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工程船闸输水系统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和柳江红花船闸的特点,确定输水系统型式;计算榆水阀门处廊道断面面积;在调查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设计确定柳江红花船闸输水系统的布置型式及关键尺寸,水力计算表明设计的系统输水水力特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林荣富 《珠江水运》2023,(18):51-53
为实现绿色节能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桂发改交通[2015]185号),“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桂发[2009]2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10]12号)等文件精神,文章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船闸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形成的高边坡的变形监测,提出基于北斗系统的高边坡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高边坡变形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北斗边坡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应用情况。经过近一年的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精度满足高边坡变形监测指标要求,为船闸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刚 《珠江水运》2022,(5):88-90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河流运输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广西的内河水系发达,船闸作为河流运输中重要的水工建筑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为例,充分考虑既有建筑物安全、工期、成本等因素,优化导流、主体结构施工方案,重点总结导流围堰工程及施工排水技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5.
BIM技术主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于项目施工中,可为施工提供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管理,近年来的船闸工程BIM技术正逐步应用。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在BIM技术上的应用为案例,介绍BIM技术在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总结BIM技术对施工项目管理发挥的作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超 《珠江水运》2023,(17):3-5
实践表明:在红花二线船闸工程浮式系船柱导槽预埋件二期安装施工过程中,不仅安装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投入高和施工安全风险系数大等。基于此,本文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土建Ⅲ标浮式系船柱预埋件安装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对浮式系船柱预埋件一期安装施工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相比于一期和二期安装施工技术,一期施工使得边墙与预埋件一次成型的整体外观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提升,将安全风险控制到最低,确保了整个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工。  相似文献   

7.
工作阀门是船闸输水系统的咽喉,其性能直接影响船闸的安全高效运行。依托柳江红花二线船闸工程,建立了输水系统整体和阀门段廊道局部三维数学模型,通过对比闸室水位、输水流量及阀门段廊道非恒定压力过程线得出,相比局部三维模型,构建的整体三维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阀门后廊道压力变化过程。针对充水过程双边阀门连续开启和单边阀门连续开启进行计算发现,在满足设计输水时间的最不利工况下,阀门后廊道顶部未出现负压现象。计算方法可为船闸阀门水力学数值模拟借鉴参考,模拟成果可对类似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宁武  李君  宣国祥  郭超  黄岳 《水运工程》2017,(10):154-159
红花二线船闸是广西西江黄金水道首批重点建设项目,是提升柳江及西江通航能力、实现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工程,其闸室规模与三峡船闸一致、工作水头近20 m、输水能量巨大。结合工程特点,选择了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设计了输水系统具体布置,并提出采用汇合廊道改善单边阀门运行输水流态的措施。通过比尺为1∶30的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阀门运行工况下输水系统水力特性、闸室船舶停泊条件、进出水口水流条件等开展研究,推荐了使水力指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阀门开启方式。  相似文献   

9.
鲍光翔 《珠江水运》2014,(16):16-17
珠江—西江经济带连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交通成为经济带建设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立体交通体系的构建必不可缺。贵港二线3000吨级船闸工程7月上旬开工建设;长洲三线四线3000吨级船闸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大藤峡、邕宁枢纽及西津、红花二线船闸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大藤峡、邕宁枢纽及西津、红花二线船闸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西江流域船闸、航道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宁武  姜兴良 《水运工程》2017,(9):165-170
在已建船闸旁增建二线船闸,应综合考虑相邻建筑物安全性、通航水流条件、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因素。以红花二线船闸平面布置为例,在分析已建枢纽布置及结构物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二线船闸工程建设目标。重点论述二线船闸建设时选址及平面布置思路及方法,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对增建二线船闸工程的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水头混合式闸室墙结构设计领域,以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复线船闸闸室墙为例,结合ADINA有限元模型分析,进行锚筋计算方法的研究。通过分析,锚筋受拉过程轴向变形u与距前趾的垂向距离L_i近似成正比关系,利用u与L_i的关系,通过假定建立锚筋轴向拉力F_i与L_i及锚筋产生的力矩M_i与L_i的公式关系。为满足闸室墙检修工况下抗倾覆稳定性要求,结合锚筋提供的弯矩值Mi反推拉力值Fi,锚筋提供的拉力值均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且越靠近顶排,锚筋发挥作用越大。通过与现有传统锚筋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该计算方法相对合理、准确,更加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通航水位是船闸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参数,直接影响项目建设方案和投资额。确定梯级枢纽中船闸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影响因素较多,准确合理确定该水位的难度较大。本文以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研究为例,详细分析了地形变化对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并结合大藤峡枢纽运行调度规则和下游航道升级建设方案,重点论述了未来下游航道升级建设方案以及人工挖沙对下游最低通航水位的影响,对类似项目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勤振  刘海民  冯超 《水运工程》2021,(10):295-299
针对非杆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以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复线船闸混合式闸室边墩墙为例,对传统手算法、有限元法关于内力及配筋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应力积分法求弯矩适用于传统杆件结构,闸室边墩墙作为非杆件体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高度大,受压区范围占比大,中性轴偏向受拉区,按应力积分法求弯矩,弯矩值偏大;传统手算法与有限元应力积分法计算内力,按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进行配筋计算,所需受拉钢筋量多,不经济;有限元弹性应力图形法分析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力,产生的拉力完全由受拉钢筋承担,按非杆件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原则,实际配置受拉钢筋量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船闸易由温度控制不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破坏整体结构的问题,采用温度应力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混凝土性能、边界条件、浇筑方案等诸多对船闸温度应力造成影响的因素,结合ANSYS自带的APD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写热力学参数命令流对红花二线船闸下闸首不同工况全过程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降低浇筑温度并适当配合通水措施能有效控制其温度应力。总结出的大体积混凝温度应力计算和控制的流程,可成熟运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5.
红花多线船闸下游通航水位较低时,受河道地形影响,口门区出现大范围斜流和横流,严重威胁航运安全。采用1100整体水工模型及自航船模试验,根据低通航水位水流特点,提出并论证大区域疏深挖槽导流、降低碍航段沙洲高程、延长隔流堤长度与洼地回填制造隔流带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了口门区纵、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经验证,优化措施不仅可满足下游低水位的通航要求,还可以提高船闸的最大通航流量,提高船闸通航效率。船模试验结果表明,船舶操纵参数均在要求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供相关枢纽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过能力日益增长背景下的多线船闸输水系统设计问题,以西江长洲枢纽四线船闸群为例,总结了不同阶段通过能力需求引起的船闸设计规模变化。针对二线船闸规模小、一线船闸闸室宽度大、三线四线船闸并列布置同步建设且规模巨大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各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理念。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提出了二线船闸采用消力槛强迫消能、一线船闸采用双明沟消能、三线四线船闸采用互通省水布置等创新成果,并通过原型观测验证了创新成果实效性。提出两条建议:多线船闸总体布局应将高等级船闸布置在河心侧、低等级船闸布置在河岸侧,输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水力指标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陆良仁 《珠江水运》2014,(24):92-94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船闸管理体制的类型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船闸管理体制矛盾产生的根源,介绍了最先进的国内外船闸管理体制,提出我国船闸管理体制的新模式和改革的要点,总结了船闸管理体制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船闸门槛水深是船闸规模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船闸(升船机)门槛水深的相关规定,总结了国内外船闸(升船机)允许通过船舶最大吃水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船闸门槛水深的构成,提出了船闸门槛水深确定的建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托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采用定床物理模型,从船闸通航条件角度对扩建二线船闸与一线船闸相邻布置时两线船闸轴线间距选择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扩建二线船闸不同轴线位置对两线船闸上、下游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规律,提出了新老两船闸轴线间距在满足两线航道宽度要求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的轴线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20.
陆俊 《水道港口》2006,27(4):249-252
随着长三角感潮河段船闸船舶量的迅猛增加,研究新型口门船闸布置与运行方案很有必要。结合南通船闸的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经研究提出了新的船闸布置方案,即在现船闸下游适当的位置增设一个闸首,使现船闸具有3个闸首、2个闸室及2个引航道,提出了新的通闸运行方案和新船闸方案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