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3年5月在河北沧州附近原有炉灰垫层的一段公路上铺筑了两公里的8及12厘米厚石灰碎砖土路面,并加铺1.5厘米厚的沥青表面处治;1964年5~7月又在同一公路上水毁路段铺筑了三处共长2.1公里的14厘米厚石灰碎砖土,并加铺1.5厘米厚的道路渣油表面处治。该公路经常有200~300辆/昼夜的汽车和400~600辆/昼夜的马车行驶,始终未发现一条裂缝,迄今保持坚实平整,结合牢固。现将施工过程介绍如下: 一、材料选择及配合 1963年施工路段系采用松方体积比:石灰:碎砖:土=1:3:3。由试验得出: 土——通过2厘米筛孔,塑性指数为12~15,松  相似文献   

2.
《公路》1964,(8)
铜(铜川)柳(柳林沟)公路因为交通密度大,1963年决定加铺沥青双层表面处治,厚度为2.5厘米。结合料用太原钢厂副产品,软煤沥青和煤焦油。自7月中旬开始铺筑,至10月中旬停铺,共完成双层沥青表面处治9公里,质量良好。兹将施工方法及体会简述如下:一、加强旧路面整体强度与平整度的几种作法甲,原路面情况。去年施工的路段,除2公里系正式铺筑拳石路面外,其他均未铺筑正式路面,所有的路面系逐年养护加铺砂砾磨耗层形成的,路面宽约4.0~5.0米,平均厚度约9厘米,路拱横坡约4%~6%,表面坑槽甚多,土基强度据测定资料是旧路面下 E 0.015=260~800 0.020=230~660 公斤/平方厘米,原路肩(拟加宽路面部份)E0.015=140~800 0.020=130~680 公斤/平方厘米。从上述情况看,旧路面厚度不均,宽度不一,路拱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衡水地区于1964年修筑了约60公里的渣油表面处治,底层都是新作的石灰土。通过一年的施工实践,初步掌握了石灰土和渣油表面处治的一些特性,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接受了许多教训。现在把我们的一点体会概述如下: (一)石灰土底层所用土的塑性指数,按规定不小于8,但衡水地区粘土不是到处都有,不一定都能达到8,有一段粉土塑指只6.1。怎么办?有两种办法,一是远运粘土,使塑性指数达到8;一是就地取土,严格操作管理,设法保住工程质量。我们采用了后一种办法。但由于缺乏经验,一段石灰土断续发现松散破坏。我们认真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灰土松散主要是碾压时含水量不足所致。如有的段碾压时含水量  相似文献   

4.
河北沧州专区于1962年9月份在保歧公路沧县—河间段(K4+700~K5+600)修筑了0.9公里1.5厘米厚的沥青表面处治试验路,1963年4月底至6月底又在该线上铺筑了9.5公里相同结构的沥青表面处治。原有路面结构是:K2—K4为新修石灰碎砖土,其余为1957年修建的级配砾石。表面处治修成后不到三个月就遭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漫淹,根据被淹后的情况,对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体会:一、旧路面的平整方法。在表面处治施工过程中,旧路面的平整是比较困难的一个工序,而又是关系处治层质量好坏的关键。故我们曾採用多种方法,试图取得满意的结果。(1)普遍翻修。即将旧路面普遍刨忪3~4厘米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大片地区缺乏砂石材料,因此利用石灰土作为路面承重层,用渣油表面处治,经二年来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已在生产中推广。现将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一、在石灰土路面上进行渣油表面处治,必须保证石灰土拌和均匀;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密实度;石灰要求完全消解,若有小灰块则在路面铺筑后会产生小块鼓包,影响路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6.
《公路》1966,(2)
1965年我省为了改善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和降低公路养护成本,遵照交通部关于推广渣油路面的指示,抽集部分养路经费,铺筑了渣油表面处治238公里,沥青表面处治50公里,沥青一渣油砾石混合料36公里,计324公里。行车密度每昼夜一般在300~500车次,运输繁忙季节最大的达800车次。各路段的黑色路面修成以后,目前使用状况良好,运输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渣油路面的修建,一致认为是成功的。现将施工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公路》1965,(8)
从1962年开始,我们在北京市郊区公路上学习使用道路渣油做了一些表面处治(以下简称渣油表面处治)工程。这些渣油表面处治下的路面是结合原路面情况和养护大中修的需要来决定做法的,有在原路面上直接泼油的;有在原路面上做碎石整平层或加料辗压保养整平的;有用机械豁松原路面加骨料或石灰调整水稳定性和平整度;有结合处治翻浆加铺石灰土路面和为了补足强度而加铺石灰土、碎石路面等。渣油表面处治所用的材料也是比较复杂的,渣油稠度相差很悬殊,标准稠度从5~160秒。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我们所用的矿料有软硬不同,级配长短不同的砾石和碎石。采用的施工方法,绝大部分是先泼油,后撒料两次喷油的单层处治。现在看来,我们所做的渣油表面  相似文献   

8.
石灰土基层施工,一般凭经验选用土壤及其不同的土壤塑性指数而采用不同的含灰剂量,在冲积平原地带,粉性土壤和低塑指土占绝大多数,过去由于对土的指数要求较高,找寻土场困难,甚至造成远距离运土情况,1975年我们在沙(市)洪(湖)线9~17公里石灰土基层试验路段中,对于不同塑性指数的粉性土壤及其几种不同的含灰量,在工地作了抗压试验,在自制的工地轻便压力机试压近20个试件中,风干试件抗压一般在10公斤/厘米~2以上,最高达到24公斤/  相似文献   

9.
1964年我们在无沙石平原地区的津保线,曾用4~10厘米厚的石灰土来作坎坷不平的旧泥结碎石路面上的平整层和补强层,再进行渣油表面处治的试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施工方法:先清扫路面浮土,使砾石外露,洒水润湿,按剂量就地先铺一层土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自1963年以来,运用国产道路渣油(以下简称渣油)在低级和中级路面上铺筑一部分碎砾石渣油表面处治,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但由于碎石或砾石在无沙石地区须外运,是不经济的。因此使用当地土壤铺筑渣油土路面是不产砂石地区的途径。笔者仅就1963、1964两年参加渣油土的施工和试验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渣油土的技术性质渣油土是渣油与就地土壤拌和后所得到的修筑路面材料的一种;具有隔水、灭尘等优点。由于施工气温、施工方法和所采用渣油的粘度不同,制备渣油土也应分为热拌和冷拌两个类型。渣油土的剂量选择、物理力学试验项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原有道路上,要铺瀝青或渣油表面处治层,必需先做路基路面的综合技术调查。综合技术调查是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使设计出来的表面处治层不会因为某种情况而变形损坏,在北方地区这方面最要注意的是翻浆问题,不但要注意到这段路以前曾否翻浆,还需要考虑到原来稳定的路段,由于铺筑黑色表面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在无砂石地区修筑路面,广泛的采用着石灰加固土底层,因为它具有经济、坚固、水稳性强的特点。为了克服灰土层具有不耐磨耗的缺点,我省已在灰土层上直接加铺双层沥青表面处治,实际使用效果是良好的。在灰土上直接铺筑多蜡重油表面处治,一开始我们尚无经验,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处治层与灰土层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多蜡重油能不能透入灰土,处治层对灰土层有那些技术要求,对结合料和矿料应有那些技术要求,用油量多少适当,以及初期养护应注意那些问题等等。通过今年施工实践有以下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在石灰炉灰三合土底层上进行表面处治天津市是不产沙石地区,沙石材料须从200公里以外运来,每方价格高达25元,几午来,采用石灰土加固基层,以减薄石料面层的厚度,对降低工程造价取得显著效果。亦曾试用石灰土作承重层,上面即加铺沥青表面处治,但往往出现过多的龟裂与横向裂缝。1956年在尖山住宅区泰山路修筑试验路段,在石灰土中掺加炉灰骨料以改善其收缩性质,并在三合土上加铺单层表面处治,根据1962年调查,裂缝间距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各地的公路,多数还没有铺面层。不铺面层的问题在于多数地区,缺乏路面材料。如何解决缺乏砂石地区修筑路面的问题,现在正在研究和采用的办法,主要有:1.沥青砖路面,2.水泥稳定土壤路面,3.石灰稳定土壤路面,4.人造石(陶粒)路面,5。碎砖和砖块路面,6.矽酸盐制品(灰砌砖)路面,7.炉渣路面,8.贝壳路面等。但是这些办法,仍有缺乏材料的问题存在,如沥青究竟生产少,修高级路面还买不到,用以大量铺筑一般晴雨通车路面,自然不能办到;洋水泥供应紧张,修桥尚有困难,用以大修路面,供应必成问  相似文献   

15.
徐启友 《公路》1989,(5):3-8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大发展,许多省、市都在铺筑,并制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有了规范可循,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一、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情况我省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公路的沿溪淹水路段、过水路面两头及穿越城镇路段,铺筑少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早期铺筑的水泥路面,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标号200号,路面平  相似文献   

16.
1963、1964连续两年,我们在公路改建工程上,共铺筑了38.2公里沥青路面的石灰土垫层,其剂量为6~8%,厚度8~20厘米,在施工中摸索了一些经验,现简介如下:一、新的施工方法——先混后筛法施工时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最初采用了一般常用的“在路上层铺,人工拌和”或“在路上层铺,耕犂拌和”法,由于受雨水及行车影响大,且对牲畜有害而舍弃,后来改用“在路下拌和,人工铺筑法”,质量易保证,进度较快。但由于筛分石灰时灰粉飞扬,不但直接影响筛灰工人健康,妨碍附近其他人员作业以及危害庄稼,而且增大石灰损耗,有风天气更  相似文献   

17.
在东北地区,入冬后路面冰冻,驾驶人员往往以铁链缠绕轮胎以防车行滑溜出事故,但这样对路面损坏严重,根据我们几年米在抚顺市部分主要干线进行观察,黑色表面处治和洒油养护的贯入式路面,产生较严重的磨损和部分剥落(一般磨损1厘米左右,严重的达1.5~2.0厘米)。因此1962年新处治的路面,1963年又须重新处治,1963年处治的路面,1964年仍须部分重新处治和养护。特别在曲线半径较小和纵坡较大的路段更严重。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道路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以沥青或道路渣油铺设的黑色表面处治作为现有砂石路面的一种养护技术措施,已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北方缺乏砂石材料地区推广,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旧有道路上作处治层铺筑前,进行综合技术调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环。这种调查的目的是:为处治层设计、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并为日后的观测、研究提供资料。现将我们这两年来的工作内容、方法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内已广泛把砂石路面改造为渣油路面(黑色路面)。但就我省来看,渣油路面由于多种因素给养护上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在山岭重丘地区已不采用。山区公路仍以砂石路面为主。我县为了养好砂石路面,钻研养路技术,按操作规程办事,逐步摸索出一套板结砂石路面的养护方法。在我县地形、气温等条件下,较为适应。一、砂、土的采备与拌和砂、土是养护砂石路面的“粮食”,要养好砂石路面,必须采备质量好、符合标准的砂子和粘土,其要求如下: 1.选择质量合格的砂子、粘土。砂子要质地坚硬、无杂质。粘土要具有塑性指数在15以上、能够作砖、瓦、陶器的粘土。 2.砂、土的处理:砂、土均要过筛,砂子过2厘米的筛,粘土要凉晒干后压碎过1  相似文献   

20.
影响石灰与二灰稳定细粒土强度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塑性指数、粘粒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颗粒组成不同的5种土石灰稳定强度试验,分析土的这些特征指标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室内二灰土的正交试验,分析土的塑性指数、二灰含量、二灰比对二灰土强度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对石灰、二灰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和不良路用土的改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