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因此在调速控制中控制器的参数很难达到最优化.采用矢量控制后交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可以和直流电机媲美.但变频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存在3个PI环,同时交流电机本身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由此可知调节3个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的调速性能达到最优存在很大的困难.文中建立了电机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转速闭环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的控制器参数与非优化的控制器参数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动机为印刷机各系统的机械运动提供动力。印刷机中的电动机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是较理想的和应用广泛的调速方法。测速发电机是印刷电机中的另一类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门式起重机的运动中出现的两电机不协调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采取变频调速,PLC和上位机相结合的最优控制方案,使双电机达到自动同步,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数值分析的方法,利用微机在稳态下采样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中异步电机定子电压、电流量,比较简便地实现了转子电阻实际值实时检测,为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铁路车辆试验台四台电机的同步调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建的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采用了高精度调速稳速技术,对四台滚轮传动电机进行转速控制,使得四对无机械联接的滚轮转速,在稳速或缓慢升、降速过程中,始终基本相同,从而取消了原拟采用的大型伞齿轮装置,简化了试验台结构,降低了成本和运行噪音。本文对该同步调速系统的原理、关键环节、调试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还提出了改进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适应观测控制器设计了三相交流感应电机调速系统,该控制器在未知电机转子电阻和负载及不需要测量磁链情况下,可同时且不受限制地单独控制电机转速(转矩)和磁链.控制器只测量转速、电压和电流信号自适应估计磁链和未知参数.用该控制方法设计了两相坐标轴磁场定向电机模型,系统不存在非线性,因此适合离散化和DSP系统的数字实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四相8/6极结构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给出了裂相式直流电源型功率变换器主电路形式,介绍了以8751单片微机及其外围接口电路构成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器,并给出3.0KW调速系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了分数阶PIλ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介绍了分数阶PI控制器的设计,并利用Tustin算子生成函数将分数阶微积分由S域变换到Z域,利用连分式方法展开,实现了分数阶PIλ控制器的离散化.将其应用到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对分数阶控制器和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控制特性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数阶PIλ控制器相比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交流电机调速系统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电机参数的变化、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不仅引起转矩脉动和误差,同时也引起线性PI控制器性能下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PI控制和分数阶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构造分数阶干扰观测器来预测该结构系统中的各种干扰,并根据预测到干扰信息进行补偿以抑制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流电机调速系统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电机参数的变化、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不仅引起转矩脉动和误差,同时也引起线性PI控制器性能下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PI控制和分数阶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构造分数阶干扰观测器来预测该结构系统中的各种干扰,并根据预测到干扰信息进行补偿以抑制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为基础,分析了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在拖动恒转矩负载、恒最大转矩负载、变转矩(非风机和泵类)负载、恒功率负载以及风机和泵类负载时,转差率随频率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不同性质的负载和频率条件下,电动机的转差率和转速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变频调速电动机的转差率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的结论否定了变频调速电动机转差率不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对水泵电机实行无级调速,依据用水量及水压变化通过微机检测、PID运算,自动改变水泵转速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是目前最先进、合理的节能供水系统。与传统的水塔、高位水箱、气压罐等供水方式比较,不论是投资、运行的经济性,还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差功率反馈到电网进行调速的方法已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调速过程中转子电势将低于电网电压,因而这种调速方式需要在电网与逆变器之间接入一个升压变压器。本文提出了一种省去升压变压器和直接将转差功率反馈到定子绕组的新的串级调速方法。文中对定子绕组反馈点的选择、等效电路数模及主要参数作了分析,并在一台改制的绕线式异步电机上作了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调速方法除经济简便外,仍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交通流处于高峰时,公路主线路段可能出现拥挤的瓶颈路段,导致车辆运行时间增加,路段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路段交通流运行的时空特征出发,对现有的Papageorgiou模型进行扩展并考虑速度控制因素,使其适用于可变限速控制环境下的真实交通流运行状态,提出了适用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的可变限速控制条件的改进模型,以控制周期内总通行量最大和车辆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限速控制,本文提出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降低总行程时间7.45%,提高平均速度8.78%,表明该可变限速控制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速公路瓶颈区域的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维电磁场理论对直线电机气隙磁场的纵向分量和垂向分量进行求解, 得到了电机牵引力和法向力的解析表达式, 利用直线电机试验台对解析计算方法进行检验, 对比6~18 Hz恒滑差频率下牵引力和法向力随速度的变化; 建立了三悬浮架单节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 仿真对比了车体和悬浮架分别在1、3、5、8 kN冲击力下的振动响应; 计算了单节中低速磁浮车辆牵引特性, 分析了不同滑差频率对车辆牵引性能的影响; 综合考虑电机法向力对悬浮系统的影响和车辆的牵引需求, 提出了变滑差频率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电机牵引特性一般包括恒力区和恒功区, 恒力区初级电流最大值为390 A, 恒功区电压最大值为212 V, 恒力区牵引力变化较小, 恒功区牵引力衰减较快; 滑差频率越小, 电机起动牵引力和法向力越大, 恒力区越短, 反之亦然; 法向冲击力小于8 kN时车辆平稳性指标等级均达到优秀, 但为了减小悬浮系统的负担, 电机法向力应越小越好; 较低的滑差频率使车辆低速段牵引性能更强, 但采用较高的滑差频率有利于提高全速度范围的牵引性能; 在变滑差频率控制策略中起动滑差频率的选择综合考虑车辆的牵引性能和悬浮能力, 速度达到恒功转折点后滑差频率逐渐增大, 该策略使电机恒力区牵引力适中, 恒功区牵引力始终为电机所能发挥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压和功率平衡的关系分析了牵引电动机反馈试验中的电流或电压失控现象,发现失控的原因是各电机磁场特性的差异所致,得到了不出现失控的磁场限制条件,提出采用调磁的方法来消除失控现象。对调磁装置及其技术参数进行了设计,使之能满足所有试验的调节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能源问题正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风能的有效开发利用变得愈加重要,因此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变速恒频(VSCF)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是目前风力发电系统的主流,在该系统中,励磁控制技术的研究是关键。对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功率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转子励磁控制系统通过双馈发电机转速的控制,跟踪最佳风能利用系数曲线以获得最大功率,给出了最佳风能捕获控制系统励磁控制算法。在高于额定风速运行时,通过变桨距和励磁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恒功率控制,建立了简洁、直观的变桨距控制与励磁控制的控制算法,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8.
本系统是一个交直交的变频电源,以凌阳的SPMC75F2413A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SPWM技术控制变频,实现三相的正弦波输出,其最大输出电流为3A。本系统还具有频率测量,电流、电压有效值测量,平均功率测量以及各种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国内外采用永磁直驱技术的轨道车辆发展状况,归纳了永磁直驱转向架的结构形式,讨论了抱轴式直驱结构与弹性架悬式直驱结构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形,分析了永磁直驱转向架的蛇行运行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针对轨道车辆应用,从磁性材料、冷却系统、温升效应、电机质量、气隙磁密、反电势抑制、失磁故障、电路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永磁直驱牵引电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