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现有"申"字型高架道路系统长64.19公里,是目前我国大陆最为完善的高架路系统.高架道路的建成充分显示了它作为上海交通大动脉的功能,起到了疏散市内、分流过境、集散对外交通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交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中心城内环线以内的高架道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定位为城市主干路。但是,由于其连续流、大容量的特征,包括内环线在内,实际上高架道路共同承担了全市30%—40%的标准车公里。因此.为内环线以内高架道路的交通排堵保畅,其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设想两种不同的交通管理思路,提出对新客站地区的南北高架道路的交通管理措施的设想,以缓解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节点的交通矛盾,并希望假《交通与运输》杂志为载体.抛砖引玉,寻求缓解高架道路交通拥堵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上海世博多模式交通体系的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博城市交通概念的演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以西的地区,考虑到浦西地区城市的高度发展,场馆的大部分位于浦东.围栏区的面积为3.22平方公里,其中浦西部分仅0.6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中心城内环线以内的高架道路,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地定位为城市主干路,由于其连续流快速交通.大容量的特征,在上海市道路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个高架道路加快速路系统,共承担了上海市中心城60%以上的标准车公里。其中,在中心城区包括内环线在内,高架道路已占有全市30%~40%的标准车公里。因此,为内环线以内高架道路的交通“排堵保畅”,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现有“申”字型高架道路系统长64.19公里,是目前我国大陆最为完善的高架路系统。高架道路的建成充分显示了它作为上海交通大动脉的功能,起到了疏散市内、分流过境、集散对外交通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交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选址于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及后滩地区,势必带来该区域的强势开发,并诱发世博会后远期的越江交通需求. 西藏南路新建越江隧道总体走向为北接浦西西藏南路,南至浦东滨州路-博文路,建设主旨之一是为世博会提供一条主要的内部越江通道.(见图1)隧道采用城市次干路Ⅰ级,设计车速为40 km/h.隧道最大纵坡取4.5%,内部布置单向2车道,隧道路面宽度:0.25(路缘带)+3.75+3.50+0.25(路缘带)=7.75 m,两侧各有0.25 m安全带(设防撞侧石).  相似文献   

7.
上海 面向世博会的ITS建设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五三 《城市交通》2008,6(2):40-42
上海市ITS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002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开展了“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试点示范工程”项目,从系统、技术、管理和运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规划。在工程的实施范围内,交通流数据和视频监视信息的采集达到了高架道路全部覆盖,地面主、次干路基本覆盖;信息诱导发布做到高架道路全部覆盖、地面道路部分覆盖;实现了高架和地面道路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上海市世博交通运输市场以及黄浦江沿岸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两岸总体规划为背景,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黄浦江客运交通组织研究》为依据,以世博交通体系设计为切入点,着眼水上通道的长远发展,阐释了构建可持续的黄浦江客运服务系统的观点,并针对世博会前、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后各阶段,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及具体实施意见,以支持黄浦江水上“客运通道 游憩走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将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其园区将分设在紧临黄浦江的两岸。为了让数量巨大的参观者能顺利地到达园区,规划专家们提出了在上海市区内的黄浦江段上开发“水上巴士(waterbus)”的建议。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适当的建议,必将为世博会和上海市区今后的客运交通,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本文对欧洲一些大城市开发水上巴士的近讯,进行报导,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燊  陈川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14-16
在分析上海市世博交通运输市场以及黄浦江沿岸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两岸总体规划为背景,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黄浦江客运交通组织研究》为依据,以世博交通体系设计为切入点,着眼水上通道的长远发展,阐释了构建可持续的黄浦江客运服务系统的观点,并针对世博会前、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后各阶段,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及具体实施意见,以支持黄浦江水上“客运通道+游憩走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一、广州市目前交通现状近十年来,广州市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建设,但仍然不能实现交通设施供应能力与交通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已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期内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发展需要,造成经济上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广州城市目前以及未来都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将进一步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市区机动车拥有水平将达到100万辆;外围交通不断增长,2010年进出市区的机动车交通比1998年增长1.58倍,其中进出市中心区范围的外围车辆将达21万辆/12小时,比1998年增长1.16倍;交通需求仍然有增无减,2010年市区全日个人出行需求1 207万人次,中心区个人出行量达724万人次,占整个市区的60%;小汽车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其在交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客车增长显著,2010年将达50万辆;中心区内交通产生、  相似文献   

12.
高架道路下匝道地面衔接路段及其衔接交叉口的交通设计是城市快速路交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我国城市高架道路下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交叉口排队和拥堵日益严重的问题,分析了U-turn设计对交叉口车辆延误和饱和度等运行效益指标的影响,以及U-turn在改善交叉口交通安全性方面的作用。以“变交叉为交织或避免交叉和交织”为目标,分析了高架道路下匝道不同接地类型与不同U—turn形式的最佳结合方法;以交叉口延误与左转交通流路段延误加权最小为目标的最佳U-turn选择模型,给出了高架路下匝道交叉口和路段两种U-turn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上海市某高架道路下匝道及其衔接交叉口为例进行算例分析,实施U-turn设计后,可以显著降低交叉口的饱和度,最大降幅达29%:交叉口的车均延误最大降低60%,交叉口服务水平由D级上升到C级。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南北高架路,规划双向6车道规模,实际运行通过划线组织双向6~8车道,南起卢浦大桥,北至S20公路,全长18.1公里,贯穿上海市中心区。南北高架路沿线包括徐家汇路匝道、淮海中路匝道、延安东路立交、南京西路匝道、天目中路立交、中环立交等,是上海市南北向主要快速通道,多处立交可以直接联系中心城内核心区域。由于沿线大多路段无论高峰非高峰时段均处于拥堵或缓行状态,是上海市中心城交通拥堵最严重的道路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对策.缓解南北高架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4.
A3(暂名)公路地处上海市东南区域,途经浦东(原南汇)、奉贤两区。A3公路是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南北放射性高速公路,可经罗山路和A20公路进入浦东新区和市中心区,经两港大道通向临港新城,经A4公路通向浙江省,经A15公路到达浦东机场,  相似文献   

15.
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必定要求上海具备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其中,加强上海综合交通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郊区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市区的轨道交通和快速道路,以及黄浦江的越江设施和长江的隧桥通道,都是枢纽港集散交通所必备的硬件设施。因此,上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中心区支路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是当今全球比较普遍的现象,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无法避免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欧洲、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城市交通混乱等现象,但发达国家的城市一般具有发展完备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灵活性更大,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交通问题日趋突出。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现象成因的分析,在现状调查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求一条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紧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一、背景为了缓解市区交通道路拥挤压力,提倡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特别是轨道交通)进出市区,上海市近几年来推出了"P+R"泊车系统。"P+R"("Parkand Ride"泊车+换乘)是指开自驾车的人士,将车停在城  相似文献   

18.
公交移动电视是一种全新的大众媒体,课题对上海市公交移动电视的信息发布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这次调查研究包括两部分,乘客满意度调查和公交信息需求调查,分别在上海市市区公交线路和市郊公交线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乘客在乘车时愿意收看公交移动电视.目前移动电视最需要改进的环节在节目种类的选择上,而每个节目持续的时间应在20 min之内为宜.乘客在乘车途中对交通出行方面的信息有着特定的需求,应充分发挥移动电视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优势,向乘客发布及时、准确的交通出行信息,如公交车行走路线的道路状况、公交车到站预测时间等.另外,通过对市区和郊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市区乘客和郊区乘客对公交移动电视发布信息的需求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金山区地处杭州湾畔,南连杭州湾大桥,北接沪杭高速,是上海市的西南门户。为连接沪、浙交通之要冲。在这片美丽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热心为民的运管队伍——金山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他们以澎湃的激情,热情的服务,打造着和谐、安宁的平安大交通,奉献青春与智慧;他们继承革命传统,撒下辛勤的汗水,谱写了生命的礼赞,开拓了建设交通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高架道路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形成的我国城市布局不合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机动车辆数量迅猛增加,导致许多大城市的市中心交通压力高度集中,修建高架道路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有经济的办法.同拓宽道路相比,修建高架道路有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