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ahne  B德  Neuendorf  S  Paehr  G  Vollmers  E  范明强译 《国外内燃机》2010,(6):5-9
Volkswagen公司2.0L-4V-增压直喷式(TDI)共轨柴油机成功搭栽于众多轿车之后,其使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展到了商用车和旅游车。在T5轻型车系列中,用这种基本机型能够完全替代目前使用的4缸和5缸机型。同时,为了获得顶级的动力性能,应用了全新开发的可调式两级增压系统,在满足严格的欧5排放限值的同时,明显降低了燃油耗,并且还特别重视以牵引力为导向的扭矩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未来10年日趋严格的排放限值,以及满足“行人保护”的迫切要求,并改善车内外声学性能以进一步提高舒适性,Volkswagen公司开发了新一代柴油机。介绍了首次装在新型Volk-swagenTiguan运动型多用途车上、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2L4气门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这种柴油机标志着一种动力性好、效率高的柴油机系列已揭开序幕。通过将2L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与共轨燃油喷射相结合,已开发出一台低于欧5排放限值、能提供驾驶乐趣、经济省油的,并在运转平稳和舒适性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对欧洲的Volkswagen Tiguan和Audi A4轿车上已使用的共轨柴油机作了进一步改进之后,从2008年中期开始在美国上市的VW Jetta轿车可满足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法规Tier2 Bin5中对废气排放限值的要求。除了采取燃油喷射系统优化、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新型气缸压力调节法的实用化等机内措施外,NOx后处理系统的应用是其技术特点。新的柴油机系统要求针对全新的燃烧方式开发新的控制算法和进行细致的参数匹配。  相似文献   

4.
Uesugi  Y日  Kouzuki  M日  Mori  T日  Naito  M日  Morinaga  S日  Yasuda  H日  Yamauchi  M日  Tanimura  K日  Kunz  J德  范明强译 《国外内燃机》2010,(4):7-11
为了进入欧洲市场,轿车柴油机不仅必须提高功率和降低燃油耗,而且还必须在环保性、噪声和振动性能方面达到高水平。为了满足新的马自达6轿车的要求,对迄今使用的2.0I。柴油机进行改进,以实现具有耐久性和运动型驾驶乐趣特征的产品理念。新型的MZR—CD2.2型轿车柴油机已预先考虑了其他车型系列(例如马自达3轿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Volkswagen公司和Dayco公司已合作开发成功一种能在发动机机油中工作的齿形皮带,在柴油机上能替代发动机机油泵的传动链。与链传动相比,这种新型的Dayco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较低的摩擦、良好的声学特性和较轻的质量等,而且,这种齿形皮带传动能被设计得具有与发动机相同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中期,Volkswagen公司在美国推出一种装有共轨柴油机的VW Jetta型轿车,它满足Tier2 Bin5的排放限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机内措施和使用NOx排气后处理系统,对安装在欧洲VW Tiguan和Audi A4型轿车中的欧5共轨柴油机作了进一步改进。第二部分介绍NOx后处理系统的开发,同时探讨一种新型运行模式系统的协调以及车栽诊断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非和户对柴油机要求愈来愈高,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时,一种新型的燃油喷射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新技术不仅满足了排放要求,而且对提高可靠性和运用性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黄燊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Z1):103-104
在1台高速12缸柴油机提高转速、功率的改进设计过程中,应用性能分析软件AVL-BOOST对该机采用了不同的增压系统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比较.并以满足功率、油耗、排温及爆发压力等指标要求为目标,并对压缩比、增压压力、排气系统等进行优化,为提高柴油机性能提供综合依据与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BMW740d轿车用新型两级涡轮增压直列6缸柴油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LangenP  奥Hall  W  Nefischer  P  Hiemesch  D 《国外内燃机》2011,(1):21-26
2004年,BMW公司首先在3.0L直列6缸轿车柴油机产品中批量运用两级涡轮增压技术。现在,在2008年上市的新型3.0L直列6缸柴油机的基础上,开发了下一代可调两级涡轮增压柴油机。很高的功率输出、很宽的可用转速范围,以及很低的燃油消耗率等核心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用这款新发动机的BMW740d轿车与以往用功率最大的V8发动机的轿车相比,燃油耗下降209/6以上,同时改善了行驶加速性和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Volkswagen公司中期更新换代计划的一部分,第5代Transporter系列车型已搭载1款更清洁、更低噪声、动力更强和效率更高的柴油机。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有增压延迟,而机械增压发动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了满足日本新长期排放法规,在1台柴油机上安装了机械增压器,由此改善了柴油机瞬态工况和低速扭矩工况的增压特性。在瞬态工况应用更高的废气再循环率,降低了排放。介绍了柴油机使用机械增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对于柴油机还是汽油机来说,尽可能优化混合气形成都是减少原始排放的重要前提条件。Volkswagen公司的研究成果表明,创新的直接喷射技术在这方面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掘。  相似文献   

13.
用于铁路的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柴油机必须具备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是运行费用低和利用率高。除和要求燃油消耗低外,用户还希望柴油机的排放水平跟上最新技术的发展。根本地影响这些特性的一组部件是柴油机电子监测控制系统,即MTU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它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皮卡和轻型商用车市场,Ford汽车公司开发出1款全新的6.7L Power Stroke V8涡轮增压柴油机,产品代码为“Scorpion”。为满足2010年度车型底盘测功器认证和发动机测功器认证的排放法规要求,该机采用了最新的设计技术,并可使用B20生物燃料。该机采用全新的90°V8设计,其特征为内侧排气、压电共轨燃油喷射、新型单涡双压涡轮增压器和双回路冷却系统。该6.7L柴油机是Ford汽车公司为北美皮卡和轻型商用车市场设计的第1款柴油机。  相似文献   

15.
H.  J.  Neusser  J.  Kahrstedt  R.  Dorenkamp  H.  Jeiden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4,(4):6-11
在采用模块化标准部件的欧5柴油机进入市场后,Volkswagen公司的首要任务是采取进一步的机内措施并集成降氮氧化物排气后处理装置开发欧6柴油机。这种模块化基础已成为附加的发动机措施,并且,可选用存储式氮氧化物催化转化器或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16.
铁路柴油机润滑油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环保要求,世界各国政府针对柴油机废气排放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这些法规的实施及市场经济性的要求,迫使柴油机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改变,因而对柴油机润滑油(以下简称"柴油机油")的研究提出新的技术挑战。随着柴油机油质量升级,国际上逐步提高了油品评定方法和指标的技术要求。因其自身的特殊要求,铁路柴油机油形成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趋势已愈加明显。中国铁路第三、第四代油研制成功后,已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国内铁路运输要求,但亟待建立柴油机油试验评定方法,开展柴油机油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脉冲增压等方面的研究,对柴油机性能改善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相比汽油机,柴油机在热效率方面更具优势。近年来.在采用共轨喷油技术和柴油颗粒捕集器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稀氮氧化物捕集器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等后处理装置,柴油机已经变得更加清洁。另一方面,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也希望能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的燃油耗。在这一背景下,马自达汽车公司开发了新一代的清洁型柴油机,将其用于日本国内市场销售的运动型多功能车。新型柴油机采用串联式顺序两级涡轮增压系统,并结合低压缩比技术,获得了理想的燃烧。配装新型柴油机的车辆具有良好的驾驶乐趣和较高的燃油效率.并且能在不采用氮氧化物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满足现行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BMW公司为运动型汽车开发的装用3个涡轮增压器的新型T、winPower Turbo-3.0 L-6缸两级增压柴油机是柴油机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新机型进一步拓宽了BMw公司的标准部件,并以93kw的升功率和247N·m的升扭矩成为轿车柴油机中的顶级机型。仅依靠创新的增压系统与能承受高负荷的基础发动机的结合并不足以达到这样的动力性能指标,因此,必须专门为优化高增压度而设计进气系统、冷却系统和废气装置.以获得高效的增压空气冷却。第2部分介绍零部件的开发及其在汽车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BMW公司为运动型汽车开发的装用3个涡轮增压器的新型TwinPowerTurbo-3.0L-6缸两级增压柴油机是柴油机发展史的又一个里程碑。新机型进一步拓宽了BMW公司发动机的标准部件,并以93kw的升功率和247N·m的升扭矩成为轿车柴油机中的顶级机型,其动力性能超过了更大排量和更多缸数的机型,而燃油耗并不高。第1部分介绍基本型发动机的设计、增压方案、热力学和喷油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