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面温度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城市下垫面特性、城市大气污染和城市人工热源是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数据和数学计算论证了路面温度对城市大气温度的影响。介绍了太阳辐射、云层状况、大气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环境因素对路面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数据、公式和图表重点讨论了路面反照率、路面湿度等路面特性因素对城市路面温度的影响。根据路面反照率与路面温度的数值关系,提出通过铺装水泥混凝土路面或碎石封层的方式提高路面反照率,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根据路面湿度与路面温度的关系,提出通过增加透水性路面面积,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2.
实时、准确地识别路面附着系数是国内外汽车行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国内外路面附着系数识别领域研究现状,根据汽车运动工况及动力学原理,分别对汽车纵向运动过程中的路面附着系数识别方法和汽车侧向运动过程中的路面附着系数识别方法进行了论述。对路面附着系数识别中常涉及的附着率估算、路面类型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路面附着系数识别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道路、车辆和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水、热、冰雪、噪声、尾气对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沿线生态环境均有明显影响,为了消除或降低各种因素对道路功能、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促进道路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内外提出了诸多新型路面结构和材料并成功应用.文中收集国内外研究动态,结合各因素分别介绍了透水性路面、地吸热式路面和自融冰雪路面等生态型路面,以及低噪声路面、尾气吸收路面等环保型路面,介绍了各类路面的特点、作用原理及应用情况,这对了解未来道路发展趋势,探寻新型路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汕高速公路东段路面路况、水文地质、交通量和路面强度调查 ,结合对该路路面病害规模和原因的分析 ,对该路路面进行了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路面处治方案。着重介绍根据该路自身实际条件和路面设计方法提出的适用该路路面的处治方案。目前该路部分路段的处治方案正在实施之中  相似文献   

5.
路面附着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松龄  裴玉龙 《公路》2007,(11):126-130
路面附着性能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影响轮胎与路面间附着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轮胎、路面及汽车行驶状态等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分别对路面类型、路面状况、轮胎结构、胎面花纹及花纹深度、轮胎气压和车速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特点,揭示了各因素对路面附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从路面和轮胎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轮胎与路面间附着性能的对策,从而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簧下质量大导致轮胎动载荷增加,并且电机电磁力和转矩波动对车轮造成电机激励,进一步加剧车轮振动引起垂向振动负效应的问题。鉴于此,考虑电机的电磁激励,建立了电动汽车-路面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路面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振型表达式,以及路面振动引起的二次激励。计算了简支与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的路面模态频率,根据频率分布进行了截断阶数选取,并分析了边界条件、电机激励和车速对路面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行驶速度、路基反应模量及路面不平顺幅值下,激励形式对汽车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不平顺幅值越小,弹性支撑对路面响应的影响越大,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的路面响应较小,电机激励会引起路面响应的增加;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路面不平顺幅值和路基反应模量越小,考虑路面不平顺、路面二次激励和电机激励的三重综合激励对电动汽车响应的影响越大,激励形式对轮胎动载荷的影响最大,对车身加速度的影响次之,对悬架动挠度的影响最小;电机激励导致轮胎动载荷增加,对路面破坏和寿命产生的负效应不容忽视。所建电动汽车-路面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及研究思路可为电动汽车垂向动力学分析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传递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刚 《路基工程》2005,(3):33-35
通过对几条高等级公路路面的试验分析,得出了路面平整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纵向和垂直于路面方向均方差δ的传递规律。必须控制好路面混合料设计、结构层设计、施工设备设计及路面施工的四个方面,才能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1/4车辆模型模拟车辆系统,有限尺寸Kirchhoff薄板模拟路面和Kelvin黏弹性地基模拟路基,建立了车辆静载下的路面路基响应系统。基于薄板理论和粘弹性理,利用振动理论,获得车辆静载下路面路基系统的动态响应解析解;分析了地基阻尼系数、地基反应模量、路面弹性模量和路面厚度四个参数对路面位移和应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车辆与路面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具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无单元Galerkin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路面的不同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中面层模量及厚度对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在半刚性路面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节点布置方案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较好,荷载和不同的中面层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车辙的产生,应该在路面设计时对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结合永登至古浪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对既有路面采取现场调查、FWD弯沉检测和路面钻芯取样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既有路面的技术状况和病害成因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继而确定了可行的病害处治措施、既有路面利用标准和路面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11.
道路表面开口孔隙是路面表面特征之一,它受路面类型、使用材料、施工工艺、使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对路面抗滑性能、路面噪声特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关于路面特征的测试方法,目前尚无较成熟的、便于操作的方法。笔者应用专业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探讨了测试路面表面特征(即路面开口孔隙特征)的新方法,并提出了表征路面特征的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测试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对不同路面类型的路面特征进行准确的区别,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铺设路面防滑材料可以得到薄层彩色防滑路面,可显著提高路面抗湿滑和防侧滑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防滑和色彩警示作用,该路面多设置于坡道、弯道、隧道进出口、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环岛、公交车专用道、公交车停靠站、高速公路收费口等交通事故多发地段。本文针对路面防滑材料制备、检测评价技术,薄层彩色防滑路面施工和设置技术,以及薄层彩色防滑路面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薄层彩色防滑路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路面技术状况的正确评定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决策起到关键作用。为此对设计研究技术路线、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指标和养护维修对策决策树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阐述了路面大中修"白改黑"的总体方案和措施,并提出了工程的其它主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介绍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设计方法,对路面内部积水的危害、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透水性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与选定、系统布设等作了相应的阐述。结合深圳市龙大高速公路路面内部排水系统设计工程实例,介绍该项技术的应用情况,对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交叉口和重载交通路面车辙、推移病害较严重的现象,提出了灌入式复合新型路面的概念;结合江苏省某路面工程实际,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入手,开展了灌入式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相关研究;为验证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实际使用效果,通过弯沉检测对灌入式复合路面和掺抗车辙剂路面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灌入式路面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拟建或在建路面使用性能的做出预测,利用模糊集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考虑到路面使用性能受交通、气象、排水等多种指标影响,根据各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了分级,利用模糊隶属关系计算出路面各影响指标对应各等级的联系度,并结合各指标权重,得到了各路面未来的综合联系度。利用置信度准则对各路面使用性能进行了分级预判及对策拟定。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对未建路面使用性能进行预判,可用来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前瞻性判定。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成因分析,提出了防水和排水相结合、加强路面接缝养护和完善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两项措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对使用路面夹层石来提高柔性路面长期性能的路面设计方法进行评价。这种路面设计引入了掺土水泥地基在减少和延缓反射性裂缝产生的方法中所得出来的经验。路面夹层石中的碎石灰岩立足于一个稳定的水泥地基顶部。与常规的掺土水泥地基路面设计相比,采用夹层石设计的柔性路面表现出来的性能更加稳定。传统的路面和采用了夹层石设计的路面都构建在詹宁斯·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高速国道LA-97上,并且监测竣工后试用期限为10.2年,我们对其进行了评估。在整个评估期间,分别对路面病害、平整度、永久不变形进行评估,还采用了动态无损检测对路面的结构能力进行评估测试。此外作为路易斯安那州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加速加载试验研究方案的一部分,很多设计都表明了问题,此测试是基于路易斯安那州艾伦港的加速加载设施测试。这项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水泥路面相比采用夹层石的路面在加速加载试验中能体现出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多年冻土区典型公路G214沿线不同冻土条件下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状况,对两种路面类型的路面病害分布规律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路面病害分析过程中,采用现场踏勘的方法首先对路面病害类型、病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然后就两种路面类型病害分布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病害分布规律差异状况,以及在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行水泥路面错台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别采用文献调研分析和现场试验检测对路面错台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路面错台测试方法,提高了路面错台的测试效率。另外,利用路面错台量与路面平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提出了路面错台量的等级划分标准,对路面错台的快速测试与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