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AUTOTECHPES‘96主题报告,对世界汽车产品开发技术发展动向,中国汽车工业产品开发能力现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预测和产品开发能力发展战略,加强对外合作与人才培养诸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3.
四川汽车制造厂(现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新近开发了CQ16T6系列汽车,该系列已成长为其主力产品,本文介绍了CQ16T6率列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设计思路,通过总结CQ16T6系列设计开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提高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10月22日,“2014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重汽集团申报的《重型汽车开发先进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和《自主品牌重型卡车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研发与实施》、《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新技术研究及在A7车型上的应用》项目分别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红岩CQ16T6系列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设计思路,通过总结CQ16T6系列设计/开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提高企业设计/开发新产品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载货汽车板簧系列通用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将钢板弹簧进行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设计的思想,并将半椭圆钢板弹簧的精确设计计算过程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实现,推荐了一系列轻型和中型载货车的钢板弹簧结构参数,同时客观地估计了由于品种规格的合理简化而带来的可观的经验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自1958年提出发展重型载货汽车以来,重型载货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发展历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重型载货汽车产品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关于“自主开发”一直是汽车行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并未因此在自主开发上有多大起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上曾经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主张放弃自主开发,二是认为自主开发只有“自己开发”一种模式。 主张放弃自主开发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 (1)“我们花不起这笔开发费用” 据说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有人提出外国人每开发一个车型至少要花费20~30亿美元,我们花得起这笔钱吗?于是自主开发就不再列入中国汽车工业的议程中了;后来用市场换技术也 相似文献
12.
汽车新产品开发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普及之前,欧美公司采用分阶段开发模式,这种方式风险小,但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80年代后发展业平行设计开发模式,其形成了协同优化,平行推进和纵横交错网络。近年来,日本正在探索梯阶式开发模式,其瘘有上述模式特性,使产品开发成功等项指标处于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失败关系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竞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著名公司、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研究与分析,对更新观念,改进对新产品开发的管理,适应市场适应用户而进行卓有成效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概述了NJ1020、NJ6400系列汽车开发目的、设计原则、整车主要技术参数、整车布置及主要总成和部件的选配。阐述了双燃料汽车、电喷汽车的研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变速器远距离操纵机构的类型和特点,论述了操纵机构的结构设计要求,并对几种常见的机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的异同之处和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不同情况。针对该种操纵机构难于适应驾驶室翻转要求的这一难点,通过范例提出了操纵机构设计流程、设计内容及计算公式,并对操纵机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国际油价将维持在60~70美元/桶的高位,国内油价近期下降希望不大。面对高油价时代,中国汽车业亟待明确新能源汽车开发方向,政府应给予准确的引导和政策方面的倾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