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以后,航空运输市场份额明显下降,两种高速客运方式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本文以武广沿线高铁与航空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非集计模型的相关原理,建立了描述武广沿线高铁与航空运输竞争的Binary Logit模型,并将调查获得的SP数据进行RP数据修正,对模型求解得出不同机票折扣下的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的竞争程度.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当武广航空运输票价低于7折时,高铁与航空运输将产生激烈竞争,且票价折扣越低,竞争越激烈.研究成果对高铁与航空运输的协调发展及避免二者的恶性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ڵ�·�����빫ƽ�Եĵ���ͨ��֯�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支路的利用率以缓解城市主干道的拥堵,本文从道路负荷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确定单向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建立了以路段饱和度超限量和车辆绕行系数最小化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通过优化支路的单向方案以使目标值最小,下层模型按照用户均衡分配准则进行配流. 进而设计了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在算法每一步迭代时,从当前达到一定拥堵程度的支路路段集中选择其一调整单向组织方案. 算例结果表明,单向交通组织可以降低路段饱和度超限量,缓解干道路段的拥堵,但随着绕行系数比重的增大,路段饱和度超限量的优化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尺度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的显著改变.本次论坛针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探讨了城市和城市群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保障.提出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载体,进行城市交通系统与区域交通系统,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研究了需求管理对策与供给策略,认为在交通系统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战略与政策,对于保障城镇化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正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需要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并对QoS提出了要求。在分析实时视频网络传输难点的基础上,讨论了IP网络中的延迟、抖动、丢失率等特性对数字视频传输的不利影响。针对数字视频的传输处理,提出了系统的技术优化方案,给出了实时视频网络传输系统的实现模型。结合该模型,在视频编码、协议调用和程序实现及流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方法,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平台。实时视频传输系统通过将以太网与监控图像网以及监控数据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成视频的数字化传输,以实现监控图像的联网管理和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使得运输问题中的供给、需求以及单位运输成本难以确切地衡量. 同时,运输时间的最小化也较为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运输供给、需求和单位运输成本为模糊量的情况下,最小化运输时间和成本的方法. 用具有非精确参数的多目标线性规划对此类问题建模. 针对不精确性,应用了模糊参数规划,并用全局规划求解此多目标问题. 最后,应用实例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等方法分析了有关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入口匝道车流控制,出口匝道排队控制,快速路交通优先等.分析结果表明:(i)入口匝道控制虽然增加了入口排队延误,但是对整个快速路系统来说,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ii)入口匝道控制对普通道路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合适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甚至能同时对快速路和普通道路系统有益.(iii)在出口匝道相连的信号交叉口采用考虑出口排队的感应控制算法,可有效避免出口匝道排队阻塞快速路的现象,虽可能对普通道路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对整个交通网络有益.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基于城市交通信息港的出行前最优路径选择问题的多目标属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出行前最优路径选择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模型所求得的解是综合最优路径,反映了城市交通出行者信息以及目标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线性加权法的模型求解算法.通过算例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外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以美国HCM为主的现状和不足,研究发现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车头时距服从Weibull分布规律,利用改进的Drew方法及实际现场调查交通流数据确定了临界车头时距和随车时距,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间隙接受计算模型,并利用数值积分法进行计算和求解,从而得到了主线不同设计速度及不同加速车道长度条件下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可能通行能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随加速车道长度和主线设计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变速车道长度大于400 m时通行能力值趋近于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1996–2011年中国整体和四大经济地带的公路交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其相关关系。得出基本结论,公路交通发展的空间布局差异显著,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类似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公路交通发展空间差异长期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整体空间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低于交通建设发展的空间差异,由于政策的引导,近年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影响程度将近70%;公路交通空间差异及区域经济空间差异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加强公路交通发展区域均衡性能够降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借鉴定性推理中描述参数的相关方法,首先提出了描述城市快速路各车道交通流同态程度的概念——同态度量指数(Homogeneous Measure Index ,HMI),大量对快速路的实证研究得到的HMI指数反应了不同情况下交通流状态的定性差异。通过对北京环路交通拥堵发生与消散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本文发现当交通拥堵发生或消散的过程被触发时,不同车道交通流的同态度量指数HMI会发生定性跃迁变化,并且各车道交通流的同态性变化将是一个“同态 非同态同态”的过程,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将HMI作为一个指标来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是否可能发生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述了城市快速路进行交通控制研究的迫切性,进而根据快速路各密度区的交通特点,结合宏观、动态、确定性交通流模型,提出了一种中低密度区采用可变限速控制、中高密度区采用可变限速结合入口匝道控制的交通流控制策略。依据此方案,分别设计了可变限速控制器和入口匝道控制器,前者用于调节车辆速度以确保车流稳定,后者仅用于中高密度区以维持主线车流密度。最后,对系统进行仿真并作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城市快速路出口附加车道及其渠化长度的合理设置对于提高出口通行能力和减少出口对快速路交通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菱形立交先入后出式出口进行数据收集,利用该数据标定和验证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建立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出口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对其结果分析得出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出口附加车道长度及其渠化长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交通流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高速公路,与其相比,城市快速路交通流则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交通科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本文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速度概率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密度条件下速度概率分布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在流—密平面中将交通流划分为自由流、谐动流、同步流和堵塞4个稳态相位,并具体讨论了各个相位的性质,定量标定了每个相位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证明“轴-幅”式运输网络有独立于密度经济而存在的范围经济,在假设运输网络密度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了独立分段运营与整合运营两种模式下运输网络的成本函数,对比发现采用独立分段运营与“轴-幅”式整合运营两种模式的运输网络运营成本差异较大,当采用“轴-幅”式整合运营模式且运输网络达到最佳运营结构时才能实现范围经济,其原因在于采用“轴-幅”式整合运营模式进行运营线路整合优化时能使营运车辆及人员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结果表明,密度收益恒定时“轴-幅”式网络运营模式下存在范围经济,但范围经济的取得需通过运营线路结构优化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考虑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加速车道上驾驶员行为变化特征,以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可变临界间隙条件下的入口匝道通行能力模型. 当驾驶员在加速车道上向前行驶寻找汇入机会时,距离加速车道末端越近,其试图汇入主线的意向越强烈,所选择的临界间隙也会越小. 因此,驾驶员所选择的可接受临界间隙随着其在加速车道上行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从而会导致在加速车道不同位置的理论通行能力发生变化. 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可变临界间隙下入口匝道通行能力与固定条件下的差异. 结果表明:在考虑驾驶员汇入行为变化导致临界间隙减小条件下,入口匝道理论通行能力大于以往固定临界间隙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并且,在主路流量较大时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优化能力及连接式结构和模糊逻辑类似于人思维方式并易于嵌入专家知识的特点,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算法共同应用于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系统中. 通过优化选择输入输出变量并对其进行模糊化和反模糊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模糊推理规则、关系生成方法及推理合成算法,并利用神经自适应训练方法确定隶属函数的形式和参数,最后给出应用示例.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模糊原理进行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匝道连接段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7.
18.
道路交通状态预测是交通流诱导和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重要依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影响交通状态的时间、空间等各种特征,运用最大熵模型训练得到各特征权重,直接预测道路交通状态等级. 最大熵模型能够有效融合时间、空间等多种特征,并且不需要考虑各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大熵模型直接预测交通状态等级同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最大熵模型的成功使用,也证实了将交通状态预测作为一种模式分类问题来解决的可行性,进一步扩展了交通状态预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线网中各线路的票款清算与分配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 依据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票据信息,设计了在网络化运营环境下确认各公司已收票款的算法流程,作为实际工作中实施票款清分方案的基础.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共线运营的三种组织方式,探讨了各方式的经营核算实体及其付费关系,在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票款清分算法的基础上,区别于换乘条件下的网络化运营环境,基于多路径选择的方法给出共线运营环境下分配到各经营核算实体的票款清分算法. 通过假设算例的计算,给出包含两个共线运营区间的三条线路的票款清分方案,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