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HM-I(复合高模量剂)/SBS复合改性沥青综合了高模量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优势,能显著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采用残留稳定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及动态模量试验,分析HM-I/SBS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并与基质沥青+硬质沥青颗粒及HM-I/基质沥青所制备的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M-I/SBS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及动态模量值更为优异,且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用丁苯橡胶和废塑料薄膜作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发现丁苯橡胶能和加速塑料在沥青中的溶解;改性后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且复合性性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改性之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季冻区自然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特殊要求,克服单一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不足,选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对基质沥青混合料、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及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的同时加入极大地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4种沥青混合料中,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表现最佳,低温抗裂性仅次于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可用于季冻区沥青路面工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北美岩沥青和SBS复合改性技术,制备了不同掺量的北美岩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研究了沥青性能和沥青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北美岩沥青和SBS复合改性后,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黏度增加,沥青高温稳定性能改善显著;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用在透水沥青路面中的性能,依托实体工程,在PAC-13、PAC-20型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了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和渗水系数,并与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同级配类型的高黏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高黏沥青混合料,其渗水性能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刘丽 《公路工程》2016,(4):124-129
为了提高青川岩沥青和橡胶粉单一改性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并改善重载、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对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系统研究,基于不同青川岩沥青和橡胶粉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177℃黏度、软化点和PG分级试验结果,确定了适宜的橡胶粉和青川岩沥青掺量,采用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四分点加载疲劳试验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中,橡胶粉的推荐掺量为15%~20%,青川岩沥青的推荐掺量为6%~10%;相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推荐最佳的掺配比例为10%青川岩沥青+18%橡胶粉。经试验路验证,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童浩  金光来  豆莹莹 《公路工程》2021,(2):89-95,102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对高灰分天然岩沥青BRA和SBS改性沥青复合改性BSAC-20与BSSMA-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BRA和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组分适宜的掺配比例,综合评价了用于不同路面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将其与单一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动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技术的发展,梳理总结了国内外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原材料选用情况与制备工艺,明确了其较优掺配方案、制备方法,探讨了SBS/胶粉复合改性机理,全面调查了国内外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与基本性能,对比评价了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SBS沥青、橡胶沥青的性能差异,并基于数理统计结果与沥青相关规范,划分了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等级。结果表明: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以高速剪切或胶体磨法为主,常用掺配方案及工艺为SBS 2%~3.5%、胶粉10%~20%、沥青加热温度170℃~180℃、剪切速度4 000~5 000 r·min-1;SBS/胶粉对沥青的复合改性过程以物理作用为主,辅以部分化学反应,且沥青组分、胶粉处理工艺将会显著影响改性材料分散状态;SBS与胶粉复合可使两者优势互补,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大幅提高;与基质沥青、橡胶沥青、SBS沥青相比,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优势显著,流变分级基本满足PG 76和PG-22;综合统计箱形图数据节点与相关沥青规范,将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4个等级,并推荐了适用于寒区、温区、热区的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要求。鉴于当前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技术研究已有长足进展,建立室内改性工艺与工厂末端生产关系、探究耦合工况下性能演变规律、优化储存稳定技术与施工配套工艺将是其推广亟待攻关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梦良  胡杰 《公路》2007,(11):163-168
按照美国SHRP沥青结合料评价方法对橡胶粉和PE复合改性沥青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试验表明,加入不同剂量的橡胶粉和废旧PE复合改性剂,可以显著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二阶共混法,将LDPE和橡胶粉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检测LDPE/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技术指标,并对比基质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结果表明:LDPE/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高有了很大的提高,水稳定性有r一定程度的改善,低温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RET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及改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媛  李东浩 《公路工程》2016,(4):290-296
RET沥青化学改性剂在我国的工程实践中使用较少,基于室内实验和试验路铺筑,通过对RET与SBS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标性能和PG分级系统研究,确定了RET与SBS适宜的掺配比例,系统评价了不同RET和SBS掺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而定性揭示了RET对低剂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RET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RET与SBS复合可以充分发挥SBS与RET各自对沥青的改性作用,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RET与SBS复合改性沥青中,RET的推荐掺量为1.0%~1.5%,SBS添加量为2.0%~3.0%;RET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可大幅改善SMA以及AC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其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耐久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和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RET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郭铄  李宇峙  张平 《中外公路》2013,33(1):216-218
主要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将应用较为普遍的SBS改性剂与新型TPS沥青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使用高速剪切仪制备SBS与TPS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表明:SBS与TP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抗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硅藻土、硅藻土和微细废旧轮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的沥青技术性能试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发现采用硅藻土和微细废旧轮胎胶粉复合对国产沥青进行改性可使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且优于硅藻土改性沥青,将其应用于湖南省桃源县境内省道s306线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中,取得了高温稳定性好、低温抗裂性强、温度敏感性降低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岩沥青/SBS和岩沥青/LDPE复合改性石油沥青三大性能指标的研究,分析了岩沥青和聚合物用量比的变化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岩沥青与SBS复合后,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有较明显的影响,两者均随岩沥青含量的提高而下降;岩沥青与LDPE复合后对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也有较明显的影响,前者随岩沥青含量的提高而下降,而后者则当岩沥青/LDPE用量比在1∶1左右时出现极大值,即岩沥青与LDPE复合后可明显改善改性沥青的延度;添加少量岩沥青有利于改善SBS和LDPE在石油沥青中的分散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道路沥青的产品分级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针入度分级、牿度分级和SHRP沥青性能分级.在沥青的各项路用性能基础上美国提出了SHRP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的评价指标.该文采用美国SHRP法对胶粉和胶粉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性能评价,其实用性很高,因此,研究者认为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沥青,也适用于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6.
利用SHRP结合料规范评价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HRP沥青结合料规范提出的指标对独山子沥青进行路用性能评定,结果表明:独山子沥青经聚乙烯(PE)、废胶粉以及SBS复合改性后,其粘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独山子沥青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52-22,独山子沥青掺加正品PE和废胶粉改性后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64-28,独山子沥青掺加正品PE和SBS后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70-28,独山子沥青掺加废PE和SBS后符合性能分级指标的PG64-28。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改性沥青在韶关地区改建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在韶关地区路面改建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改性后沥青性能明显改善,质量稳定,有利于国产设备生产改性沥青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改善沥青低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虞勋忠  王永森 《公路》1996,(1):24-29
沥青中掺金属皂和PE或EPS可改善其低温性能。我们铺筑了约40万m^2的金属皂或其复合改性沥青路面,试验结果表明,路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石墨烯存在成本高、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和分散性差的问题,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石墨烯进行处理,基于针入度分级体系、PG分级体系与黏度分级体系指标,评价研究PVP修饰石墨烯(PVP-G)复合SBS改性沥青的常规针入度指标性能、流变特性、黏度特性,优化了适宜的PVP-G掺配比例。在此基础上,采用3大路用性能试验、浸水APA试验、SCB弯拉疲劳试验与室内MMLS1/3试验,探讨了PVP-G/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疲劳性能与长期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添加PVP-G改善了SBS改性沥青高温、低温和抗老化特性,增强了沥青胶结料的弹性恢复性能与抗变形性能,改善了低温抗断裂性能与应力释放性能。1.5%PVP-G/4%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有优异的高温抗永久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在高温长期荷载及高温浸水综合作用下,1.5%PVP-G/4%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比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了更优异的抗永久变形能力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刘海芳 《公路工程》2016,(4):112-117
为研究新型硫磺改性剂(SEAM)和SBS掺量对沥青及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的影响,变化4种SEAM和SBS掺量,采用177℃黏度、针入度、软化点、BBR、DSR试验确定了SEAM和SBS适宜的复配比例。采用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四分点加载控制应变疲劳试验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根据SEAM与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指标和PG分级试验结果,推荐SEAM与SBS复合改性沥青中的SBS添加量为2.0%~2.5%,SEAM合理掺量为15%~20%。SEAM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将SEAM与SBS复配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和耐久性。使用SEAM与SBS复合改性方案可替代18%~20%的沥青,同时降低了SBS掺量。试验路后期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采用SEAM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