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形变Cu-10%Cr-3%Ag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形变Cu-10%Cr-3%Ag原位复合材料形貌、强度和导电性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r相在形变过程中由铸态的树枝晶变形成为纤维,横截面呈弯曲状薄片,形变量越大,纤维越均匀细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测试结果发现,随形变量增加,强度提高,电阻率增大.中间热处理对强度和导电性均有影响,在形变量一致的情况下,中问热处理温度太高太低都会使得强度和导电性性能降低.随中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加,强度较小地先增加后减小,只经过一次中间热处理的材料在500℃时,性能组合最佳.几个较好的电导率和极限抗拉强度组合为:82.8%IACS/791 MPa(Ф1mm、B工艺)、80,6%IACS/809 MPa(Ф1mm、A工艺)和80.2%IACS/731MPa(Ф1.29mm、A工艺),78.4%IACS/950MPa(Ф1mm、C工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感应加热熔炼和室温变形制备Cu-13.2 vol.%Fe原位复合材料导线的工艺过程,并探讨了降低电阻率的中间热处理作用.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观察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指出,Fe树枝晶的变形是不均匀的,中间热处理有利于均匀变形,在较大变形量下,Fe树枝晶形成纤维,空间形态为薄片状,相结构为α-Fe.测定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结果是变形量越大,强度越高,电阻率越大.经中间热处理,可在不降低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电阻率.几个较好的电导率/极限拉伸强度组合为:70.6%IACS/659 MPa、64.6%/752 MPa和51.9%IACS/880 MPa.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采用感应加热熔炼和室温变形制备Cu-13.2vol.%Fe原位复合材料导线的工艺过程,并探讨了降低电阻率的中间热处理作用,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观察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指出,Fe树枝晶的变形是不均匀的,中间热处理有利于均匀变形,在较大变形量下,Fe树枝晶形成纤维,空间形态为薄片状,相结构为α-Fe,测定了力学性能和电阻率,结果是变形量越大,强度越高,电阻率越大。经中间热处理,可在不降低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电阻率,几个较好的电导率/极限拉伸强度组合为:70.6%IACS/659MPa、64.6%/752MPa和51.9%IACS/880MPa。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塑性变形对γ─FeMnAlCr反铁磁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形变量增加,γ─FeMnAlCr合金的室温电阻率和剩余电阻率先下降,后增加,在形变量4.89%处存在电阻率的极小.合金在Neel温度(TN)以上的平均电阻温度系数(TCR)随形变而增加,在TN和电阻极小值温度(Tmin)之间TCR变化不大,而在Tmin~室温之间TCR有明显减小.试验还发现塑性变形对γ─FeMnAlCr合金的应力灵敏系数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γ─FeMnAlCr合金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成分偏聚.  相似文献   

5.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二次轧制温度660℃~680℃,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6.
以Mg-Cu-Al合金作为中间夹层材料,研究了热轧法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的工艺,探讨了不同的实验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中间夹层厚度、变形量以及二次轧制参数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对铝合金中间夹层两侧的扩散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组织进行了测定,对复合板的拉伸及剪切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首次轧制温度600℃~635 ℃,轧制速度8~24 mm/min,中间夹层厚度0.6~0.9 mm,变形量14%~28 %,二次轧制温度660℃~680 ℃,轧制速度16~24 mm/min,变形量21%~35 %工艺条件下,复合板碳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61 μm,不锈钢侧扩散层厚度可达50 μm,显微硬度达到HV0.025 1 000;扩散层主要由Fe2Al5相组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26 MPa,剪切强度达到85 MPa.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级配,研究了水泥、机制砂和19~26.5 mm粗集料对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能逐渐增加;随机制砂掺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先增大后减小;随19~26.5 mm粗集料用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19~26.5 mm粗集料掺量为10%~20%时,与不掺新集料相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均有所提高;基于水稳定性进行级配优化时,应优选考虑掺加1.5%水泥和10%~20%的19~26.5 mm粗集料,其次可以根据再生需要选择机制砂掺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利用趋势图法分析硫铝酸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比、纤维的体积分数和水灰比三种因素对注浆材料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抗折强度随硫铝酸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比的增加先快速减小后稍微增大;而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随水灰比的增加其抗折强度越来越小;采用极差法得出三种因素对注浆材料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最终确定注浆材料的最佳配合比:硫铝酸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比为0.40,纤维的体积分数为1.0%,水灰比为0.5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0SiMnTi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分析随亚温淬火温度的变化.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热处理可以使材料得到良好的强塑性配合.其抗拉强度达到950MPa,屈服强度达到920MPa,伸长率为20%,断面收缩率为53.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塑性变形对γ-FeMnAl反铁磁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形变量 增加,γ-FeMnAlCr合金的室温电率的剩余电阻率先下降,后增加,在形变量4.89%处存在电阻率的较小,合金在Neel温度(TN)以上的平均电阻系数(TCR)随为而增加,在TN和电阻极小值温度(Tman)之间TCR变化不大,而在Tmin-室温之间TCR有明显减小,试验还发现塑必 对γ-FeMnAlCr合金的应力灵敏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