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红  傅智 《公路》2003,(7):10-24
介绍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编写的路面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包括普通路面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希望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时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与施工质量控制时参照。  相似文献   

2.
叶林滨 《路基工程》2018,(4):192-196
针对博茨瓦纳马翁机场停机坪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浇筑面积大、流动性差和质量要求高以及政治敏感性强的施工难题,采用现场调查、技术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确定了干硬性混凝土总体施工规划、混凝土拌和材料质量、机械设备配套,提出了模板制作与安装和混凝土施工工艺。工程实践表明:施工中停机坪混凝土的力学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施工后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保证了施工工期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冷拌冷铺沥青混凝土是公路施工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了乳化沥青混凝土的特性,强度形成机理。介绍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情况。探讨施工及袋装配套技术及对应用试验提出了相关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试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粗集料表面特征对混凝土强度(主要是抗折强度)的影响,可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结合湖南耒(阳)-宜(章)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试验路的修筑,简介了试验路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概况,总结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红萍  白祥林等 《东北公路》2002,25(4):25-27,48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分别对振岛式贫混凝土,碾压贫混凝土进行了抗压抗折强度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对设计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引言 洛溪大桥是我国目前最大跨度(主跨18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该桥主桥箱梁混凝土设计标号为45MPa,后改为50MPa。由于大跨度连续刚构箱梁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高,所以在施工前一年就经大量室内试验确定了泵送混凝土和非泵送混凝土施工的两种配合比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抗冻和抗除冰盐剥蚀性混凝土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抗冻和抗盐冻剥蚀性混凝土高等级公路的设计、试验和施工的情况,实验室和现场撒盐破坏均表明在保证等抗压强度、等水泥用量和坍落度的条件下,按抗冻(包括盐冻)耐久性设计的混凝土,其抗冻(包括盐冻)性与原施工混凝土相比有本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钱塘江大桥公路桥桥面大修工程中橡胶沥青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的介绍,试图探讨提高渠化重交通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等性能的途径和试验验证手段,以供同行们在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某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控制为例,从承台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及冷却水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模拟试验、温控设计、防裂措施、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对大型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该文较详尽地介绍了广州黄埔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技术,包括原材料选择、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环氧沥青混凝土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在施工工艺所具有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试验、现场检测表明:该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施工质量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张志伟  刘红卫等 《公路》2002,(11):42-46
通过对40m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设计施工及试验,指出了这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保证双预应力顶压工艺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给出了该试验梁钢绞线和粗钢筋与管道的摩阻系数等。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环氧树脂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设计、施工、养护不当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影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丧失承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裂缝修复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修复材料的性能要求。接着,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和对比,指出了高性能环氧树脂材料是处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收缩裂缝的优良途径之一,并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相关分析的系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计算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徐变,根据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要求,对两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徐变试验,并用优化方法进行了拟合计算,给出了两种配合比混凝土徐变度的计算公式,介绍了相应的混凝土松弛系数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系数进行了计算,为该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郑昆 《华东公路》2009,(3):29-31
对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和成果分析以及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加以对照研究,以最终获得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经济合理的配合比提供施工使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介绍几种粉煤灰混凝土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叙述我国和世界上第一座特大跨径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南海紫洞大桥的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其主梁采用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单柱塔也采用钢管混凝土,采用顶推方法施工,其造价低于同跨径的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轻型,施工方便,可用于更大跨径。  相似文献   

17.
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在广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的工程实际,采用在原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接缝与原路面相同的方法进行设计。根据国内外经验和室内试验,优选了两种界面剂和一种超薄水泥混凝土外掺材料,同时根据当地的施工及气候条件,选择了满足试验要求的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顺利完成了试验路的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施工,取得了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研究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8.
日本道路公团为解决其事业费庞大的问题,需要引进新技术、新施工法等来节减经费,为此而进行了各种研究和试验施工,关于桥梁和高架桥的上部结构,计划采用主梁数量较少的钢桥和预应力混凝土预制节段施工法,现在正处于工程实施阶段。本文介绍弥富高架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节段施工法的有关计划、设计与施工的概要。  相似文献   

19.
以诸光路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进行了预制结构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后浇材料,梁端钢筋可以采用只搭接不焊接的形式,既保证了连接接头强度和刚度,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为隧道内部结构的预制拼装设计、快速化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小箱梁湿接缝,钢筋免焊接,且大幅减少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数量,有效加快了施工速度,保证了共建轨道交通宁奉线的按期通车时间,并减少了施工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本文开展了桥面板湿接缝的试验研究,表明V形界面形式的抗裂性、承载力均优于凹槽界面和平面界面;界面湿润、凿毛可显著提升超高性能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的界面结合性能。通过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大量的应用研究,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拼装桥梁设计、施工、检测、验收成套技术要求体系,进一步推动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