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工作,力争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成立全国联网管委会交通运输部将成立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协调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依托京津冀区域ETC清分结算系统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中心系统;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开展省级收费结算系统联网改造;在不影响  相似文献   

2.
《交通标准化》2008,(20):122-122
根据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的收费站前500m处应设置ETC车道预告标志,并在收费站处设置统一的ETC专用标志;所有ETC的路侧收费设备使用前都要通过检测中心逐台的检验;跨省(区、市)清分结算实行国家级联网收费管理中心、跨省(区、市)联网收费管理中心和省(区、市)联网收费管理中心三级构架。  相似文献   

3.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炳 《山西交通科技》2003,(10):129-131
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组成、类型以及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太旧高速公路MTC和ETC相结合的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简要地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09,(24):65-66
11月28日,安徽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与江苏、上海联网,同时启用的徽通卡可在两省一市的高速路上刷卡通过收费站。并且配合使用徽通卡与电子标签,可实现在长三角区域内高速ETC专用车道三秒过站,无需停车缴费。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4省作为今年首批入网省份,从今年6月30日,我省高速公路不停车自动缴费系统ETC顺利联网全国,持有"粤通卡"的我省107.8万多户车主,真正实现在全国已联网18省市的高速公路上"一卡通",畅行神州。同时,其他已联网省份的ETC通行卡并安装了电子标签的车辆也可在我省所有高速公路ETC车道实现不停车缴费,享受省时、省事、环保和快速通行的爽感。ETC为什么要全国联网?我省在联网过程中遇  相似文献   

6.
<正>9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全国ETC联网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新疆并入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ETC)联网区域。至此,纵贯南北、互通东西的全国ETC联网格局正式形成,2100余万用户实现了一卡畅行全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全国ETC联网目标成功实现,标志着交通运输部按时完成了今年全国ETC专用道达1.2万条  相似文献   

7.
行业     
交通运输部:年底前完成14省市ETC联网 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推进工作。冯正霖强调,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确保实现今年年底前京沪等14省市ETC联网的工作目标。冯正霖在听取了部公路局和路网中心的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后指出,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工作开展以来,部公路局等相关司局、路网中心、公路院以及各联网省份高度重视、倒排工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ETC联网工作推进会精神,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组成、类型以及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太旧高速公路MTC和ETC相结合的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简要地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ETC)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2014年3月10日,交通运输部颁布《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ETC联网工作,同时依托各省ETC呼叫中心建设服务热线,开发网站与多渠道充值子系统,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查询、投诉、异地充值、网络充值等多种服务功能。计划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建立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机制,客车ETC使用率不低于25%,非现金支付使用术达到20%。 在经历了“省内联网—区域联网—全国联网准备”三个阶段,我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工作,省内联网已经完成,区域联网正在进行,这为全国联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充分准备,从而在未来一年基本实现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0.
<正>据悉,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我省将作为2015年第一批入网的省份,于6月底前纳入全国ETC联网。据了解,纳入全国ETC联网后,我省已安装了ETC电子标签的车辆除了可在我省高速公路上不停车通行ETC车道之外,还可在全国其他已联网省份的高速公路ETC车道不停车缴费快速通行;同时,其他已联网省份的ETC通行卡并安装了电子标签的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月10日,交通运输部颁布《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ETC联网工作,同时依托各省ETC呼叫中心建设服务热线,开发网站与多渠道充值子系统,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查询、投诉、异地充值、网络充值等多种服务功能。计划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建立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机制,客车ETC使用率不低于25%,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12.
王宇帆 《交通标准化》2013,(21):144-145
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联网收费ETC系统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中的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车辆收费舞弊问题,实现了半自动化的联网收费模式。但是联网收费ETC系统欺诈行为的出现,导致车辆逃费现象频繁发生。鉴于此,对该欺诈行为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交通标准化》2009,(4):111-112
记者日前从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2008年12月20日24时北京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开始正式投入试运行以来,系统运行情况稳定正常,ETC用户量及用户咨询量大幅提升。为了进一步方便ETC用户的出行,首发集团年内将计划投入专项资金新增ETC车道近100条,预计2010年实现ETC车道遍布每个收费站点,完全实现不停车收费。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的收费站应设置统一的ETC专用标志,并在收费站前500米处设置ETC车道预告标志;所有ETC的路侧收费设备使用前都要通过检测中心逐台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5.
前言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 ETC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自动识别控制、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集成。目前,国内运行的ETC系统主要是基于5.8G的ETC系统,可以读取车速达200km/h车上的电子标签,它比较适合于自由流(无物理分隔的车道) 或者在主线及所有匝道收费站单独开辟专用车道。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是浅谈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发展,分析我国目前高速公路交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ETC系统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我国应用组合式ETC系统是解决目前我国交通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并对未来实现全省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智能联网收费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交通科技》2014,(3):107-107
<正>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管委会将于2014年6月底前成立,协调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计划于2015年实现全国联网,主线公路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 000万。据介绍,交通运输部将分期分批、有步骤地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高速公路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特点。通过对我国人工半自动收费系统进行改造,将ETC全自动电子收费方式和IC卡人工半自动收费方式(MTC)有机地结合,用户使用一张储值卡(或记账卡)和两片式电子标签即可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随意选择通过MTC车道成ETC车道,在全路网内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实现准确收费、疏导交通、提高服务水平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9.
资讯     
行业Industry
  交通运输部:年底前完成14省市ETC联网
  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推进工作。冯正霖强调,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确保实现今年年底前京沪等14省市ETC联网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刘云峰 《北方交通》2015,(4):119-12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将高速公路推广应用ETC推向历史的最高点。通过阐述全国ETC联网的背景,分析加快ETC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与出路,展望ETC的发展是交通运输部倡导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四个交通"最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