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气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对排气后处理装置疲劳强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掌握有关排气后处理装置老化的详细知识。Empa公司和瑞士联邦材料试验和研究中心对已老化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进行试验分析,验证了使用先进方法分析DOC化学老化效应和热老化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五十铃汽车公司正在积极努力应对环境问题,2004年4月新一代降低颗粒排放的电控排气后处理系统已投入市场。然后,为适应全球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趋势,不断扩大产品销售区域,以满足后处理装置的市场需求,五十铃公司计划将该系统应用于所有的卡车和公共汽车系列,以保护环境和改善产品质量。此外,针对未来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下一代后处理系统技术也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不久的将来,欧盟和美国将会在机车排放上作出重大调整。为满足未来排放法规要求,Tenneco公司对此展开调研分析,探讨了改进发动机设计和加装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Emitec(依米泰克)是德国的一家金属载体排气后处理系统开发商,目前它正在推出一种可使机车达到欧盟3b级(EuroStage3b)排放标准的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欧盟和美国针对非公路柴油机制定的排放限值标准,列出并比较了MTU公司为达到Tier3、Tier4i以及Tier4排放标准所采用的机内措施和排气后处理措施,探讨了未来降低燃油消耗并同时减少排放的多种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高级运动型多功能车的要求,新开发了一款V6—3L柴油机。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提供了良好的行驶舒适性,并达到欧4排放标准。通过燃烧和排气后处理方案的优化,该发动机的基本设计方案可成为未来达到欧5排放标准的基础。同时,为了满足美国Tier 2 Bin 5排放标准的要求,正在开发采用尿素喷射的氮氧化物排气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美国机车制造商和运营商为应对EPATier3和Tier4机车排放标准所作的准备,其中包括采用机内措施、排气后处理以及其他节能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8.
4000系列发动机自1996年投放市场以来,在世界铁路、矿山、海洋运输、发电以及油气各领域已可靠应用数百万小时,其以12V、16V和20V的结构形式实现了1 000~4 300 kW的功率覆盖面。为确保发动机排放值能够适应未来的需要,MTU对其4000系列发动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05型的开发重点是实现EU Stage IIIB、EPA Tier 4和IMO 3排放达标,与先前的适用标准相比,该排放法规要求NOx排放降低40%~90%,颗粒物排放降低80%~88%。MTU根据具体应用条件提供各种匹配的减排技术方案。针对船舶、铁路机车和发电应用,MTU提供排气后处理系统;此外,还针对油气和矿山的移动设备应用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公司针对1600、2000和4000系列采用独特的发动机技术方案,可以不依赖任何排气后处理系统,这是在该性能等级内的一项独特的成果。除了排放达标,该发动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包括:优越的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尺寸、燃油经济性以及高可靠性。对于不采用排气后处理的发动机,在发动机结构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关键性减排技术。两级涡轮增压结合Miller燃烧以及排气再循环,有助于显著降低NOx排放量。公司的一种新型燃油喷射系统喷射压力可高达2 500 bar。新一代发动机使MTU的工程师们成功地解决了严格的减排法规要求与用户降低寿命期成本、改进发动机性能和固定发动机尺寸之间的矛盾。为每一种应用形式提供最佳的减排技术,其中包括加装和不加装排气后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为达到未来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在机内优化的基础上应用排气后处理系统。Renault公司开发的降氮氧化物(NOx)催化器系统使得质量较重的商务车能达到未来的排放标准,并仍保持柴油机二氧化碳排放低的优势,从而降低了Espace dCi 175型轿车的NOx排放,并达到了欧5排放标准,为未来的欧6排放标准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国外内燃机》2012,(3):35-35
柴油机燃油成本的增加,以及预计未来会出台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使得人们对有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新一代柴油机润滑剂技术的需求正在增加。这种技术还必须确保现代发动机和排气后处理系统,达到整车制造商为符合欧5和欧6排放法规而提出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全球的排放法规限值日益收紧,为了降低商用车、公路和非公路车辆用发动机的排放,要求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技术措施。除发动机下游的排气后处理措施外,在轿车柴油机中采用了外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这对于降低发动机原始排放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Pierburg公司开发出一种重型商用车用的、全电子控制的EGR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全球市场的需要,日本已确定了2009年之后的轻型车及重型车排放法规。日本的柴油机技术正是伴随排放法规及降低燃油耗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取得进步的。描述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及增压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动向,介绍了这类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装置。同时,对柴油机喷油系统及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技术变迁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10年里,柴油机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就是降低排放,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针对这一课题,从1998年到2009年,排放法规限值被4次收紧,并且,涡轮增压、燃油喷射系统、废气再循环及排气后处理装置等众多柴油机技术也得到了显着提高。简要介绍10年来柴油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静电旋风式微粒捕集器的特点、工作原理、研究现状以及该装置在柴油机的空气滤清器和排气微粒捕集器上的应用前景.静电旋风微粒捕集器用于进气的滤清,可以降低进气阻力,从而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相对于传统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具有高效率、低进气阻力、自动清洗的特点.静电旋风微粒捕集器用于柴油机后处理器进行排气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微粒的排放,不必对柴油机的后处理器进行再生操作,具有自动清洗、自动再生的优点,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5.
立法者通过汽车排放法规确定了内燃机的发展方向。为了满足排放限值的要求,工业界对新的燃烧方法、机械效率的改善,以及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在由活塞、活塞环和气缸滑动表面所组成的摩擦系,即所谓的“动力单元”中,活塞环组具有巨大的降低燃油耗的潜力。Mahle公司得出结论,最佳的低摩擦功率活塞环组可使燃油耗降低5%。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Behr公司竭力开发冷却的废气再循环(EGR)和间接中冷技术,现已能为载重车制造商提供成熟而又可靠的降低NOx排放的方案。将EGR和间接中冷加以组合使用,可在不进行特殊排气后处理的情况下(例如不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以新的冷却系统达到欧5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Briine  H  J【奥地利】  Honeder  J  Raschl  P  Schinnerl  M  Tangemann  R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0,(2):52-56
全球排放法规日趋收紧,而且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排放法规又有差异,因此,除进一步开发现有的系统外,还必须应用新技术,特别是在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方面。采用众所周知的、近发动机免维护柴油颗粒捕集器、氮氧化物存储催化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开发出1套排放组合装置,从而使BMW公司的柴油机动力总成继续保持高品质,并成功地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德国MTU公司为满足柴油机愈来愈严格的排放限制和更高的经济性要求所开展的工作。除了在增压、喷射和电子管理技术等方面对柴油机本身采取的技术措施外,特别介绍了该公司与滤清器厂家和铁路用户合作,对铁路牵引用MTU柴油机进行的排气后处理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试验。  相似文献   

19.
排放限制要求是当今柴油机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大型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以及排气后处理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大型柴油机寿命长,其中有许多在其寿命期内需要进行燃油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型柴油机被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它们在未来的整个寿命期内必须遵守各种排放法规的要求(即EPA、EU、...  相似文献   

20.
Oehler  G德  Vogel  W德  Moller  I德  Tiirk  J德  Raup  M奥  陈丰译  蔡杰校 《国外内燃机》2009,(6):11-15
MAN公司为重型载重车TGX和TGS结构系列成功开发出一款16L的新V8发动机,功率达500kW,扭矩为3000N·m。为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MAN公司寄希望于尿素喷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叙述了发动机最重要基础部件的设计方案、结构、汽车专用附件的开发,以及对燃烧基本参数和排气后处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