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接入口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公路对接一级公路的咽喉部位,其布局与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运营的效率和安全,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公路一级公路接入口的特点、难点、重点,提出了接入口布局与设计优化的理念和总体思路,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证,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生产要素频繁流动,导致城乡公路沿线的交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重点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和公路接入段的交通环境和交通安全问题,采用主动安全规划的思想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交通安全从规划和设计两个层面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公路接入口安全设计从简化交通组织,减少冲突点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出入口安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城乡结合部的道路是市政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点,由于其道路交通特征明显不同于城市道路及公路,所以通过时城乡结合部道路设计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研究,优化城乡结合部道路设计,加强结合部的交通设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其中,城乡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即交通一体化发展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环境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进一步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城乡结合部公路的弯道设计及交通安全观念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交通安全隐患之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即合理的弯道半径设计、宽度设计和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其中,城乡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即交通一体化发展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环境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进一步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城乡结合部公路的弯道设计及交通安全观念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交通安全隐患之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即合理的弯道半径设计、宽度设计和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其中,城乡交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交通一体化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环境进行简要的描述,并进一步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城乡结合部公路的弯道设计及交通安全观念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合理的弯道半径设计、路段会车港湾的设计、安全教育和管制。  相似文献   

7.
城郊公路指位于城乡结合部,同时具有城市道路和公路双重功能和特点的道路,主要服务于城乡间的交通转换,并承担区域干线公路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块状发展的经济模式为主,因此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城郊结合部的公路因为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使得原有公路功能逐渐弱化,城市道路功能在渐渐提升,该问题的出现必然将城郊公路的城市化改造提上日程。本文旨在对城郊公路的规划管理、建养管理和建设技术等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整合公路城市各项资源、降低城郊公路建设成本和提高建设养护管理效率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公路与城市道路作为以提供通行服务为目标的载体,由于所处区域和功能不同,由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两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重叠。随着重庆都市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郊大量公路转变为城市道路,公路建设期间所附带的债务和养护人员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造成城乡结合部道路无人管,无人养,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对重庆市公路和城市道路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找出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症结所在;深入分析公路与城市道路自身的特有属性和经济特性,并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运用变异系数及属性识别理论对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影响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了城乡结合部交通属性识别安全评价模型。根据单指标属性测度值和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值,利用置信度准则识别城乡结合部的交通安全水平。应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以为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规划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结合部交通问题与规划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论述城乡结合部的涵义和功能特点入手,主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的交通性质、道路功能、路网布局和停车等存在的一些交通问题,最后详细分析了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的重点,包括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换乘问题及规划与管理并重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主要研究城市主、次干道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曲线,并采用迭代对分区间法得出各个车道的推荐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可为主、次干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以及交通仿真参数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施工期间交通问题,提出了道路改造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原则,制定了现状调查内容与工作深度要求,提出了交通组织设计思路及交通组织方案评价指标,并以南京市纬一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适当合理开放城市街区内部道路,利用街区内部高密度的支路网络充当主路分流的交通毛细血管,打开交通微循环,可以达到减少城市交通盲点,缓解局部交通拥堵的目的.以街区内部所有道路为可选道路集,路段饱和度超限量最小化和 OD车流绕行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街区内部交通微循环网络优化双层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最优的支路改造路段集合与区域内微循环路网的组织方式.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与封闭街区相比,开放街区部分支路组织微循环,可以实现最小化改造成本和最大化通行效率的目标,明显减小周边干道交通流饱和程度及车辆绕行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疏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优化与实施单行交通组织是充分发挥微循环交通网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降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饱和度的目标出发,考虑最大期望饱和度的限制要求,建立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的决策变量为支线路段的单向行车组织方案,优化目标为最小化干道路段平均饱和度和最小化干道路段饱和度超限量;下层规划在干道路段能力、支路路段能力和饱和度的限制下进行平衡配流。提出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前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上的交通状况,验证了微循环道路网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效果。该模型可应用在微循环交通网络中的单行交通组织,为单行交通组织提供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轨迹交叉论的作用原理,对货车超载后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的因素中,操作不当和车速过快是主要原因;物的因素中,车辆失控和道桥设计缺陷是主要原因。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各种措施。尤其应加强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社会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车辆和道路等的可靠性以及减少使用缺陷,避免人的运动轨迹和物的运动轨迹的交叉,从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raffic pressure of urban arterial roads, optimizing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is the key to bring microcirculatio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to full play. Aiming at reducing the saturation of arterial roads and microcirculation roads, the paper develops the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for optimizing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maximum saturation restriction. The decision-making variable of the upper level programming is the scheme of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of branch roads and the optimization targets are to minimize the average saturation of arterial roads and to minimize the excess of saturation over its maximum of arterial roads. The lower level programming is an equilibrium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capacity of arterial roads and branch roads and the maximum saturati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model. The traffic conditions of arterial roads and microcirculation roads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ing of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were compared by an example, which also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network. The proposed model provides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network.  相似文献   

17.
老城区交通的改善与优化是国内众多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南宁市老城区为例,在分析其交通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从减少区内交通量和优化区内交通出行环境两方面入手,提出四点改善老城区交通的对策:利用外围环路分流过境交通;优化交通出行方式结构;构建慢行廊道整合区内资源;通过景观设计提升道路品质。这对城市交通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设计不合理将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道路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对城市环境、居民出行及交通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常见的设计缺陷,对城市道路排水合理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以期引起设计工作者们对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出入口是进出城市公建群的重要交通节点,也往往是造成进出基地车流交通堵塞和延误的交通瓶颈点,从优化出入口交通设计的角度改善公建群交通是一务切实可行的途径。遵循出入口管理策略的基本原则,对城市公建群的机动车出入口细部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少大型公建群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公建群内外行车的通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