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城市出行模式的转变与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市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不断变化的出行模式的刺激下,市民交通出行需求也随即发生变化,特别是大城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已从"个体交通——公共交通"的简单交通出行划分为"小汽车——电动自行车——网约车(出租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多模式,组合式...  相似文献   

2.
刘勇 《驾驶园》2010,(10):64-65
有关部门在最近的一次关于"车德与安全"的社会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能认识到不道德的行为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81%的受访者表示有很大影响,认为几乎没有影响的只占到1%。受访者最为反感的缺少车德的驾驶行为依次是:夜晚开大灯晃人、在环路的出入口加塞、频繁并线不能正常行驶、边打手机边开车等,"车德"已经越来越直接地影响交通安全和我们的出行环境。本期,我们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国际铜业协会共同开展了电动自行车消费网上公益调查。在历时1周的调查中,收到有效问卷11 084份。在电动自行车存在的问题调查方面:72.6%的受防者认为蓄电池续驶里程过短;62.2%的受访者认为蓄电池质量问题最为突出;52.1%的受访者认为电动自行车安全防盗是问题;36.1%的受访者认为整车及电池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详见本期第28页)。指导意见要求,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保有水平和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大城市要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根据指导意见,"十二五"期间,免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新购置的公共汽(电)车的车辆购置税;依法减征或者免征公共交通车船的车船税;落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及销量都非常巨大,它们小巧灵活、便利、易操作,成为短途出行最佳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屡现违法行为引发大量交通事故,一直为人所诟病。以致很多行人甚至是机动车对电动自行车都"敬而远之"。八成受访者希望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名受访者中有89.4%的受访者直言电动自行车不文明行驶现象普遍存在,83.6%的受访者支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7,(10)
正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共享交通、网约车已成为市民出行的新选择,但同时公共交通资源的不匹配现象也日益凸显。一线、二线城市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公共交通设施完善,而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城乡结合处和乡镇,公共交通部分停滞,网约车及共享交通的新的交通模式并未普及。2016年9月,"万顺叫车"斥资一亿元人民币正式投入运营。仅用一年时间,"万顺叫车"目前已经宣布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网约车准入条件政策的实施对网约车数量以及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的影响,针对网约车规制政策问题的特殊性,首先运用Bertrand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价格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博弈关系、最优价策略以及网约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其次,在明确博弈变量的逻辑关系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以网约车为核心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准入条件政策仿真模型。通过对现有准入条件政策的深入研究,将其归纳为车辆特征限制和司机户籍限制两方面,剖析其对网约车数量和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模型中变量的逻辑关系,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通过调整政策参数,对比准入条件政策实施前后网约车数量和城市机动车出行量等变量的变化趋势。最后,以天津市网约车准入条件政策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仿真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限制车辆特征和司机户籍间接地规制了网约车数量;随着网约车数量的减少,私家车上路数量逐渐增大,城市机动车出行量也逐渐随之增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网约车的使用对缓解交通拥堵具有积极作用,不能盲目跟风,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网约车的准入条件政策,有效地引导网约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9,(2)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租汽车领域的应用,网约车应运而生,并且预约服务操作简单,有效提高了出行效率,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这期间,"补贴"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及"私家车"为主要运力的营运形式,是网约车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这样的模式迅速培养了老百姓使用网约车的出行习惯,但其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行业乱象。在此背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约车成为多样化出行的风口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网约车的出现提升了社会运力水平,丰富了民众出行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到2.87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6188万人,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到2.36亿,增长率为29.4%,用户使用比例由23.0%提升至28.9%。  相似文献   

10.
在多式联运的公共交通网络中,换乘是不可避免的。与门到门服务相比,换乘的便捷程度会影响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因此,规划和管理有效的换乘衔接非常重要,这需要了解影响换乘的因素。以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以公交、地铁和自行车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铁站周边的自行车和公交车换乘出行量。通过研究公交、地铁和自行车联合网络中出行量与地铁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网络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以泰森多边形的不同圈层来表征不同区域的交通生成的影响力,建立了基于泰森多边形的地铁换乘量生成模型,以此来解释由自行车和公交到达地铁站的换乘量及相关影响因素。首先,生成基于地铁站网络的泰森多边形。其次,通过计算泰森多边形不同圈层的POI数量及自行车出行量得到泰森多边形的影响系数。再次,得到了公交站点数、公交到地铁换乘时间、不同类别的POI数量等多个变量,并建立了换乘量生成模型。利用北京市的智能卡数据、公共交通网络数据和POI数据,模型表现良好。该模型可预测规划中的地铁站点的周边区域(泰森多边形中)的慢行交通出行量,为新建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投放量及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电动自行车不单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力补充,更是广大底层群众所依赖的生存工具。11月1日,在《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立法听证会上,16名听证代表(原定18人,有2人缺席)就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龄儿童通学出行时间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重叠,常引发学校周边区域严重拥堵,也给学龄儿童出行安全造成隐患问题,以北京市2014年居民出行数据为基础,分析6~18岁学龄儿童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等出行行为特征,并对比北京市学龄儿童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相应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学龄儿童通学出行呈现出明显的机动化需求,其中非积极方式通学出行的比例持续增长,积极方式(Active School Travel,简称AST)比例下降,就近入学政策对通学出行总体有积极的影响.结合通学出行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校车、网约车多样化接送服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校园周边AST出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学龄儿童通学出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外信息     
巴西将自行车进口税提高至35%据海外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巴西于2011年9月6日宣布提高组装自行车的进口关税,即从20%提高到35%。巴西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CALOI的总裁Eduardo Musa在欧洲自行车展上告诉Bike Europe,该国之所以要增加进口税,这主要是外来的自行车大量涌入所致。Eduardo Musa总裁表示,巴西5年前所进口的自行车整车数量大  相似文献   

14.
网约车通勤出行比例日益增长,对城市交通运行产生冲击.通过研究影响网约车出行需求的建成环境因素,可以为网约车需求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考虑到空间变量的竞争和溢出效应以及误差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构建将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同时纳入考虑的空间杜宾误差模型,利用深圳市滴滴出行平台的网约车早晚高峰通勤出行信息,以交通小区为地理单元度量建成环境变量,研究职住地建成环境与网约车通勤出行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居住地与就业地的建成环境对网约车通勤出行的影响存在差异,居住地影响因素更多,而就业地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其影响因素相关系数绝对值是居住地对应因素的2倍以上;由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增加公交站点数量可以在空间上更大范围地减少网约车通勤需求,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海外资讯     
<正>阿姆斯特丹:"自行车王国"力推电动车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空气质量一直为人所称道,近年来更是努力推广使用电动车。该市政府2日宣布,截至去年底,阿姆斯特丹机场出租车已全部更换为电动车,市区送货车、邮政车、公交车也在整体"变绿"。阿姆斯特丹常住人口81万,自行车有88万辆,全市交通总量32%是自行车,16%是公共交通,市中心48%的交通依靠自行车。不过,城区还有26.3万辆机动车,汽车尾气是阿姆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20,(3)
正3月1日,交通运输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各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严格落实网约车、顺风车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即日起全面暂停离汉、离鄂和进出京跨城的网约车、顺风车业务,坚决防止疫情通过网约车、顺风车从武汉、从湖北输出,坚决防止疫情通过网约车、顺风车输入北京。通知指出,网约车、顺风车等作为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极有可能被利用成为规避防控排查要求非法进出北京、湖北等地的渠道,扰乱疫情防控秩序,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各平台公司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服务防控大局,按照湖北和北京等地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要求,坚决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网约车使人们的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网约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乘客安全及与巡游出租车的市场竞争等。文中通过分析网约车的独特优势及风险因素,提出网约车规范化运营的具体对策及驾驶员心理素质测评实施内容,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中国共享出行市场仍将继续增长在现阶段中国城市的复杂交通体系中,三大出行模式构成了中国消费者的出行体系:公共出行(如地铁、轻轨、公交车等)、私人出行(如步行、自行车/助力车、私家车等)以及共享出行(如网约车、分时租赁、汽车租赁、共享单车等)。其中共享出行作为近年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降低城市拥堵、通过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在过去3年里交出了极为亮眼的答卷:17. 7亿单的年订单量、创造550万的就业岗位、吸引234亿美元的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9.
快速充电站     
<正>公共交通分担率简称公交分担率,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这个指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也是一种宏观概念。"公交分担率=公共交通乘坐出行总人次/出行总人次*100%"公交分担率2004年建设部38号文《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城〔2004〕38号)中提出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要达到30%以上,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要在20%以上。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在提倡低碳出行,作为既保护环境又强身健体的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车理应使用率最高。然而选择它作为自己出行工具的人却不是很多,据"行人和自行车信息中心"(PedestrianBicycle Information Center)提供的数据,在美国,定期使用自行车的仅占总人口的0.5%。在16岁以上的美国人中,2012年至少骑过一次自行车的只有18%。究其原因,在于自行车存在调整麻烦、位置不适合和坐着不舒服等一些问题。事实上,每个人的身高不尽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