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淮安大桥主桥桥面铺装的实际情况,通过优选抗凝冰材料对抗凝冰U-PAVE10混合料进行组成设计,在此基础上验证其路用性能及对抗凝冰效果进行评价,最后依托项目工程,进一步检测桥面施工效果。结果表明,抗凝冰U-PAVE10混合料动稳定度指标相比SMA-13混合料提高90%以上,在-5℃低温条件下相比普通U-PAVE10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凝冰性能。淮安大桥改造施工完成后,桥面平整度、渗水系数、压实度、构造深度等指标均能满足要求,较改造前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在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里添加盐化物类抗凝冰剂,使沥青路面在冬季能主动抑制结冰保证行车安全,同时发挥超薄磨耗层的路用特点,提高雨雪天气下路面的抗滑能力,并通过室内试验检测以及实体项目的抗凝冰效果观测,评述了该抗凝冰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西部交通科技》2009,(7):I0005-I0005
“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研究”日前在贵州省启动,共设立“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抗凝冰技术研究”和“凝冰路面损伤评估、防护及修复技术研究”两个课题,预计将于2012年3月份结束。该项目主要针对云贵川高原潮湿路面在冬天容易出现冻雨、凝冰而进行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整套路面凝冰灾害防治技术,建立完整的应急处理措施体系,为交通管理部门采取道路交通管制、紧急交通疏导、临时清除凝冰等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自己研发的抗凝冰技术先后在内蒙古等11个省(区、市)的30多条路段实施广获好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与材料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交科院公路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宝林更忙了,一边继续道路抗凝冰成套技术研究完善,一边还要应各地公路管理部门邀请,将科研成果顺畅引入地方工程实践。即便忙到飞起,朱宝林乐此不疲,据他说:"没有什么能比冰雪天里,守护高速路上群众的安全顺畅出行更重要和让人兴奋的了。"  相似文献   

5.
游铠 《福建交通科技》2021,(8):10-12,32
以福建省罗源县G104线为试验段,介绍了低噪抗滑极薄磨耗封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工程应用的技术特点,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极薄磨耗封层技术厚度极薄、施工便捷,节能降碳,开放交通快;可迅速恢复并改善路面外观和使用功能,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降噪功能,可有效提升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延长服役寿命,是一种快速、优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津石高速公路永久路面试验段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首件工程试验段永久路面的两种结构方案,并从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和接缝处理等方面,阐述了施工过程工艺,为该试验段的实施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公路表面防滑性能,TIT嵌固式抗滑封层技术被广泛采用。结合工程概况,对比三种方案,分析TIT嵌固防滑封层施工注意事项,探讨施工质量检测结果,可知,应用TIT嵌固抗滑封层技术进行公路养护和抗滑处理,能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效果,可为公路路面防滑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抗暗冰涂料的基本性能与作用机理,试验分析了涂料的界面粘结力和抗暗冰效果,并结合试验段施工、检测实践,验证了抗暗冰涂料的实际效用,同时探讨了抗暗冰涂料的具体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海母(HiRM)再生技术采用旧路面回收材料,冷拌工艺施工,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特点,在日兰高速路面大修工程中进行海母(HiRM)再生技术的试验段验证,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津石高速公路永久路面试验段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永久路面试验段五种结构设计方案,并从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和接缝处理等方面,阐述了施工过程及工艺,为该试验段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中,单圆盾构经常会碰到"放不下"、"碰不得"的工程技术难题,急需研发新的施工工法和技术。结合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案例,通过对不同隧道断面方案的比选,从隧道限界、管片结构、环境影响、车站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断面——类矩形隧道断面,并在试验段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地下结构工程由于过早开裂导致渗水、钢筋锈蚀等现象而影响正常使用,文章通过在地下结构工程混凝土中掺入纤维素纤维,研究了混凝土塑性抗裂试验及现场试验段裂缝控制,通过试验数据及调查结果证实了掺加纤维素纤维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碎石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简要介绍了碎石桩加固机理及其沉降计算方法,并依托安徽某二级公路大修工程设立碎石桩试验段,在既有公路基础上直接对软土路基进行碎石桩处理试验,通过对处理路基的静荷载试验和沉降监测,验证了碎石桩处理既有公路软土路基的加固效果,得到了其变形发展规律,为类似的碎石桩加固既有公路路基工程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程试验段应用,对沥青路面中面层应用橡胶改性沥青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中面层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控制技术指标和配合比设计要求,并阐述了中面层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参数与工艺控制要求。室内试验和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指标表明,用于沥青路面中面层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ARAC-20具有良好的体积参数、水稳定性和高温抗车辙性能,可为橡胶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中面层的技术应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部交通科技》2011,(8):I0005-I0005
近日,申张线航道整治工程夏甸桥生态模袋护坡试验段工程完工,这是无锡航道整治中首次引入生态模袋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为了研究广西大厚度柔性路面耐久性结构,以田新高速公路项目为载体铺筑试验路段并开展了试验段结构的选型。采用麦路软件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验算与力学分析,分别选取了田新高速公路设计用路面结构、广西大厚度柔性路面结构试验段一和试验段二、山东推荐的组合式耐久性路面结构等四种典型结构,采用田新高速公路交通设计参数计算并对比分析了各结构的设计指标,对三种大厚度柔性路面结构的路表弯沉、竖向位移、竖向压应力、水平拉应变各力学指标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层厚度大的柔性路面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厚度小的柔性路面结构:规范中容许永久变形量要求不适用于大厚度沥青路面结构:推荐的广西大厚度柔性路面耐久性试验段结构具有水平拉应变小、疲劳寿命长、低温抗开裂性能好等特点,综合力学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7.
有轨电车线路与沿线桥梁的关系十分密切,线路设计时既要满足有轨电车的技术要求,又要具有市政桥梁的特点。结合广州海珠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从线路与桥梁之间景观协调、既有桥梁改造及与周边物业开发相结合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试验段桥梁设计方案,提出了系统解决有轨电车线路与桥梁配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变性高聚物混凝土路面具有黏性和稳定强的功效特点,以某高速公路的隧洞混凝土路面为工程依托,从施工准备、铺摊、养生等方面,阐述了高聚物混凝土公路隧洞路面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并通过试验段路面质量检测,验证了该技术的工程适用性,对同类隧洞路面工程应用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按一定条件进行二次利用的技术,是资源节约和绿色低碳的体现。文章通过对0、20%、30%、40%、50%、60%掺量下的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推荐合适的旧料掺量范围;根据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选取35%掺量的旧料进行再生沥青路面试验段铺筑。该研究对于促进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文章通过在某高速公路铺筑试验段,研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探讨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对试验路段施工完成时、通车1年后的路面抗滑摆值和渗水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段路面施工完成时、通车1年后渗水系数及抗滑摆值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