯沉作为路面的设计弯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面结构强度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衰减,按使用期末的容许弯沉设计路面隐含着不安全因素,故建议按初始弯沉计算路面厚度。初始弯沉可用相关关系法或强度补偿法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2.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板缝弯沉差指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辆茶载作用所引起的剪切破坏是旧混凝土面上沥青铺层结构产生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设计中可以用板缝弯沉差这一指标予以控制。通过室内足尺试验,了沥青加铺层对混凝土板接缝弯沉差的影响,并使用大型疲劳设备,研究了弯沉差差随荷载作用次数变化的规律,其结果可为以弯沉着为指标的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落锤式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的方法和特点,对落锤式弯沉仪和贝克曼梁弯沉仪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落锤式弯沉仪测量弯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自动弯沉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处理这些影响因素对测值的影响,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将大大降低。本文论述了自动弯沉仪的各种影响因素,着重对测试速度与路面超高对测值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Winkler地基不等平面尺寸双层双块板模型,分析了基层横向超宽Ba、板角脱空尺寸Lv及不同结构组合对板中、板角弯沉及弯沉传荷效率W、弯沉指数D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组合中,板中、板角弯沉不同,基层超宽Ba、板角脱空尺寸Lv的变化对板角弯沉影响比较显著,对板中弯沉影响不大。弯沉传荷效率W、弯沉比DI随脱空量变化曲线具有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采用有限元分析改进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厚度设计的弯沉法,考虑多指标因素的影响,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其基本假定,通过分析旧水泥混凝土板和补强层的模量、厚度与弯沉差之间的关系得出:旧板与加铺层材料的模量与厚度越大,旧板弯沉越小,不同的材料性能存在不同的最佳补强厚度范围,在底板厚20 cm,模量为30000 MPa条件下,最佳补强厚度为12~20 cm,各向应力均在1.2 MPa以下,在合理厚度范围内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弯沉判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试验路几种脱空检测方法的结果,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的弯沉判据,提出了以一定保证率下板角弯沉值与板角弯沉差作为路面板板角脱空的弯沉判据,为施工单位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识别脱空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