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厦门机场路东坪山地下立交功能定位讨论城市地下立交变速车道的设计问题,提出东坪山地下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思路及相关的安全设计措施,对城市既有隧道内新增立交的规划、设计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城市地下道路的开发利用,即城市隧道、地下立交、地铁、地下街、地下车库等设施的建设,结合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泰达CB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及天津市区的其它地下道路的设计实例,对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地下道路的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超大型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界面复杂、涉及专业及管理部门多,传统的规划及设计分工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本文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公共空间综合体的开发实践,探讨了复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管理问题,涉及管理机制、开发模式、技术保障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基于片区开发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期为类似片区开发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柱  仇玉良 《公路》2011,(11):109-112
通过对比地面、高架、地下三种快速路系统型式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条件,阐明地下快速路交通系统在构建节能、环保的交通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低碳设计理念,从设计和建设角度,对地下快速路可能的具体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述,初步探讨了地下快速路交通系统的低碳型设计思路以及未来应重点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太原市解放南路高架桥及地下联络通道工程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高架桥梁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难点,对地下空间与桥梁结合设计的结构平面布置、基础共同受力计算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提高城市地下道路的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等问题,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实例,阐述了交通诱导系统在地下道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区域路网以及地下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的研究,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交通标线、交通标志,进行交通诱导设计。  相似文献   

8.
将城市排水总体规划与旧城改造主干道排水系统的设计相结合 ,对现状排水系统进行改造 ,实施雨污分流。总结了地下管线布置、排水管径、管材的选用、排水管基施工设计及现有地下管线加固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线形设计、交通导引、坡道防滑、视觉诱导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和探讨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10.
地下车库联络道出入口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 《隧道建设》2019,39(2):261-267
为保证地下车库联络道出入口设计能够满足运行安全的需求,弥补现行规范对地下车库联络道出入口线形指标和位置间距规定的空缺,调研国内已建和在建地下车库联络道现状,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区地下道路和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地下道路为设计案例,对比市政和建筑行业规范中地下道路设计方面关键指标的差异,介绍地下车库联络道变速车道和渐变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建立地下车库联络道的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体系和计算模型。最后得出地下车库联络道线形设计的规范选择依据、地下车库联络道变速车道长度的取值标准、出入口位置的选择方法,并提出单向单洞地下车库联络道相邻出入口间距宜按1~3 min行程长度设置,以满足车行防灾疏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适合小客车专用城市地下道路的特点,合理确定其设计净高,通过广泛调研统计分析国内小客车的尺寸数据,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确定了小客车专用的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净高标准,并就顶部对行车视距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2 m可以作为小客车专用地下道路的最小设计净高,能够满足小客车及正常应急救援车辆的通行.该设计指标的研究应用,对今后减小地下道路建设规模,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快速路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形式。对地下快速路排水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标准的选取进行了论述。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雨废水收集系统、雨废水泵房的设计和防汛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秀仁 《隧道建设》2022,42(3):355-362
通过多年装配式地下结构建造技术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明挖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的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系统性总结。1)从全方位体现装配式技术的工业化建造理念的角度,提出装配式地下结构的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并结合明挖装配式结构的特点提出主要设计内容; 2)针对装配式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结构体系的确定、基坑工程和结构防水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接头选型、结构拆分及内部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装配式结构的基坑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法,涵盖支护选型、基坑宽度的确定、桩墙+内支撑体系技术设计要点、基坑回填技术设计要点等,并总结装配式地下结构的防水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隧道与地下空间抗震防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林德 《隧道建设》2013,33(9):707-714
自阪神地震后,地下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历次地震中地下工程震害情况的介绍,总结各类地下结构震害的特点; 结合上海地铁某车站方案设计的计算结果,分析地下连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及其抗震设计要点; 介绍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提出根据地下建筑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的差异确定其抗震设防目标的理念,并对地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进行城市道路综合管线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下管线可能出现的交叉冲突,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以确保管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因此,设计阶段地下综合管线设计,搜集资料工作尤为重要.该文结合洛阳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简要介绍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在城市道路综合管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项目隧道从城市综合体群穿越,与多个既有项目衔接,通过统筹规划,与多个项目组合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地下空间,并通过地库专用道连接地块与地下车库,能够发挥城市地下道路的综合交通功能。并对多交叉界面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施工重难点进行总结,调整基坑之间的位置,协调基坑开挖和拆撑时序,最终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规模铁路建设中,线路经常遇到不可迁改的地下管线、地下结构物、小河流等障碍物,相比常规的涵洞与桥梁,桩盖板桥涵在跨越上述障碍时具有自身的优势。对桩盖板桥涵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讨论,详细介绍了各部分的构造设计与计算方法,可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地下污水厂的兴起,全地下污水厂具有全封闭性的特点,对全地下污水处理厂进行除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的设计,分别从全地下污水处理厂除臭分区划分、除臭工艺选择、生物滤池原理、设计参数选取及计算方式、除臭风管布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同类型的全地下污水处理厂提供设计参考案例。其中重点分析了全地下污水厂中除臭分区的划分方式、除臭工艺的选择和设计计算。上海嘉定南翔污水厂进行生物除臭的总风量为96 000 m3/h,离子除臭风量为11 000 m3/h。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规范对地下停车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规定不尽详细的问题,在国内设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现有工程取得的经验教训,从功能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地下停车场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原则,并对其设计内容包括车辆引导设施和行人设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为停车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不仅涉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而且与地下综合管线布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阐述了如何在满足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置地下综合管线,探讨了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