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输经理世界》2011,(10):98-98
针对日趋饱和的语音业务,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加市场份额,北京联通推出了"沃?商务"套餐,通过融合捆绑,将固话、宽带、2G实施个性化捆绑,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拉动新增中小企业用户的发展。此次推出的"沃商务"中小企业融合套餐,将高速宽带、固定电话、2G手机、3G手机进行了完美融合。固话和2G手机的绑定,实现了企业组网,固话、2G手机费用的统筹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日趋饱和的语音业务,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加市场份额,北京联通推出了"沃?商务"套餐,通过融合捆绑,将固话、宽带、2G实施个性化捆绑,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拉动新增中小企业用户的发展。此次推出的"沃商务"中小企业融合套餐,将高速宽带、固定电话、2G手机、3G手机进行了完美融合。固话和2G手机的绑定,实现了企业组网,固话、2G手机费用的统筹使用,可使用户  相似文献   

3.
颜昭雄 《运输经理世界》2010,(7):I0029-I0029
上海率先尝鲜,南京、苏州、福州、成都等众多城市跟进,深圳也即将应用新型技术……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拿起手机代替公交卡刷卡,正踏上普及化的快车道中。 手机新应用 住在成都的张伯在公交车上往往会成为“焦点”人物。原因无他,和其他人直接投币或者刷公交卡坐公交车不同,张伯上车用手机刷卡。有时候上车的时候,张伯正打着电话,但把手机凑近刷卡机,还是“滴”的一声,一点影响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从大量手机数据中提取居民活动的时空特征是大数据趋势下的新兴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手机通话数据或者手机定位数据,并且许多研究缺乏相关验证,使得研究可信度不高。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通过3种方法对居民职住地进行识别分析,并对比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探讨通过手机大数据对于居民职住地识别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公路项目在外业勘察测量和内业整理阶段工作量较大且繁重。文章基于手机GPS的工作原理,介绍手机GPS在公路项目勘察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手机GPS精度高、携带方便、充电方便,能应用于外业勘察中的简单测量、路线导航和内业设计中的资料汇总、汇报材料、动画演示,数据流转方便快捷,资料审阅查阅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继"共享单车"之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多地开始流行起"共享汽车"。只需下载手机APP,注册后就能用手机在附近找到汽车使用,到达目的地后可把车还到指定的停车网点或任意的正规停车场。2017一开年,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在继共享单车风靡于一些城市后,也纷纷亮相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下  相似文献   

7.
人类已进入汽车社会+信息社会的时代,打电话,聊天,听歌,导航等都是开车时必不可少的应用场景.虽然交通法明文规定开车时不得手持电话,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手机早已深入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在驾驶途中,人们也难免去操作手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驾驶中因使用手机触发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上报率的10.56%.驾驶安全与使用手机的矛盾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个矛盾,以安全方式满足驾驶中的通信需求,是具有极大价值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浙江省高速公路网为对象,基于手机上高速公路车速数据和收费站出入口流量数据开展浙江省高速公路拥堵预测研究。对收费站流量数据和手机车速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在数据质量可靠基础上,构建基于手机与流量数据的浙江省高速公路拥堵预测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有效解决浙江省高速公路拥堵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LWJ 《运输经理世界》2010,(20):42-42
辗转出差途中,手机出现故障,紧接着就是中秋佳节,索性就让手机这么安静下去,过了一个史上最静谧的假日。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大规模用户交通方式问题,多维度分析出行方式特征,提出结合主动学习和Tri-training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以手机信令出行链为基础,将出行特征划分为距离、时间、速度、出行者属性等四类,并进一步研究多维度特征及其计算方法 ,基于有向无环图设计一种结合主动学习与基于Tri-training的半监督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运用HY市手机信令数据构建样本集并训练该分类器,与多种监督学习分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主动学习构造的富含信息的已标记样本集可以减少半监督学习的迭代次数,Tri-training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可以通过大量未标记样本提升分类器准确率,结合主动学习与Tri-training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手机信令数据出行链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收费正在逐步应用非现金支付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手机支付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问题,在分析手机支付主要技术的基础上,论述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支付应用,希望对于今后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互联网+",是运用互联网的哲学与思维,去指导一种产品或传统行业如何继续走下去。这种哲学体系与思维方式,改变着产品体验和看待用户的方式,改变它跟用户的连接方式,亦改变着商业模式,从而让资源真正重新配置,产生化学反应,甚至核反应效果。仿佛一夜之间,"滴滴打车"、"Uber"等手机应用软件被安装在了很多人的手机上。在这个手机应用软件花样百出的年代,为什么这类软件会如此盛行?因为它们改变了连接关系。过去的若干年,在城市中,出租车占据了  相似文献   

13.
正"嘀嘀",手机提示音响起,点击进入即可看到"某某2#拌和站粗集料用量超差,请您及时处理"的信息。在铜万高速宜丰联络线(以下简称"宜丰联络线")质量和安全监管平台手机APP上,隐患等级、排查项、隐患描述、隐患状态等各类隐患清单情况无所遁形。作为宜丰联络线唯一监理机构的管理者,监理工程师们时时关注信息化监管平台,看到这类消息,会立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5年前的北京街头,谷歌带着自己的手机地图的广告,悄然登陆了许多公交车站的灯箱,从传统的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再到移动终端,交通出行领域的智能转型和科技变革,悄然开始。5年后的今天,手机地图早以家喻户晓,GPS导航定位也从专用设备转向了智能手机,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手机地图,回顾今年的春运出行高潮,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已经开始融入到每个平常人的交通出行当中。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国务院办公厅就同一行业相同专题连续两次发文,充分表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也是物流业产业地位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标志。"指尖在手机上滑动几下,从杭州到上海拉货的货车司机小武便从手机APP抢下了这一路线返程的货运订单,这一来一回,货车都是满载的状态,运输效率提升了,收入自然也随之提高。近几年,伴随着物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手机APP实时了解货源信息、承接运输业务,成为越来越多年轻货车司机的选择。而这一  相似文献   

16.
手机进化史     
《运输经理世界》2012,(12):61-61
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意味着每隔一年半的时间,电子产品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73年Martin Cooper在发明了第一台手机时或许已经料到手机日后的变革,但他肯定料想不到在这之后30多年的时间手机进化的辉煌,不仅支持效果更好的通话需求,甚至还有将PC取而代之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提出用户类型识别和出行轨迹识别的方法,分别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常驻人口及外来旅游人口在重点景区的特征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对亚欧博览会期间参会人员的活动特征进行分析,为手机信令数据在旅游景区和重大集会客流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手机信令数据的通讯特征,提出了测度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并通过基站识别软件实测数据来匹配轨道交通各站点与其进出口附近的地上与地下基站,确保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将手机信令测得的数据与IC卡数据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拟合程度较高,说明该方法测度轨道交通客流有效性强。进一步充分利用手机信令可准确识别轨道用户的优势,根据乘客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外部的活动信息,继续探究该方法在轨道交通乘客职住地分布以及各站点换乘客流量等方面的应用,为优化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出门打车不用在路边等,在家里点点手机就行。近日,一款"叫车软件"悄然兴起。所谓"叫车软件",就是直接让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沟通的手机网络软件——乘客在输入起点和目的地后,选择自愿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可根据小费多少选择订单。听上去,不用风吹日晒,淋雨冒雪的站在路边拦出租车,还是种挺高效、便捷又人性化的打车方式。不过,这"打车神器"真的靠谱、真的好用吗?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隧道超欠挖控制的关键因素检测及爆破后效果评价需求,研制了炮眼钻孔检测杆,开发了隧道超欠挖检测手机APP和B/S版隧道超欠挖检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手机APP连接钻孔检测杆及全站仪,对炮眼钻孔三维角度信息、位置信息及爆破后隧道断面进行检测、计算及传输,实现了隧道爆破过程检测及爆破断面效果评价,为后续动态调整爆破参数及超欠挖控制研究提供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