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鸡电机段浸漆车间占地面积 5 0 4m2 ,主要承担电机定子、电枢、线圈等配件的浸漆任务。安装 2台浸漆罐和1台清洗池 ,共有 12名职工 ,每天工作 8h ,月消耗苯、甲苯 5 0 0kg以上。治理前 ,苯系物污染严重。为根治污染 ,2 0 0 1年按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设计 ,由北京中航银燕环保技术发展中心对浸漆间进行治理 ,效果显著。1 监测方法和项目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正常情况下 ,按照《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1990年 )规定 ,在净化装置后主管道打孔 ,测试参数及苯系物浓度。作业场所苯系物浓度的测定 ,按《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1993年 …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石化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溶剂汽油、正己烷、正庚烷、戊烷、金属镍、苯、联苯、一氧化碳、硫化氢、噪声、工频电场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各检测指标的合格率为100%。结论本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检测结果说明针对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从多方面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达到职业病危害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类别,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本次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盐酸、氨、氢氧化钠、氰化物、镍及其化合物、甲醛、有机溶剂、噪声等,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拟采取相应的措施。经调查分析,拟建项目采取的防护措施计划基本合理。结论该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根据该项目自身类比调查情况以及拟建项目将采取的防护措施判断,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方面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评价某广告标识制作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明确广告标识制作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经济和有效的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防止职业病和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结论加强监督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锡、噪声等。除电动葫芦机噪声点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为严重危害项目,其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茂陵焊轨厂打磨车间通风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的粉尘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内粉尘浓度,结果显示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6647m^3/h、6347m^3/h,车间内粉尘质量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29.5mg/m^3、9.8mg/m^3,净化效率为67%。从本次结果指示,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某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 ,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显示 :该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毒物、工频电场等。共检测 89个职业危害作业点 ,其中合格79个 ,合格率 88 8%。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确定该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其布局、辅助设施等方面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产生的主要环节、浓度或强度,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确保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从而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有噪声、高温、铅烟、二氧化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醇、二甲苯、环己酮、乙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氢氧化钠、硫酸、氯化氢、硫化氢、工频电场、环氧树脂等,该企业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所测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根据该项目现场调查情况、检测结果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判断,该建设项目针对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整体防护设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喷漆通风工艺与职业安全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喷漆工艺系统包括喷漆室、通风装置和气体净化设备。其中合理的通风工艺系统 (包括通风装置和气体净化装置 )则是降低系统中有机蒸汽浓度 ,防止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喷漆系统燃爆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可清晰地看出通风工艺系统各基本事件对燃爆事故的影响程度。就控制有机溶剂可燃气体浓度而言 ,从防止职业病危害角度计算的通风量虽然足以保证系统的安全通风 ,但从安全角度考虑 ,还须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和防爆装置 ,以及安装浓度、温度检测报警装置。  相似文献   

10.
徐州铁路分局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为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于 2 0 0 3年 7~ 9月对徐州铁路分局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 :全分局 39个单位中 ,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单位 2 6个 ,占 6 6 7%。主要分布在车辆、机务、工务、车务、客运、电务、水电及工程等部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粉尘、化学物质、高温及噪声。截至2 0 0 2年共发现职业病患者 4 4例 ,死亡 6例 ;职业病观察对象 30例。在 2 6个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单位中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只占 4 6 2 % ;在 10 6个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中 ,只有 57 6 %有防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环己酮、异佛尔酮、二氧化锰、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锡、铅、粉尘、噪声。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建设单位在按照补充措施进行改进后,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上能够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解决大型焊接车间的烟尘污染问题,在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的两个大型工位上进行了电焊烟尘治理试验,对台位烟尘的控制方式;通风系统的降噪;含尘空气的净化及排放以及热回收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两个工位的治理,使其附近的作业场所的烟尘浓度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通风系统的排放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系统噪声未对作业环境产生影响,解决了两 台位多年未解决的烟尘污染问题,并为大型电焊车间的全面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西安西站充电间通风及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硫酸雾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里硫酸雾浓度。结果显示西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1176m3/h、11417m3/h、10965m3/h,净化效率为95%。东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2672m3/h、13509m3/h、13177m3/h,净化效率为92%。车间内酸雾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3.03mg/m3、0.80mg/m3。从本次测定结果提示,两组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西安某汽车发动机厂根据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原材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防毒、降噪综合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达到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青岛车辆段修配车间电焊烟尘治理通风除尘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岛车辆段修配车间电焊烟尘污染严重,对人体可造成多种职业危害,必需采取通风除尘措施进行治理。笔者为该车间设计了3套通风除尘系统。其中包括:设计了适应工艺特点的多种排烟罩;容尘量大、阻力小、便于维护管理的充填层过滤除尘器;适应旧厂房的通风管网配置。并论述了通风除尘装置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经过测试,该项治理措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面掌握乌鲁木齐铁路局15家局属单位的职业危害作业点和危害因素。方法根据国家及铁路行业的有关标准,采用现场抽查,参照2007年的“铁路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报表”及“铁路劳动卫生年报表”对“铁路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中的生产因素、种类、监测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辖区15个铁路企业共有有害作业点183个。接触有害因素2 831人,占辖区生产工人总数的8%;其中接触粉尘、毒物、物理危害因素分别为659、2161、956人。结论铁路辖区职业危害作业种类较多,通过系统的调研可以全面掌握铁路辖区职业危害作业点的基本情况,便于更好地治理职业病危害因素,进一步强化劳动卫生管理,减少职业损害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识别火力发电厂、煤矸石发电厂和热电联产电厂3种类型的电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关键控制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方法,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电厂各系统检测点工作场所生产性毒物、工频电场、高温、紫外线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所有类型的电厂工作场所粉尘、噪声部分超标,为电厂的关键控制点,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体防护,减小粉尘、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于既有工电检修装备在隧道内的施工场景,机械化施工过程中一氧化碳及颗粒物对施工人员危害最大。本文设计出可安装于车顶的模块化尾气净化装置,采用多单元并联方案使得净化装置适用于不同功率等级发动机;为解决编组施工工况下的尾气聚集问题,设计了辅助通风系统,可安装于平板车上编入施工编组,实现隧道内的强制通风;为解决施工作业区扬尘问题,设计了雾化喷淋降尘系统。结果表明:尾气净化装置可以实现较高的一氧化碳及颗粒物净化率,可适应柴油发动机要求;辅助通风系统可以进一步净化隧道内空气,优化作业人员施工环境,达到设计目标;喷淋降尘系统可进一步优化隧道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铜铸造作业的电炉熔铜及浇注时,产生大量氧化锌、氧化铅等烟尘,危害工人健康。吉铁配件厂铸造车间铜组过去在一个陈旧低矮通风不良的厂房作业,频频发生氧化锌中毒(铸造热)和铅中毒。为了解电炉熔铜排风及定点浇注排风两套通风系统效果,我们在厂环保室配合下,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紫泥糖厂水泥车间自1976年比较完整地采用简易布袋通风除尘系统进行全车间的除尘工作以来,除尘效果良好,与此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受到中央、省、市卫生部门及劳动部门表扬和奖励。一、概况紫泥糖厂水泥车间是该厂的一个附属车间,于1971年建成投产,采用半机械化生产。 1975年前,车间通风除尘工作较差,粉尘浓度很高,经测定10个点,只有1个点的粉尘浓度达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