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用汽车》2010,(10):29-29
1.6L VIOS威驰采用全新开发的双VVT-i技术,使得澎湃的动力与低油耗得以并存的同时,兼具了较高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体验”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是一个喜欢高性能小车的人,比如BMW 135i、奥迪S3、大众GTI等,这些车虽然性能出众,但价格也不便宜,于是我很好奇,高配车型也不足五万元的新乐驰究竟是如何的高性能?新乐驰搭载了来自通用汽车全球发动机平台专为小排量车研发的P-TEC发动机,动力强劲、油耗低.最大扭矩为108Nm/4000rpm,升功率达到52.2kW/L。  相似文献   

3.
杨建军 《家用汽车》2013,(11):52-59
如果你不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新威驰绝对能够让你对它的4AT变速器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4.
正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一汽丰田携威驰FS、全新卡罗拉、RAV4荣放、全新VIOS威驰等车型齐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作为一汽丰田年轻化战略与小型车战略下的第一款两厢车,威驰FS在外观、燃油经济性、安全配置、行驶性能、舒适空间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在外观上,新车继承了全新威驰的设计风格,并延续丰田Keen Look家族式前脸,网状进  相似文献   

5.
为了消除跟驰模型用于交通排放测算产生的系统误差,提高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与交通排放模型融合应用于交通排放测算的准确性,引入衡量加速度变化率的参数急动度(jerk),提出一种考虑jerk分布特征的Wiedemann跟驰模型优化方法。通过对实际轨迹数据与车辆跟驰数据的拟合分析,建立各加速度区间下的jerk分布,并增设jerk约束对交通仿真模型生成轨迹进行优化。以北京市出租车轨迹数据和跟驰数据为例,测算结果表明:Wiedemann模型优化后,不同速度区间的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分布误差平均降低1.2%,CO2,CO,THC,NOX等4种排放物的排放因子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16.9%,118.3%,27.0%,20.5%,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原模型中不真实的加速度,降低排放测算误差。  相似文献   

6.
交通排放精确测算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将微观仿真模型与排放测算模型有效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仿真所得污染物排放量更加准确,研究VISSIM内置的Wiedemann99跟驰模型的优化问题.首先,选择NGSIM数据集中的US-101公路数据,进行跟驰数据的提取以及跟驰模型的仿真;其次,以VSP均方误差最小为目...  相似文献   

7.
全新登场     
《家用汽车》2009,(3):136-136,138,140
备受期待的Mazda3MPS车型(就是马自达speed3美国化的叫法)将出现在我们眼前,同时还有名为的Mazda3i—stop的stop/start系统。这个i—stop系统结合马自达的2CLDISI四缸发动机能够让燃油经济性提升12%,并且能够减少尾气排放.顺应即将到来的欧V排放法规。Mazda3MPS采用运动化的掀背造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环形交叉口入口道车辆跟驰行为,依据实地交通调查的数据,利用线性跟驰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环形交叉口入口道跟驰车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环形交叉口入口道的车辆跟驰行为是符合线性跟驰模型的,但是有别于普通道路上的车辆跟驰行为,其反应强度系数A的值在0.2—1.0之间,A值为0.38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占40%,进行稳定性分析可知车间距的摆动处于基本稳定和衰减摆动两种状态,是符合局部稳定性的.  相似文献   

9.
建立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跟驰模型,并分析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尾部碰撞安全及交通排放.考虑车辆期望车头间距随速度动态变化的交通流特性,建立基于非线性动态车头间距策略的CACC跟驰模型,推导不同CACC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析CACC提高通行能力的交通流运行机理.设计高速公路上匝道瓶颈数值仿真实验,评估不同CACC比例下的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隐患,以及油耗、CO、HC、NOx的排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CACC模型能够在交通流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以较高的交通流密度显著提升通行能力,同时有利于车辆尾部碰撞安全风险及交通排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车辆跟驰中车头间距与速度的关系函数,采用高精度车载GPS设备获取了大量基于时间序列的车辆跟驰数据,根据实测车头间距—平均速度关系构建了改进的优化速度函数.对原优化速度函数和改进的优化速度函数进行了参数标定,并对两个函数进行了微观向宏观交通参数的推导,结果表明,改进的优化速度函数能更好地描述车辆跟驰中微观和宏观交通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基于两种函数的全速度差跟驰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优化速度函数的跟驰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梳理了近70年关于跟驰模型的研究, 根据建模方法将其分为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2类模型, 并归纳了跟驰模型的研究热点; 从人类因素、基础设施、交通信息、异质交通流、新建模型理论5个方面对理论驱动类跟驰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根据所用机器学习算法的不同, 从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实例学习、支持向量回归、深度学习5个方面对数据驱动类跟驰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表明: 理论驱动类跟驰模型以理论推演交通现象, 对影响因素的考量难以全面, 部分人类因素难以量化, 驾驶人决策制定过程的解释不够准确, 异质交通流的跟驰模型缺乏一般交通条件下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和形式化证明; 数据驱动类跟驰模型以交通现象归纳交通规律, 由于数据的来源、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不同, 导致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得到的模型无法系统比较; 数据驱动类模型侧重于从微观角度研究驾驶行为特性, 对复杂交通现象(如交通震荡、迟滞等)的解释性不强; 跟驰模型的研究应创新数据采集方法, 捕捉驾驶人的心理倾向、感知特性和认知能力, 并量化人类因素的影响和充分利用大数据; 数据驱动类跟驰模型应为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自动驾驶完全普及之前, 人工驾驶与自动驾驶混合场景下的驾驶人跟驰行为特性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出租车在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居民生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以出租车在城市道路上的跟驰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行为特点及安全性.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在相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出租车跟驰间距普遍小于其他车辆.选取速度、距离为主要变量,建立跟驰安全约束条件.结合实例,分析出租车小间距跟驰行为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出租车小间距跟驰明显降低其行驶安全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13.
跟驰过程中跟驰车速、跟车间距的波动性表征了驾驶员跟驰行为平稳性.利用8自由度高逼真驾驶模拟器,通过开启关闭运动系统构建动静态模拟器,分析运动系统对不同跟驰状态下驾驶员跟驰行为平稳性的影响.动态模拟器相对于静态模拟器对比结果表明:加速跟驰状态下,跟驰车速、跟车间距平稳性分别提高了12.5%和27.4%;减速跟驰状态下,跟驰车速、跟车间距平稳性分别提高了27.4%和22.9%;稳定跟驰状态下,在跟驰车速为10 km/h、40 km/h和80 km/h时,跟驰车速平稳性分别提高了30.7%、22.2%和17.6%,跟车间距平稳性分别提高了23.6%、37.9%和17.0%.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跟驰车速为40 km/h的稳定跟驰状态下,跟驰车速和跟车间距在动静态模拟下的平稳性存在显著差异;加速跟驰状态下,动静态模拟器下驾驶员跟车间距平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减速跟驰状态下,动静态模拟器下驾驶员跟驰车速平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成果为开展驾驶模拟实验的动静态模拟器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车辆跟驰模型是被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领域广泛认可的微观交通流模型,是交通流理论 的基础。近年来,信息感知与获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 的快速发展。数据驱动跟驰模型,是以真实的车辆行驶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等 理论和方法,通过样本数据的训练、学习、迭代、进化,挖掘车辆跟驰行为的内在规律。本文系统 回顾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由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带动的两次研究 热潮,归纳了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理论的跟驰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跟驰模型、模型与数据混合驱 动的跟驰模型3类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分析数据源发现,尽管各 种高精度轨迹数据不断涌现,目前研究仍多使用美国于2006年发布的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 (NGSIM)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模型的可移植性和泛化能力值得思考与研究。提出关于模型输 入、输出的3个问题:如何考虑更多驾驶行为变量,是否有必要考虑更多行为变量,现有输入、输出 是否可替换。在模型测试与验证方面,发现并讨论了目前测试不充分、对比不完整、缺少统一测 试集与测试标准等问题。最后,探讨了数据驱动跟驰模型原创性与成功的关键因素等问题。期 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数据驱动跟驰模型的过去与现状,促进相关研究的快 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GM模型发展过程的分析与阐述,引入Hoefs标定的GM跟驰模型的参数组合,应用Madab构建仿真环境,以车头间距为研究对象,拟定试验情景,分别对Hoefs标定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参数组合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组合下跟驰队列车头间距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加速跟驰、无刹车减速跟驰和刹车减速跟驰状态下,跟驰队列的波动均呈现一定程度的衰减,但波动幅值和频率的衰减依次增大,且跟驰队列车头间距波动幅值的衰减程度随着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在加速跟驰状态下,跟驰车辆的三维相图呈螺旋轨迹,其余状态下呈无规则波动.  相似文献   

16.
车辆跟驰作为交通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研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跟驰特性,首先,依据车辆跟驰原理,在原有微观车辆跟驰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切近实际.然后,以VC6.0为平台,对纯微观车辆跟驰运行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直观地表现车辆在跟驰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反映出车辆的跟驰特性,以期对相关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悬索桥主缆架设过程驰振性能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悬索桥主缆在架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驰振失稳,导出了直接基于体轴系的驰振气动力表达式,避免了现有驰振分析方法采用风轴系下的气动系数需要进行的坐标转换,得到了更为简洁的驰振判据表达式.建立了悬索桥主缆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动力特性;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施工过程中不同断面形状主缆的气动力系数曲线.最后,分别基于单自由度驰振模型和实桥三维驰振模型,采用时域法模拟了主缆的风致驰振现象.研究表明,单自由度驰振模型分析的驰振发振风速与理论结果较吻合,三维驰振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主缆的驰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璞 《家用汽车》2006,(3):112-114
消费主义月度最佳车型一汽车丰田威驰 威驰——威风凛凛地驰骋。活力清爽的车身、精良考究的内饰博得了挑剔的消费主义者欢心,除了时尚活力的外观,卓越的油耗和养车成本更是让消费主义者们对威驰  相似文献   

19.
基于Multi-Agent System的跟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gent相关理论,基于多个相互协作的Agent,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 System的跟驰模型,具体给出了各Agent的结构和元组构成,以使车辆在跟驰环境下能自适应、主动地对环境进行响应并做出决策.此外,基于构建的跟驰模型给出了数值仿真实例,并得到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交通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方案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再现性。在以模拟机动车为主的仿真软件不能较好满足国内混合交通的背景下,非机动车跟驰模型的研究尤为重要。论文首先参照机动车定义了非机动车的虚拟行车道,提出了跟驰状态的判断条件,以此作为非机动车跟驰行为的研究基础。其次,以车辆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车头间距为思路,充分考虑非机动车中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之间的差异,构建了非机动车的跟驰模型。最后,将模型所涉及的参数与宏观的交通流参数联系起来,通过流量、速度和密度关系,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对于完善现有的交通仿真软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