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海莲 《世界海运》1997,20(2):16-17
介绍如何利用平均吃水求得航船实际排水量的比较精确的方法,比较精确地获得取航船实际排水量,为船舶航行中各种性的计算提供了重要数据,使航船更安全,更有效地航行。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船舶轮机舱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机舱概念设计是船舶设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概念设计又是产品设计中首要步骤,也是最富有创意的步骤。计算机辅助船舶轮机舱概念设计能规范轮机舱概念设计过程,并在各种约束条件下优化概念设计方案。本文详细叙述了轮机舱概念设计信息建模,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步骤以及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3.
李清林 《世界海运》2007,30(3):41-42
在实际水尺检量工作中,对船舶排水量计算的排水量纵倾修正公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尺检量员存在不同的认识。该文就存在的几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指出水尺检量计算中船舶吃水差和船舶长度的使用要相互对应,并给出两例实船验证。  相似文献   

4.
船舶吃水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参数,对于防止超吃水,保证船舶正常行驶和船舶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有很多弊端,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自动检测方法得到应用。本文分析4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船舶吃水深度检测方法,重点对多点激光测量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采用DSP数字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结合多点测量技术和斜射测量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测量效果。船舶可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吃水深度,保证船舶在正确的状态下航行,减少航行阻力,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船舶线型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船舶线型的设计与研究,进一步探明了船型与船形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船舶线型的优劣对航速或所需主机功率,即对能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研究表明,同样主尺度要素下采用不同的船形,收到功率的比差可达20%,这种仅靠船舶线型本身改善而取得的节能效果相当可观。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艉部船形对伴流场及艉部激振的影响,提供了球艏及艉部线型某些参数的选择范围,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轮机舱概念设计是船舶设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概念设计又是产品设计中首要步骤,也是最富有创意的步骤.计算机辅助船舶轮机舱概念设计能规范轮机舱概念设计过程,并在各种约束条件下优化概念设计方案.本文详细叙述了轮机舱概念设计信息建模,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步骤以及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7.
船舶概念设计阶段多学科和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茂  解德  马士虎 《船舶力学》2010,14(8):879-886
船型设计之初,设计者往往会通过船舶多个学科的分析,并从很多船型方案中进行选择比较.该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的框架,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和决策技术的运用,讨论了船舶概念设计阶段的综合性能优化问题.将船舶总体概念设计按MDO的要求分解为系统控制层和5个子系统,考虑了排水量、综合效率、相对回转直径和造价等多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非支配解排序的多目标进化优化算法(NSGA Ⅱ)和多学科可行解方法(MDF)求出Pareto最优解.然后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对这些Pareto解进行选优.应用文中的方法,对35 000吨载重量的油船进行了概念设计分析.数值算例表明,综合多学科设计和多目标优化以及决策,能够有效、客观选择合理的船型和主尺度参数.  相似文献   

8.
陈伟衡  陈奇 《船舶》1997,(3):6-8
本文重点论述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共总体性能的好坏,质量的优劣,设计是关键。本文针对船舶建造、使用中船舶航速和排水量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传统船舶排水量估算过程应用阿基米德试验得到结果,但是由于水域密度系数不同,导致最终估算精确度较低,为此提出蚁群优化神经网络的船舶排水量估计方法。利用蚁群算法规则优化神经网络计算流程,得到分类估算的神经网络计算体系,通过网络连接将定点水域密度系数导入估算模型,实现神经网络估算模型的构建;确认船舶估算参数的相关性,通过神经网络估算模型估算出船舶排水量。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估算船舶排水量过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设计者在深入了解船东要求的基础上,收集了近代一些在用途、吨位、航速、主要设备等相近的型船等方面的资料,对船舶的立方数LBH、型宽与宽度、吃水比、型深H等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并对立方数、排水量计算、航速、货舱舱容和稳性等主要要素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11.
船舶六面吃水数据和稳定参数自动检测对船舶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船舶六面吃水数据仍是在船停泊时靠人工直接观察船舷边的水尺廖度来得到的。介绍一种船舶吃水数据自动检测法,可方便地自动检测船舶六面水数据,再辅以某些船舶资料和信息,系统可由计算机迅速求得船舶的稳定高度,以及船舶摇摆周期,前后左右吃水差,横倾和纵倾角,中拱度和中垂度等十分有用的重要数据,而这些数据与船舶 黑盒子相接并被记录,将对分析灾难性海事事故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湖型"散货船船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行于北美洲五大湖区及圣劳伦斯运河的散货船,因航区条件限制(船闸),船舶主尺度、船型参数较特殊。35000 DWT“大湖型”散货船,长宽比L/B=8.1,宽度吃水比B/T=2.215,方形系数Cb=0.888,为高长宽比,特大方形系数船舶。“大湖型”船在快速性、适航性、操纵性等方面与常规船有较大差异,船型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介绍35000 DWT“大湖型”散货船线型优化、船舶节能、船舶操纵性试验研究以及实船试航结果,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船舶由海水进入淡水港或航道时吃水增加问题,指出随船型、尺度、排水量越来越大等因素影响导致船舶纵倾变化已不可忽视,并提出了预防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一些超大型船舶的吃水可达14m.而多数港口航道的水深却在-12m以下。那些水深不足的港口.面临着整治航道与建设深水泊位的艰巨任务。因而,它们必然要关心各种水深相对应的船舶吃水及其到达本港的机率,以便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安排施工的目标与进度。这就需要对集装箱船的舱位利用率作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散货船水尺估算主要还是延用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费时费力.针对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更加关注智能水尺的研究,通过应用一些先进的测量方法,综合船舶的六面水尺数据,得到更加精确的船舶吃水检测数据,进而计算出船舶的排水量和装卸货物的数量.文章分析了现在已经相对成熟的各种智能检测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分析了基于多学科的大型船舶概念设计平台的四层体系构架,然后对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平台的构建,实现设计流程化和自动化,对于分析船舶概念设计中复杂的耦合关系、优化制约总体方案的强影响参数、对比概念设计多方案、最终确定整体较优的方案、减少返工,以及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庆华 《船舶》1994,(6):52-57
本文对日本船舶质量标准(JSQS)作了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的同类标准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作了对比。全文共分材料、划线、气割、加工、分段装配、船形精度、焊接、修正和完工以及变形和杂项等9个部分。由于篇幅较大,本刊拟分3次刊登,上次刊登材料、划线、气割、加工等;本次刊登分段装配、船形精度、焊接等;第3次刊登修正和完工、变形和杂项等。  相似文献   

18.
杨松林  杨昭龙  张火明 《船舶》2008,19(2):31-34
船舶航行性能综合优化设计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基于分层思想、并行算法和混沌算法,建立了吃水受限内河船舶性能综合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求解此类问题的基于敏感变量分段的分层并行混沌复合算法。编制了界面友好的VC++软件。对于吃水受限内河船舶快速性和操纵性综合优化问题,进行了遗传算法、混沌算法、并行混沌算法和分层并行混沌算法的大量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算法计算可靠、效率高;为吃水受限内河大型船舶综合优良船型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7):I0006-I0006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DNV以及瓦锡兰联手开发的灵便型散货船“绿色海豚”在波塞冬展会“亮相”。船舶载重吨为388万吨,总长180米,型宽32米.设计吃水9.5米。新设计推崇燃油效率和操作灵活性同时满足未来环保规范要求。SDARI总裁胡劲涛称,“该设计是船东的更优选择,通过排放处理系统允许使用重油.或转换使用低硫燃油或者液化天然气”。“绿色海豚”概念设计是CSR双壳散货船,拥有5个货舱,满足目前和未来的大气和压载水排放规范。  相似文献   

20.
张义军 《水运管理》2014,(2):22-24,38
针对三峡船闸过闸需求增加和船舶大型化发展对允许过闸船舶的最大吃水需求的问题,在相关管理规范基础上结合模型研究,分析三峡船闸门槛水深、船舶航行下沉量及安全富余水深要求,以三峡船闸门槛水深5.125 m、5.5 m和6 m为参考,分别确定该水深期间允许过闸船舶的最大吃水,为对外发布吃水控制标准提供依据,对过闸船舶配载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