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1):11-11
2005年上半年海外不定期船公司的业绩虽然与历史性火爆市场的2004年相比利润增幅有所下降,但由于第一季度得益于处于高位的市场和在价格高企的旧船市场卖船获利,收益都有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11,(12):66-66
据伦敦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航运组合伙人理查表示,航运业已无利可图,全球经济放缓令银行纷纷放弃对船舶的非抵押赎回权,全球航运业正面临近三年来的最大危机。美国集装箱船公司Danaos面对近年来的市场衰退作出了决定,  相似文献   

3.
钟秋 《海运情报》2006,(6):17-17
由于海上货流扩大,世界主要港口营运公司的集装箱装卸量增长。2005年的装卸量,业界最大的香港和记港口(HPH)突破了5000万TEU,比第二位以下的超过1000万TEU以上,保持了首位。以中国为中心开展业务的船公司系统的中远太平洋的跃进显著。迪拜港世界公司投入巨资收购铁行港口等扩大规模的并购和投资很是活跃,业界的调整正在加快。  相似文献   

4.
在原油价格高涨、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从2005年下半年应区别判断港口及航运业的机会与风险。由于外贸增速放缓的趋势和集装箱货物价值量的增加,外贸集装箱的生成系数开始下降,同时由于沿海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化已经大幅度提高,达到或者接近亚太地区其他港口的集装箱化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预期。因此对行业的长期大幅增长抱有强烈预期的态度坚决不可取。  相似文献   

5.
刘有钟 《集装箱化》2003,(12):22-23
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飞跃局面为主因,全球航运业得以走出低谷,迅速复苏,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班轮公司老总们愁面苦脸的模样了.今年年初以来全球集装箱班轮经营大户连续订造大船与增设新航线.新增的航线中多集中于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美线与亚欧线.但今年下半年起,出现明显地拥向亚欧线之趋势.最典型的事例是,有的大船东在其所订的新船还需等待3年才能到手,就表示这些新船将投入欧亚线,可见其热切之心.另一个典型事例是以经营亚洲区域性集装箱航运为主的中型船东们也在想投入这条航线,以此开辟新领地.  相似文献   

6.
徐明瑛 《海运情报》2007,(11):29-31
未来三年,远洋承运人将逐步启用更多新船,箱位量预计将增加40%。随着大批新船投人运营,船舶实载率和运价会有所下降,全球集装箱航运业即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此间,船公司还需要满足客户的更高需求,加强安保,应对来自物流行业的强有力竞争,降低集装箱周转成本等。特别是近年中国货物出口量激增引起的贸易不平衡更令跨太平洋、欧洲/远东/欧洲等航线上集装箱周转问题突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993年美国、欧洲和日本在经济的显萧条之中过去了.而世界最大型的集装箱船公司却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集装箱船舶继续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年.在航运政策方面几乎没有做出有实质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法国航运研究机构Alphaliner最新报告显示,6月底以来,全球集装箱船队的空置运力由43.2万TEU增加至44.62万TEU,与此同时,班轮租船经营者的空置运力相应减少至11.57万TEU。  相似文献   

9.
吴兵 《集装箱化》1999,(6):28-29
1998年初全球制箱业对新的一年度充满希望。中国有关部门自1998年1月起强制实行集装箱最低出口价,这也许能抑制损害全球制箱业的过度低价倾销。同时,船公司不断接收许多新集装箱船,有些将在年内交付使用。这些新增的箱位预计将在年内产生100万TEU的运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远洋承运人行业发现他们很难将大量的运力投入到需求水平相当低的全球贸易中去。越太平洋航线的东向贸易量和亚/欧航线的西向贸易量已经出现了动摇,而新的贸易也正显示出同样的趋势。同时,  相似文献   

11.
《海运情报》2007,(9):37-37
由主要集装箱船公司组成的世界航运理事会(WSC)认为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9.11法案不可能实行。该法案规定到2012年所有美国进口的集装箱货物必须在海外装船港进行X线和r线的检查。不仅航运业界、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反对这一法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丁力 《海运情报》2006,(10):7-7
由于燃油费上涨等,中外集装箱班轮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益急剧下降。欧洲和亚洲的13家公司,其营业损益水平全部恶化。其中8家公司的营业利润减少,5家公司的营业损益转为亏损。8家公司的营业额营业利润率平均为6.8%,大大低于上年同期的11.6%(12家公司平均)。由于运价下跌,4家公司的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从2004年香港港的运行看香港港的市场定位2004年香港港完成总吞吐量22087.9万吨,比2003年增加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198.4万标准箱。比2003年上升8%,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从2004年香港港的运行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香港港是腹地型集装箱枢纽港。根据集装箱来源,集  相似文献   

16.
17.
尧乐 《海运情报》2006,(11):29-30
受航运市场高位下降和燃油涨价的影响,海外主要的22家不定期船公司中有17家的利润(纯利润水平)减少。8家干散货船主力公司的利润全部减少。另一方面,在这3年航运市场处于历史性高位的背景下,扩大船队取得了效果,决算收入增加的公司达到15家(收入增加而利润减少的有11家,收入增加利润增加的有4家)。以燃气船、原油轮为主力的企业的业绩显著扩大。  相似文献   

18.
镜竟 《集装箱化》2006,(8):26-26
估计2005年全球300多个港口集装箱吐量总计3.9-4.0亿TEU,比上年增加约5000万TEU,年增长率为15%。《国际集装箱化》公布的2005年世界30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18亿TEU,占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些大港的平均增幅只有11%。  相似文献   

19.
据海外不定期船主要船公司今年3月30日前公布的2005年业绩,干散货和油轮两个市场尽管从2004年的特大行情下降,仍然获得了兴旺市场时的数量和定期合同等,总体上保持了高水平的利润。除了迄今提高收益的散货船和原油轮外,反映能源、矿物资源和食品等的世界性的高需求、成品油轮、化学品船、燃气运输船、冷藏船、轿车卡车运输船(PCTC)的损益都有所改善,收益上升的部门很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