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需要在交通运输领域进行完善,不断优化旧路改建项目实施效果。文章介绍了旧路改建项目的勘察内容,从新旧路基的衔接处理、填方边坡、防护工程、路面结构、排水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旧路路基路面的改造设计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针对旧沥青路面的就地冷再生改造工程,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旧路病害处治、添加集料及水泥的摊铺整平、冷再生机工作、压实、养护等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旧路的改造工程中采用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能够充分满足结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要求,同时可起到路面结构排水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文章结合具体的旧路改造工程实例,介绍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前的病害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是常见的旧路改造形式.旧水泥混凝土板的病害处理对公路改造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已有的工程应用经验,研究了旧水泥路面的病害处理方案以及处理工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市政道路旧路改造过程中的横断面设计问题,本文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横断面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安全性和功能性的横断面设计要点,以期为城市规划师、工程师等提供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路面病害及形成原因,并结合广西百色市中山路旧路改造工程项目,采用美国PCI评价模型对路面损坏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运用激光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及落锤式弯沉仪对路面损害情况进行检测,发现该路面主要存在网裂、碎裂、沉陷、修补破损等病害,并提出了后期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旧路进行加宽加铺改造时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新路基的塑性累积变形对路面结构相应的影响、新旧路基间的刚度差异对路面结构相应的影响等,为此,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施之前必须对其加宽后的变形进行分析研究,本人通过多条路的工程实践,认为旧路加宽变形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作为一种透水性基层应用于旧路加宽改造,解决了路面内部的排水,其应用前景广阔.从施工前期准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控制四个方面,对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在G104旧路加宽改建工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情况不同,应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养护。文章依托某旧路改造工程实例,总结出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选取要求以及橡胶沥青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旨在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青海省大通双新公路(一期)旧油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项目,介绍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技术措施,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湖南浏阳市浏阳河路沥青罩面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际,从病害处理、材料及配比选用、施工工艺等几方面,对利用沥青罩面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旧路拓宽改造时路基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旧路拓宽后出现差异沉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钟敏 《西部交通科技》2014,(5):27-30,56
文章结合广西公路旧路改建工作实际,介绍了存在复杂交叉关系的旧路改建项目的基本特点及解决方法,并以永福至鹿寨公路潮水至波寨段工程为例,提出了不同的路线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各方案对路线选线的影响,为今后广西区域旧路改建项目的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祥周至龙邦二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旧路油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再生利用的大修施工方案,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碎石再生料下面层(AM-16)、沥青碎石封油层、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基层等方面阐述了路面各结构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公路工程高质量发展,结合实践对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及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行项目挂钩制度、加强管理创新、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做好验收关的控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等优化质量管理的策略,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高等级路面结构型式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评价也是道路工作者一直进行研究的问题,结合旧水泥路面改造对我国评价方法与AASHTO规范方法分别进行了评价,通过两种方法对旧水泥路面进行了评价,综合确定水泥路面的破坏状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国道322线全州-桂林段的路面破损状况、结构承载力、行驶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建立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模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该线路路面改造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水泥路面板底脱空评价方法及压浆处治工艺,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旧路改扩建项目,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评价分析,并对压浆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同时对压浆处治方案及质量控制检测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采用三级荷载进行弯沉测试,以荷载-弯沉线性拟合截距绝对值≥40μm时判定为板底脱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经过五种配合比设计方案比选,选取方案一作为最终注浆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为减小行车荷载对孔内浆体强度形成扰动影响,建议封闭交通3d左右,由于项目所处广西地区,封闭2d即可满足通行要求;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进行三级加载,若荷载-弯沉拟合曲线截距10μm,则可判定达到注浆效果,满足后期加铺质量要求。工程实践表明该评定方式可以较好地控制压浆效果、保证脱空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交通事故的起因来自公路路面的病害,除了造成交通不畅通,也更加限制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安全。为了更好地改造公路路面,针对公路路面改造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公路旧路改造特点进行分析,以省道S342线南雄分水坳至雄州段路面改造工程为例进行设计探究,以期为类似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德州交通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该地区交通面临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该地区目前旧路改造中传统采用的三种施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在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提出了在德州旧路改造中推广交通废料再生利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及大碎石沥青混合料三种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