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远距离海上雷达探测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受到杂波干扰,常用的最小均方算法通过在干扰噪声中形成主波束并引导至目标信号,有效解决了杂波干扰问题。通过对自适应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的海上应用进行研究,给出了常用的天线阵列结构模型和信号模型,研究了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成型算法,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解决方案中最小均方算法最为常见,但其存在收敛速度差、通用性低等问题。本文将优化遗传算法引入,对传统遗传算法中初始种群规划和交叉操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仿真实验表明,与最小均方算法、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优化遗传算法对杂波的抑制效果提高了28%,收敛速度提升了3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延时求和波束形成和频域相移波束形成为例,讨论了基于DSP系统的不同波束形成方法下任务的并行划分,并在基于TMS320C6416的分布式硬件处理板上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和实现,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空间干扰抑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智能天线接收系统中的空间干扰抑制算法进行研究,实现天线系统的最佳接收。运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检测信号和干扰方向,并利用改进的线性最小方差准则算法调整权系数,使接收系统实时跟踪信号和干扰的空间方向,并能进一步加宽波束的干扰零陷,提高系统的空间干扰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研究中经常遇到的波束形成技术容易引起混淆这一问题,分析了智能天线和MIMO这两种多天线系统中波束形成的原理,辨析了各自的涵义,阐明了两种波束形成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5,(7):64-68
波束形成问题是阵列信号处理的核心问题。阵列的结构形状、阵元数目和处理算法等因素决定了其空域滤波的性能。本文给出圆柱形基阵的波束形成分解方法;然后深入研究圆柱形基阵的常规波束形成方法和旁瓣控制波束形成方法,通过利用圆阵的相位激励模式,将直线阵中应用的旁瓣控制加权方法应用到圆阵,从而降低圆柱形基阵输出的旁瓣级,以提高基阵性能;最后仿真分析圆柱形基阵在各种不同的加权方式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波束形成技术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中远距离声压测量,得到机械设备噪声源位置分布及相对强度,但波束形成算法本身存在"旁瓣效应"引入的虚假声源干扰。因此,基于波叠加法提出对波束形成的改进算法,通过在波束形成定位出的噪声源位置处布置等效源,由声压匹配波叠加法和传声器阵列声压反算等效源强度,再由所得各等效源强度,根据波叠加法基本原理在重建面上进行声压重建,进而消除旁瓣效应。仿真与柴油机噪声源试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灵活的空时分组码与多维特征波束形成组合方案,以充分利用MIMO信道的二阶统计信息。该方案在保证空时编码分集度的同时能最大化系统的编码增益,空时分组码的选取并不受实际发射天线数的限制,因此可以在分集度、编码增益以及系统码率之间进行灵活的折中。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同时表明,当实际发射天线数大于空时码所需天线数时,系统的编码增益随着实际发射天线数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发射天线阵列间相关性越强,增长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8.
针对鱼雷舷侧阵的方位估计,研究了阵元域MVDR波束形成算法,此算法较常规波束形成算法在分辨能力上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阵元域MVDR是对阵元域的信号直接处理,计算量较大,在低信噪比时分辨能力下降,限制了其在声纳系统上的应用.文章提出的波束域MVDR(BMVDR)波束形成算法就是为了克服阵元域MVDR的缺点.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表明BMVDR算法的性能优于MVDR与常规波束形成(CBF).  相似文献   

9.
阵列输出的有限次快拍处理等效地增加了信号之间及信号与噪声之间的相关性,导致了现有的子阵自适应处理方法在小快拍数目时的性能损失.现提出一种子阵波束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通过对子阵多波束输出的协方差矩阵求平均,减弱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提算法在小快拍数情况能够大大提高输出信干噪比,并有效地抑制阵元上接收的随机噪声.  相似文献   

10.
船舶在海上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多径衰减、时延严重影响了船舶通信性能。本文首先研究数字阵列雷达的基本原理,以及结构构成,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多船舶用户之间的高效通信,对雷达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字波束合成处理,利用加权因子对回波信号相位进行补偿,产生相位加权值,然后对各个阵元信号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合成信号,通过这种方式以此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GPS静态测量技术已在交通、水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测量数据的同步环闭合差核验往往很难达到现行测量规范的限差要求。通过系统分析GPS静态测量中同步环闭合差的产生原因,认为现行测量规范中同步环闭合差的限差值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进一步尝试推求同步环闭合差的限差参考值,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中通道龙滩库区具有较大的物流潜力,在提高航道等级的同时,提高与此相适应的水上交通管理水平,建设数字航道,是充分发挥通道作用的基础,并对推进珠江上游的水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就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平台数字航道建设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龙滩库区水上交通管理智能化数字航道的建设目标,并对系统通信平台、船用终端功能和其他系统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数字航道技术在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宁  刘杨 《水运工程》2007,(10):52-54
在分析当前我国水运经济发展及国内外内河航道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并分析数字航道系统在我国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道路断面测量的基本要求,比较了GPS技术和全站仪测量方法的利弊,详细介绍了GPS测量的转换参数解算和动态GPS测量的误差。介绍了一个GPS测量的实例。是后提出了应用GPS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靠近艉部的GPS天线线型对AUV的阻力以及桨盘面处的伴流品质有直接影响。高品质的伴流场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并提高水动力性能。为了获得最优的GPS天线线型,以某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为母型,采用ICEM-CFD、Fluent等CFD软件,结合RANS方法和SSTκ-ω模型对搭载不同线型GPS天线的AUV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GPS天线设计前倾角可以有效降低天线的阻力,从而降低AUV受到的整体阻力。具有一定前倾角和尾端曲线的GPS天线有利于改善AUV尾部伴流特性,减小桨盘面伴流速度的不均匀度。  相似文献   

16.
陈炳奎 《世界海运》2001,24(4):35-35,37
全球定位系统全部由美国国防部(DOD)操作和维护。目前,GPS设备在商船、军用船舶、航道测量、地质勘探及渔船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该设备的功能,就目前船上较常用的KODEN KGP-911型GPS的天线高度设置作一介绍,供有关人员参考。该设备仅仅是航海方面的一个辅助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应把你船的GPS导航仪上的数据与其他的导航仪器作详细比较,从中做出良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船舶在狭水道或进出港航道航行时,为确保船舶航行在预定的航迹线上,传统的定位与导航方法大多是利用助航标志。本文基于GPS、船用雷达(ARPA)和电子海图(ECDIS)等航海仪器与设备功能特点,就船舶运用GPS、船用雷达和电子海图以确定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航迹线方法作了研究,并就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陈荣  张鹰 《水运工程》2007,(3):8-11,30
总结了槽蓄量计算中的常用的断面法、水沙平衡法和地形图量算法的原理和不足,利用1973—2002年的水下地形图为基础资料创建DEM,进行了精度分析;计算河道槽蓄量的大小;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叠合分析,得到河道槽蓄量大小的变化及水下地形变化的可视化。结果表明:1)利用海图资料建立的DEM精度较高,其中1982年的中误差仅为0.78m。2)在1973—2002年间北港河段槽蓄量整体增大,即呈现冲刷之势,泥沙冲刷量为1.6×108 m3。在整个研究时段内,1982-1987年间槽蓄量变小,河道发生淤积。3)北港河床航道稳定性较差,河床逐渐演变。水流作用切滩下泄使大量泥沙迁移堆积;洪水造床作用在河口河槽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GPS导航战策略和卫星导航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对基于导航战的GPS压制式干扰技术的原理与性能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