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将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木素纤维混杂掺入 SMA—13沥青混合料中做正交试验,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配比下,混杂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相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纤维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试验全面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发现:纤维和沥青的粘附性很好,掺纤维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但应注意控制混合料的空隙率;纤维使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动稳定度明显提高;建议在车辙试验采用动稳定度为指标时,剔除部分虚假试验结果,正确评价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同时,验证了纤维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疲劳寿命都有提高作用,而且聚合物纤维对混合料各方面性能改善作用都较明显,木质素纤维对混合料水稳性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不同岩性机制砂在沥青路面的应用,选择3种岩性机制砂制备沥青混合料,分析机制砂岩性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并探索抗剥落措施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机制砂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比均略高于辉绿岩机制砂混合料,远高于花岗岩机制砂,冻融劈裂试验也显示出一致的规律;相比花岗岩机制砂,辉绿岩机制砂混合料动稳定度提升52.6%,石灰岩机制砂混合料动稳定度提升45.2%;低温状态下,花岗岩机制砂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最差,石灰岩机制砂和辉绿岩机制砂混合料的低温弯拉应变优良;使用抗剥落措施后,花岗岩机制砂和辉绿岩机制砂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残留稳定度比提升5%以上,残留强度比提升16%以上,动稳定度提升5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丁智勇  彭波  戴经梁  陈忠达 《公路》2007,(7):169-173
从纤维改善沥青温度稳定性入手,分析了纤维改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机理,进而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锥入剪切试验,用纤维沥青"剪切强度-温度敏感性系数"的概念评价纤维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发现纤维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低,温度稳定性好。混合料车辙试验证明纤维明显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发现只采用动稳定度作为指标具有局限性,建议同时采用"车辙变形的时间累积"这个指标综合评价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郑传峰  马新 《公路工程》2009,34(4):73-76
车辙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进行,其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大量实例验证.但是不同类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的评价结果准确性存在差异.针对AC-10、 AC-13、 AC-16、 SMA-13、 SMA-16、 SMA-20等6种沥青混合料,采用不同压实荷载成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检验采用动稳定度DS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判定的准确性、适用范围并提出采用相对变形进行骨架密实类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辅助判定.  相似文献   

6.
任岐岗 《路基工程》2020,(5):65-68,78
分别采用玄武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玄武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分别采用花岗岩细集料及石灰岩细集料和花岗岩粗集料制备两种不同的AC-25C普通沥青混合料,对两组不同岩性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两种不同岩性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粗集料为玄武岩时,用石灰岩细集料代替玄武岩细集料,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粗集料为花岗岩时,用石灰岩细集料代替花岗岩细集料不利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动稳定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通过标准车辙试验,找出动稳定度用于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不足之处;为了合理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非标准车辙试验,改变试验温度与碾压时间,对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动稳定度中t1、t2的取值是不同的;通过对不同高温与时间条件下车辙曲线的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得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不同温度下t1、t2的取值;位移-时间曲线中压密稳定阶段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后移,且压密阶段时间越长,压密稳定阶段越靠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弱。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详细分析了粗型AC-16沥青混合料高温及水稳定性指标车辙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与沥青混合料级配各筛孔通过百分率、油石比之间的影响关系。分析表明,对车辙动稳定度指标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油石比;对冻融劈裂强度比指标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4.75 mm筛孔通过百分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常规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与混合料抗剪强度的相关性,引入骨架接触度SSC和骨架稳定度S指标来表征矿料级配的骨架结构特征,对3种不同矿料级配的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60℃条件下的车辙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及单轴贯入试验,分别采用动稳定度、永久变形量及抗剪强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强度性能,并对矿料骨架结构特征、动稳定度、永久变形与抗剪强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骨架接触度SSC和骨架稳定度S与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正相关,可用来进行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初期设计,提高混合料高温性能设计的可靠度;②动稳定度与抗剪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较好地反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离散性较大,当两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相差不大时,采用动稳定度指标来评价高温稳定性时敏感性和区分度均较低,可靠性不高,此情形下建议增加抗剪强度指标进行高温性能评价;③车辙试验的永久变形与混合料抗剪强度相关性较差,不适合用来直接评价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由于能解决传统半刚性基层容易形成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等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利用武钢转炉钢渣制备出沥青稳定钢渣混合料,并分别采用动稳定度、马歇尔稳定度、劈裂试验对其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沥青稳定钢渣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水损害性能,可以作为柔性路基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1.
水泥作为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的逸仙大道改造工程,针对一些已建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的水损害现象,具体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析漏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空隙率试验、浸水车辙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等室内试验的研究分析,对水泥、消石友代替矿粉的技术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分析比较在相同级配时,不同水泥剂量对混合料水稳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从相对变形指标来评价这几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实践证明,掺加水泥可以增加混合料中对沥青的吸附能力、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总结了几种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试验方法,并比较其特点,推荐车辙试验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结合南方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形式,对AC-13、AC-20和AC-25三种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并分析了不同厚度与动稳定度及永久变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研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是以动稳定度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标仅考虑了压实沥青混合料后15 min的永久变形率,缺乏对全过程的最大永久变形量的考虑.提出以动稳定指数(DSI)作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了行车速率、车轮荷载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使这一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与工程实际中车辙形成规律相一致.结果表明:动稳定指数(DSI)指标的提出,有效避免了高温性能差别明显而动稳定度基本一致的不合理情况,使之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具有更好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14.
用粘弹性理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同济大学提出的四单元五参数模型,采用沥青混合料变形的粘性部分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认为四单元五参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根据动蠕变实验推出模型中的粘弹性参数,导出了模型中五参数与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SBS和SMC制备复合改性常温温拌沥青,并将其应用于AC-13沥青混合料,通过室内试验评价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就SBS改性沥青而言,随之SMC掺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和弹性恢复等常规指标都随之增加,SMC的最佳掺量范围10%左右;SBS-SMC复合改性AC-13混合料养生6d后,单层动稳定度增大52%,双层动稳定度增大36%;其水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并且明显优于SBS改性沥青AC-13混合料,其低温平均弯曲应变达到5500微应变,达到SBS改性沥青AC-13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秦阳  严红 《路基工程》2022,(4):114-118
采用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法对SMA10、SMA13、SMA16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并系统研究不同类型SMA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低温性能和疲劳耐久性。结果表明:高温浸水加速了SMA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劣化,其中SMA16的劣化程度最为明显;SMA13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动稳定度与SMA16的相接近,是SMA10的1.3倍,而低温条件下SMA10的破坏应变是SMA13和SMA16的1.2倍,SMA13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在低应变条件下,SMA13和SMA16的抗疲劳性能基本相当,而同一应变水平下,SMA10抗疲劳性能要优于SMA13和SMA16,特别是在600με的高应变下,疲劳寿命相比SMA16混合料提升了约30.2%。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高温(60℃、70℃)+重载(0.7MPa、0.9MPa)车辙试验、单轴贯入剪切试验等方法,采用马歇尔模数、动稳定度、变形深度、单轴贯入强度等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AC、SMA、FDAC三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表明,FDAC强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能够满足湿热山区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硅藻精土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改性效果,分别利用车辙动稳定度试验及三轴动态蠕变试验对硅藻精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进行评价。通过车辙试验表明:硅藻精土能够将AC-20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提升约50%;能够在SBS改性的基础上,将AC-13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进一步提升30%以上。通过三轴动态蠕变试验表明:掺加硅藻精土延迟了沥青混合料失稳状态的出现,同时具备更强的抵御累积变形的能力。因此,掺加硅藻精土能够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能够适用于以车辙为主要病害类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以AC-16沥青混合料为试验对象,采用改进型硅藻土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通过路用性能试验,验证不同改进型硅藻土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型硅藻土可提高AC-16沥青混合料的标准马歇尔稳定度、浸水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掺入硅藻土后的冻融劈裂强度有所降低,且随着掺量增加降低越来越明显;改进型硅藻土能显著提高AC-16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当掺量为13%(占沥青质量)时其动稳定度提高近8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设计由不同岩性、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集料组成的AC-13和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压实法(SGC)制作试件进行体积指标、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C-13沥青混合料矿料中3∶1型针片状颗粒含量≤30%、SMA-13沥青混合料矿料中3∶1型针片状颗粒含量≤20%时,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对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提出AC类混合料≤30%、SMA类混合料≤20%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