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满足海上油气田水下设施应急维修作业需求,围绕深水水下应急维修技术发展需要,国家科技部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研制了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ADS)。中继器(TMS)是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ADS)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布放回收以及装具进/出站的装置,可以保持装具本体在水下具有良好的动作灵活性、运动平稳性和可操作控制性,它的设置对于保证ADS的安全性以及水下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ADS)中继器已完成总装、陆上联调、压力筒试验、水池试验和海上试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介绍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ADS)中继器水池试验、压力筒试验和海上试验的相关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作业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ADS)中继器技术状态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常压潜水装具是一种单人水下作业系统,它可实现水下现场的"快速评估"作业。主要应用于深水打捞救援作业、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研究等多个领域。本文介绍常压潜水装具及特点;对国内外常压潜水装具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分析常压潜水装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关节、仿人形耐压结构、半球形观察窗、操纵控制及中性牵缆收放技术;最后探讨常压潜水装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600米级单人常压潜水装具(ADS)的中继器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装具进站/出站控制、中性缆收放控制的原理及方法。通过一系列试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控制原理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些中继器的控制技术保证了单人常压潜水装具水下作业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可为深海水下载人/无人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大对可潜器、单人常压潜水装置等水下作业系统因上浮下潜而引起的作用在耐压壳上的随机交变载荷谱作了数学分析处理,用数学归纳法找出了求取最大累积疲劳损伤的方法,并在PDP-11计算机上实现了程序自动化分析。对使用中的可潜器,只要具有使用期间的深度变化记录,可利用本方法研究所得之软件,迅速求出该潜器的累积损伤比,进而对其能否继续服役作出判断,为安全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600米级单人常压潜水系统(ADS)提出了水面显控软件、水下显控软件和中继器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运动控制方法和自动控制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ADS整个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ADS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今后深海单人常压潜水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4,(2):4-9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三个方向。2014年1月9~25日,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团队在中国南海奏响了胜利的凯歌。6名饱和潜水勇士成功下潜300米深海进行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并把五星红旗插入海底,创造了我国饱和潜水作业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深潜水技术作业能力跨入国际先进行列。1月25日,在深海作业、生活380个小时后,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李洪健等6名潜水员,精神抖擞地跨出了饱和潜水系统的甲板居住舱。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满怀喜悦,在我国首艘饱和潜水支持母船“深潜”号上,代表中国救捞人自豪地宣布:“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常压潜水装具经过近300年发展,已经成为海洋工程领域水下作业的常用手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国内外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常压潜水装具,总结常压潜水装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节点及事件,简要概括常压潜水装具的应用,以期推动常压潜水装具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国制造的潜水装具种类很多,分类根据也不一致。依我们的习惯,一般按装具重量分为二大类:重潜水装具和轻潜水装具。由于重潜水装具能防寒,结构比较简单,性能可靠,便于调节浮力,对各种水下作业有广泛的适应性等优点,因而在我国现阶段还是一种被广泛用于60米以下各种潜水  相似文献   

9.
崔燕 《中国船检》2014,(1):66-69
2014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当天我国成功实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下潜实际深度为313.5米,标志着中国深海潜入作业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深海潜入是各国的核心技术,此次中国首次完成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是继198米饱和潜水深度之后,再创中国饱和潜水海上作业深度新记录。这项突破包含了重要的经济、军事战略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饱和潜水?发展饱和潜水对国家发展而言具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求解带缆单人常压潜水装具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的基础上,计算了该装具在海流中的可动范围及运动规律、脐缆张力和缆形。潜水装具在静水中的运动计算结果与水池机动性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调查船系统的组成及其3个子系统支援母船、潜水调查船、无水潜器的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支援母船“横须贺”号和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的概况。  相似文献   

12.
了解常压潜水装具的系统组成、操作方式,分析了每一部分的功能配置。针对三峡库区水深过大、水底浑浊和河床形态多样化等深潜水作业难点,分析了ADS装具在三峡库区深水救助中的适应性问题及设备需求,进而提出改进常压潜水装具的措施,包括水下作业工具、中继器形状以及潜水装具的搭载平台。  相似文献   

13.
科海拾贝     
美研发定点悬浮式潜水机器人据《21世纪趋势》周刊报道,美国麻省理工研发出一型可悬浮在海里的潜水机器人"奥德赛4号"。它能在深达6000米的水下活动,并能停留在任何水流中,适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同时,还能行驶到预先设定的任何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黄蜂”号(CV-18)航母属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第九艘以“黄蜂”号命名的舰只。1942年3月18日以“奥里斯坎尼”的名字在昆西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工建造,1942年11月13日改名为“黄蜂”号,1943年8月17日下水,同年11月24日服役,舰长为克利夫顿·斯普拉格海军上校。“黄蜂”号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为27100吨,长266米,宽28.4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45米,吃水8.8米;航速33节;武器装备为12座127毫米火炮,40座40毫米防空炮,55座20毫米机关炮,载机80架,舰员编制3448人。1943年底,“黄蜂”号航母完成海上试航后返回波士顿船厂,对海试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3,(1):105-106
总长:125.7米型宽:25米型深:10.6米该船最大水下作业深度可达到3000米,最大功率达到150马力,是国内唯一一艘支持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系统的深潜水打捞船舶,是目前中国工作深度最深,容纳潜水员人数最多,设计理念和配置最为先进的一套饱和潜水系统,在世界上属  相似文献   

16.
一丁 《航海》2008,(6):42-42
据《21世纪趋势》周刊报道,美国麻省理工研发出一型可悬浮在海里的潜水机器人“奥德赛4号”。 它能在深达6000米的水下活动,并能停留在任何水流中,适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同时,还能行驶到预先设定的任何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潜水,其实很多人都尝试过,在旅游时浮潜或者深潜,探索海洋世界的奇妙与美景。然而,饱和潜水,却是另一个概念,它展现的是我国水下"实力"以及"下五洋捉鳖"的能力。不同之处在哪里呢?"饱和潜水"指的是在大深度,承受相对高压的条件下,呼吸经过调整的氦氧混合气体进行长时间潜水作业的活动。与之配套的,是一整套支持保障系统。饱和潜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我国海上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能力实现了300米的历史性突破,深潜水作业能力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86,(12)
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配套的 QSZ—1型单人常压潜水装具研制成功,并于1986年10月21日在北京由海军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联合召开了该项成果技术鉴定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黄平涛副总经理到会讲了话,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总参、海军等领  相似文献   

19.
科海拾贝     
《航海》2005,(6)
日美研制脚蹼游泳机器人日前,日本大阪大学和美国缅因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用脚蹼游泳的机器人,它可像鸭嘴兽一样灵巧地用脚蹼潜水,在水中转圈。这个机器人高1.5米,重13.5千克,身上有4个装有脚蹼的运动装置。主要用途是:如果搭载照相机,可代替潜水员进行潜水作业;  相似文献   

20.
常压潜水装具主要用于海洋石油开发配套作业与援潜救生任务。在国外装具已经有近300年发展历史,但我国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装具的相关研制工作,装具的发展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国产作业型常压潜水装具的研制。通过研究国外装具发展,并继承国内已研制的两型装具经验成果,总结装具关键技术,制造相应样机进行测试改进。在此基础上,按照工程设计方法对装具进行分系统划分,完成全系统工程设计,并建造了600m国产常压潜水装具试验样机,关节、中继站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