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确切地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舰炮又遭到了新严重挑战。舰载导弹的出现与大量装备使其成为水面舰艇的主要攻击与防御手段,因此,各国海军对舰炮在未来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出现明显分岐,更有人片面地认为舰炮过时了,主张用导弹取代舰炮,提出建造“全导弹”舰艇。然而,从50年代的朝鲜战争到90年代的海湾战争都雄辩地证明,现代化海战中没有离开过舰炮,舰炮是导弹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2.
李翔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11-15
针对我国舰炮装备研制周期紧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舰炮研制新思路。介绍了并行工程的概念、技术基础和国内外应用概况,分析了我国舰炮研制开展并行工程的可行性,提出了在舰炮研制中实施并行工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舰炮是各国海军普遍装备的一种武器,本文将介绍舰炮在未来海战中的作用,特点、国外典型型号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舰炮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舰炮武器的发展历程与其他军兵种武器装备一样,走的是一条从苏联引进、仿制到独立研发,从相对简单到复杂先进的系统集成,从无到有地逐步建立并形成中国自己的研制生产体系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俄舰炮武器系统对中国舰炮武器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虽然已经基本拥有自主研制、生产几乎所有口径舰炮的技术能力,且俄(苏)式血统的先进舰炮也已不再是中国海军的唯一选项,但中国海军并没有因此而摒弃俄式装备,而是一如既往地对国外所有先进技术抱以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集各方之长、为我所用的学习态度和装备发展思路。这表明,在今后相当时期内,只要有先进和优越之处,无论是俄式还是西式,中国科研人员仍将毫不迟疑地予以学习、接受和吸取,在博采众长中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舰炮武器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基于仿真的舰炮武器系统评估手段,指出了仿真方法对舰炮武器系统试验评估的适用性,并建立了系统仿真试验平台。该仿真平台的应用,可以对舰炮武器系统进行更为全面的考核与评估,优化舰炮武器系统装备的配置及性能需求,促进舰炮武器系统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工智能的舰炮装备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舰炮武器装备是集机、电、液、气、光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出舰炮武器装备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化的构想,描述了智能舰炮装备的作战流程和主要技术特征,分析了发展智能舰炮装备需解决的战场态势智能感知与评估、最佳供弹路径规划、舰炮智能控制等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舰炮系统作为舰艇常规装备,近年来面临着智能化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对传统传感器在舰炮系统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梳理,较为详细地叙述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及特点,针对传统传感器的使用问题及舰炮系统智能化需求,分别从故障诊断、智能供弹、健康管理、数字孪生等4个方面对智能传感器在舰炮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为智能传感器在舰炮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3.现代海战,舰炮雄风犹存二战后,确切地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舰炮又遭到了新的严重挑战。舰载导弹的出现与大量装备使其成为水面舰艇的主要攻击与防御手段,因此,各国海军对舰炮在未来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出现明显分歧,更有人片面地认为舰炮过时了,主张用导弹取代舰炮,提出建造“全导弹”舰艇。然而,从50年代的朝鲜战争到90年代的海湾战争都雄辩地证明,现代化海战中没有离开过舰炮,舰炮是导弹无法取代的。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二战之后第一场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战争。1950年6月29日,美国“芝加哥”号重巡洋舰(13020吨)和2艘驱逐…  相似文献   

9.
舰炮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舰炮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炮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舰炮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舰炮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口径舰炮通常指100毫米以上口径的舰炮。二战后,由于航空武器的发展和导弹武器的出现,舰炮变成了水面舰艇的辅助武器,大口径舰炮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潮,装舰数量大幅度减少。各国主力舰艇通常只装备1~2座。 我国舰炮研制工作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第一代双130毫米舰炮。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现代”级驱逐舰,其上的新双150毫米舰炮作为附属项目被一并引进。随着我国海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新一代大型驱逐舰呼之欲出,选择什么样的主炮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文来盘点一下国产大口径舰炮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我国大口径舰炮发展做些简单推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从舰炮排壳方式对舰炮使用性能的影响出发。比较了上排壳和下排壳各自的特点,并对某型舰炮实施上排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系统保障影响最大的是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在决策要提供的保障类型和范围时,就要提出系统的保障性指标.因此,在系统方案设计和论证阶段把后勤保障作为主要因素考虑是保障性设计工作必须的环节.针对舰炮典型任务剖面RMS参数建立系统模型,从系统建模方面对某型舰炮保障性参数仿真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Simprocess装备保障仿真平台的特点和应用,给出了该型舰炮保障性参数——备件数量的仿真评价模型与算法,并对仿真实验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为该舰炮开展保障性设计,实现保障性目标要求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汀峰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16-18,21
某新型舰炮用3年多时间建成,创造了我国舰炮研制史上的奇迹,这离不开项目的精心策划和科学管理;以3年多时间跨越了20年,使我国舰炮研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离不开引进后的总体集成创新。结合研制过程,深刻体会到以人为本的团队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冲突中,两栖攻击战日渐增多,迫使各国海军重新考虑对岸火力支援的能力。欧洲各国对此尚未明显表态,各厂商只强调对现役装备进行改进。美国海军正在考虑能满足水面火力支援要求的各种武器。海军战术导弹系统、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改型、巡航导弹、海斯拉姆、海熊导弹都是选择方案。改进现役127mm舰炮、MK71型203mm舰炮及其适于火力支援的弹药也是考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舰炮自动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炮在列装部队后,保证装备完好性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设计了舰炮自动测控系统.从总体上介绍了舰炮自动测控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给出具体硬件设计方法、连接图和软件框图;对设计进行了总结.该测控系统具有设计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按照此思路设计的测控系统样机已投入使用,证明性能优良、可靠.  相似文献   

16.
舰炮是海军水面舰艇的重要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执行多样化的使命任务。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可大幅提高作战效能、效费比和附带损伤,可以用更少的弹药达到更好的打击效果。本文综述了世界主要军工集团研究舰炮制导炮弹的现状,总结出舰炮制导炮弹的发展具有利用陆军制导炮弹成熟技术、从大口径到小口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效费比、同步考虑现役舰炮的兼容发射等特点,使用制导炮弹的舰炮武器装备将能够更好地遂行对岸火力支援、打击海上目标、防空作战等多重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舰炮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域与时间域两个方面用有限元法对舰炮连发射击过程中身管热-应力耦合问题进行求解,应用模拟结果探讨了舰炮连发射击时热冲击-力冲击作用下身管的热-力学动态特性规律,指出其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对舰炮设计、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面舰艇的贴身卫士-小口径火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口径火炮是水面舰艇的基本装备之一、其火力强大、弹丸密集、反应快速、操作灵活、重量轻巧、造价低廉、适装性强、功能繁多以及射速高、备弹多的优良战技特点颇受各国海军的青睐。多年来,小口径舰炮不像大中口径舰炮那样经历过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保持久盛不衰。在反导防空、对水上目标(包括漂雷)作战、应付突发事件、实施战术威慑及对付海上恐怖活动等方面,小口径舰炮的作用独树一帜,不可或缺,素有水面舰艇“贴身卫士”之美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威胁日趋严重,小口径舰炮的作用更是备受推崇,各主要海军国家竞相推出了一系列空前先进的小口径舰炮。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短兵相接的利剑,小口径舰炮将和近程武器系统一样,成为水面舰艇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和四个方面回眸了舰炮风雨百年的发展历程。舰炮的发展 ,一直都离不开战争的需求 ,特别是经受住了导弹的严重挑战后仍获得迅速发展。这是因为战争需要舰炮 ,而导弹又无法代替舰炮的全部功能。本文前两部分通过典型战例 ,说明在以舰炮为主战兵器的“大舰巨炮”时代对夺取制海权、取得海战胜利的重要作用以及现代海战中舰炮的功能 ;后面两部分则根据未来海战对舰炮的需求 ,从技术角度审视舰炮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应用 ,舰炮技术一定会不断创新 ,舰炮一定会获得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舰炮为结构模型,运用可靠性的方法对其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可靠性进行分析和预测,达到对舰炮可靠性技术研究的目的。借助可靠性试验有效地对舰炮进行可靠性评估和评定,提出了小口径舰炮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