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斯科铁路局对机车轮对的运用情况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根据采集的数据得出了轮缘每万走行公里的磨损值、轮箍每万走行公里的厚度损失量和镟轮次数,提出了更换轮箍前的推荐走行公里数。分析了轮箍磨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同一轮对上使用硬度不同的轮箍,对机车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会带来不利。本文介绍了一种К-61非破坏性磁性检测仪,可用来测量轮箍和轮缘的硬度,避免用布氏硬度试验法检测所造成的不足,可以对轮箍进行逐一检测,避免将不同硬度的轮箍装到同一轮对上。  相似文献   

3.
文内提出了评估机车轮对磨损的模型和分析关系式。用这种方法得出的轮箍轮缘表面的计算磨损范围与全俄内燃机车科学研究院的试验数据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4.
轮箍过早镟轮或更换是一项昂贵的工序。段修时一节机车各车轮直径之差不能超过8mm。所以,当主动轮轮缘磨损时,一节机车上的所有车轮往往都需镟轮。机车轮箍的更换只能在大修时进行,而且还须解体减速箱并推出轮对,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  相似文献   

5.
乌拉尔国家交通运输科学院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轮缘润滑器,它采用APB-2石墨棒作为润滑剂,避免了用液体润滑剂所出现的一系列缺点。石墨棒通过气压系统装压在轮箍轮缘上,它降低轮缘磨耗的效果好(降低30-40%)。一台机车的年经济效益按1995年6月1日格计为300万卢布。除能延长轮箍寿命外,还能使钢铁磨耗降低8.7%,节约电能2.4%。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担当南口一大同间8台DF4客运机车轮箍的轮缘、踏面的测量及材质的超声波检测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只有将轮箍的缺陷堵在国外,加大国内的检测力度.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三个铁路局在减轻轮箍、轮缘和钢轮磨耗方面的经验,其中包括十月铁路局在减轮轮箍磨耗方面的经验、南乌拉尔铁路局在减轻钢轨侧边磨耗和轮缘垂直磨耗方面的经以及后贝加尔铁路局在解决<<轮缘-钢轨>>摩擦副磨耗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俄罗斯十月铁路局为了降低轮对和钢轨磨耗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和试验工作。查明了车轮磨损与线路状态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轮缘磨损与轮箍截面形状的有关系。还介绍了自行设计的APC-T型自动钢轨润滑器及其使用情况,找出了这项工作未能继续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机车车辆轮对轮缘磨耗以及轨头侧边的磨损程度,自1995年起,东南铁路局便使用了钢轨涂油器并对车轮车削车床进行了改造,另外,还对轮箍进行了等离子强化.  相似文献   

10.
车轮第四种检查器是以滚动圆中心为基准测量轮缘厚度,与国际选用基准一致,测量点合理,可减少车轮旋削量,延长车轮使用寿命,此检查器具有测量踏面磨耗,擦伤,凹陷,轮缘厚度,轮辋厚度和宽度多种功能,且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对以轮对踏面滚动圆作为轮缘测量基准和以轮缘顶点作为轮缘测量基准两种情形下运用机车的轮缘厚度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以轮对踏面滚动圆作为轮缘测量基准是更加科学、经济、合理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延长米轨机车轮缘的旋轮周期,降低运营成本的支出。最后对米轨东方红21型机车轮缘测量基准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数码相机测量轮对踏面形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相机为图像采集系统,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最佳测量位置选择和系统误差修正等手段,使轮缘高度、轮缘厚度及踏面磨耗测量精度达到0.1mm,实现了轮对踏面参数的非接触式测量及数据处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中修段级条件下DF4机车轮缘磨耗的深入研究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张家界机务段 2 0年来机车轮缘磨耗概况 ,提出在段级中修的条件下 ,从机车转向架的技术状态、轮箍套装、轮箍线型和轮对加工及设备、轮缘与钢轨间的摩擦机理及系数 4个方面 ,分析了轮缘磨耗的原因 ,并结合现埸实际进行综合整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2轮箍磨损断面的修复方法 通过分布在俄罗斯各不同区域机务段的考察表明:其中许多机务段,特别是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局的机务段,他们很早就和全俄铁路运输研究院进行了合作,所以在降低轮缘磨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先进的轮对车削方法),一方面减少了在车削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轮箍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测量内燃,电力机车以及客货车辆车轮直径和轮缘厚度的测量仪的组成,测量结果由数字显示并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轮箍在运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问题,结合弹性车轮结构特点和承载原理,对轮箍的承载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提高轮箍的承载强度和弹性车轮运用安全性。为了精确分析弹性车轮轮箍在弹性支撑下的应力特性,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考虑橡胶块弹性离散支撑的轮箍承载特性参数化计算模型,对不同车轮刚度、轮箍厚度和车轮直径等结构参数下的轮箍应力状态分布、动态变形量、应力幅值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运行过程中,轮箍内表面和外表面应力分布均呈“W”形变化趋势,其中内表面以拉应力为主,外表面以压应力为主;随着轮箍厚度、车轮刚度的增大,轮箍承载性能和安全性得到改善;但随着车轮直径的增大,轮箍的承载强度呈降低趋势,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的弹性车轮应当适当增大车轮刚度及轮箍厚度,以确保轮箍的安全性能。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弹性车轮结构及性能优化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为提高弹性车轮的运用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极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轮缘轨侧接触状态决定其磨损情况。将机车视为一个整体,则轮缘轨侧接触状态最终以蛇形波的形式体现在机车上。通过测量机车横向蛇形波,计算输入车-轨系统横向振动能量,并根据其频率及幅值特性,实现轮缘轨侧磨损工况的实时量化判断。由此开发出能够实时判断轮缘轨侧磨损工况并自动选择适当润滑策略的轮轨润滑控制系统。该系统配置简单、安装方便、响应速度快,并具有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轮受环境影响磨损较为严重,易导致外形尺寸超限.实现轮对外形几何尺寸的自动检测是关系车辆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营的关键.采用光截图像法,设计了轮对外形尺寸检测系统,实现了轮缘高度、轮缘厚度、车轮内距、车轮直径的在线自动测量.该系统采用LS-SVM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地铁车辆车轮磨耗趋势的精确预测分析;并将轮对外形尺寸测量参数结合预测模型运用到轮对检修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车辆结构、线路条件及轮对、闸瓦、轨面的匹配关系等决定了轮对踏面、轮缘的磨损状态,而踏面的磨损及异常也加剧了轮缘的磨损,不同的故障产生的机理各异。通过分析地铁车辆轮缘异常磨损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预防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是机务部门的头等大事,机车轮箍弛缓问题是危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轮缘磨损到限后,如果不及时更换,机车横向位移过大就有可能导致脱轨。目前,因垂直磨耗到限更换轮对的临修时有发生,造成机车停时过长,耽误机车周转。1轮箍弛缓原因分析表1是兖州机务段2000年1月~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