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路网规划的道路立体交叉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立体交叉远景交通量预测是道路立交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和规划路网的路段交通量, 构造了立体交叉远景交通量预测模型。此模型通过迭代计算预测立体交叉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转向交通量, 同时对模型中参数的计算进行了讨论。通过某一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铁莉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必然要修建大量互通式立体交叉,以实现道路之间空间交叉和行车方向的转换。纵观互通式立交的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建设中,道路材料的选择除了要关注其路用性能、经济因素外,还应考虑其环境友好性。应用生命周期矩阵可以对多种路用材料进行环境影响比较,为道路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路堤和土壤路堤为例,应用生命周期矩阵对两者进行环境友好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交通仿真技术已经渗透到交通工程领域的方方面面.鉴于此,根据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选用等效最小安全距离和速度标准差的变化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仿真的道路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互通式立交设计过程中匝道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可靠度理论和车辆发生事故类型分别建立车辆侧滑与侧翻2种综合行车失效模型,分别研究小轿车与大货车行驶于冰雪路面状态下的行车安全性,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综合失效概率,以确定设计参数取值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驾驶条件下,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大,小轿车比大客车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交通量与道路面积之间的矛盾,而如何从微观角度定量测度不同交通方式的道路利用效率,尚没有成熟、公认的方法。围绕不同道路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与运输过程占用的道路面积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定量分析不同交通方式道路利用效率的测度方法。该方法反映了不同交通方式的载客量、运输距离、运输速度、运输过程的占路面积和占路时间等要素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基于天津市区GPS车辆行驶数据,以小汽车、"步行+公交"出行方式为例,具体阐述该测度方法的应用。结果显示,完成同样运输量,小汽车道路占用面积是公共汽车的7倍。 相似文献
7.
9.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出口匝道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运行速度的设计方法,对出口匝道的设计流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今后的互通立交出口匝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物元分析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交方案的综合评价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物元分析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占地面积、通行能力、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程度等4大类13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将方案分为优、良、中、一般4个等级,通过确定待评物元、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因子权重和综合关联隶属度,得到不同方案及各评价因子对4个级别的隶属程度,通过比较选出了整体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将物元分析理论用于立交方案的比选是可行的,不但能够比选出整体最优方案,而且能够分析出各评价因子之间的细微差别,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道路交通安全常用的五个评价因素即发生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和日均死亡人数,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中国2000~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基尼系数的交通公平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交通公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评价方式,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人均道路面积,并对小汽车和摩托车相对于公交车、自行车和步行的人均占有道路交通面积的交通公平性问题应用基尼系数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再对单纯人均角度的交通公平性应用洛伦兹曲线评价方法进行直观展示,并以淄博市为例进行具体验证。 相似文献
17.
二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现场观测结果,以二级公路交通流特性为基础,比较传统安全评价方法,采取基于第85位运行速度差的方法评价二级公路的安全性。考虑二级公路交通组成复杂的特点,运用交通仿真技术建立路网对象,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完成参数标定,模拟实际交通流运行状况,输出评价指标数据,提出了区别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所述获取运行速度差的方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易用、精度较高,且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评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交通仿真方法针对城市道路不同养护工程实施方案产生的交通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运行车辆的速度-油耗模型,对不同养护实施方案导致的车辆燃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施工时,选取不同施工时段、不同施工方式、不同作业区长度等养护实施方案对道路交通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由于不同实施方案产生的交通影响不同,也会导致车辆燃油消耗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可见,对城市道路养护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优化,既可以减小养护工程施工造成的交通影响,又可以减少运行车辆的燃油消耗.最后给出了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评价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公路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无法评价而导致安全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或因评价指标权重很难确定的缺点,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建立了公路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确定方法,提出事故树的修正结构重要度的概念,并以其为基础建立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以平曲线路段为例对其进行了说明,最后选取实际公路路段数据对所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法不仅可以评价出路段的整体安全程度,而且能够确定出导致路段安全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