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有q边的连通图G的一个标号是一个映射f,使得图G顶点分配给不同的整数,如果图G的所有边标号集等于{1,2,…,q},则称f是图G的一个优美标号,称G是优美图.图的优美标号可用于解决Rosa分解猜想,这就需要证明每一棵树是优美的,然而它又成为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已知树的二分全优美标号可得到一些逼近优美树猜想的结果,因此可考虑一个弱于优美树猜想的猜想:一棵被删除所有叶子后余图恰是一棵毛毛虫树的树T是二分全优美的.树T的一个二分标号是一个双射f,且存在一个正整数k,使得f(u)≤k≤f(v),则顶点u和v属于树T的顶点集的二部分划分的不同部集.定义了全优美标号空间和k?二分全优美树,证明了一类二分全优美树,给出一些大型二分全优美树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将历史上科学进步视为一系列“革命”的结果,成为西方科学哲学界非常时髦的潮流。其实这只不过是观察角度或表达方式的转换。这种转换当然不无益处,但将每一个科学进展都描述成一场革命,最终只能消解“科学革命”本身。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经典速度-密度模型刻画道路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的缺陷,将更丰富的路段检测信息运用到交通仿真模型参数的标定过程中.提出在预处理检测器数据后,采用一种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局部加权回归算法标定车辆速度.该算法先对训练样本进行聚类,然后用凝聚层次聚类法对每一个约束类生成一棵聚类树;其次用k 最近邻方法将与待估计速度相关的新样本划入适当的类中,最后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标定车辆速度.利用现场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大量测试,分别将车流密度,密度与流量作为变量标定车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适用于基于仿真的动态交通分配系统.  相似文献   

4.
利用排队网络模型对混流制造系统进行负荷平衡.首先将混流制造系统等效为一个开环排队网络模型,聚合各类产品为一类混合产品之后,整个混流排队网络简化为单一产品类型的排队网络,其中的每一个工作单元都可以等效为一个G/G/1排队模型;之后根据工作单元的典型队列模型图求得每一个工作单元对混合产品的平均加工时间;最后以平衡后的工作站数目以及平滑指数同时最小为目标函数,并给出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编码求解,从而完成对混流制造系统的负荷平衡.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2016年10月,在美国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两条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摹绘本的残图。我们可按这件拍卖品的编号,称其为"6084号残图"。由于残图上有"大明海",而"大明一统"则被改作"大清一统",因此,可以确定,它是明代摹绘的,清朝建立后还被人使用过。但"6084号残图"不可能直接摹自利玛窦原版《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图画也不是利玛窦绘上去的。这幅新发现的《坤舆万国全图》残图,为深入研究利玛窦世界地图及其影响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背景下,本文运用了面向过程的方法开发了城市道路交通异常事件管理系统,旨在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分析该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进而建立该系统的数据流图,然后将该系统划分为五个模块,通过建立每一模块的逻辑树来细化各模块,最后提出了该系统的网络构架.本文给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异常事件管理系统大框架,对该系统的具体实施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树的移动Ad Hoc网络(MANET)多播路由协议(TPBOM).该协议中,信源基于成员节点的定位信息创建一个Steiner树覆盖图.为满足可扩展多播群的要求,信源再利用最大权反向分割(MHRTP)的树分割算法将其分割为若干个区,并将每个区封装进一个树分发数据包中,以便将所创建的Steiner树分发至所有成员节点.封装的数据包中不包含目的地址列表,数据则沿该Steiner树进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TPBOM在可扩展的多播群中获得了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源模糊数的模糊有限元方程的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源模糊情况下,一个模糊数可以分解成为一个实数和一个单位模糊数。在求解这类模糊有限元时,可先将模糊因素分离出来,然后再按常规有限元方法求解,最后再处理含有模糊因素的结果。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由于以往先处理模糊因素所需要的工作量,而且更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于该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WP(警示传播)算法的收敛性,给出了WP算法收敛的后门集.通过对此后门集中的变元赋 值,可将布尔公式简化成其因子图为树型结构的子公式,WP算法在子公式上收敛.最后,设计了一个求解该后 门集的随机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求解该后门集的随机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有无转向约束条件下最短路径特征及其搜索算法的异同点,基于对偶图理论证明了转向约束网络中从单个源点到所有弧的最短路径集构成其对偶网络的生成树,提出了对偶最短路径树(DSPT)概念,并利用其分析算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转向约束下的现有求解方法包括弧标号算法、节点标号算法和对偶网络法都可以统一到DSPT算法框架内,而且与无转向约束的最短路径树(SPT)算法在路径搜索策略上是相同的;对于转向约束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可建立一个DSPT原型算法,结合各种SPT标号技术能设计出更多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