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保障海上人命安全、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和保护海洋环境被认为是VTS (Vessel Traffic Service)的主要任务。VTS的常规设备主要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雷达(Radar)、自动雷达标图仪(ARPA)等,实现不同系统信息的有效融合是保障航海安全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VTS系统、雷达与AIS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当前AIS与雷达设备在VTS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实现雷达信息与AIS信息融合的必要性,并对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步骤展开说明,有效解决了不同设备中同一信息的处理差异问题。最后探讨在信息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动态交通状态预测的准确性,对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动态交通状态预测及全局路径规划进行研究。以交通大数据为基础,获取指定路段的属性信息与采集信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得到该路段的试验数据。在具体的预测和分析阶段,构建基于交通大数据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动态交通状态的可靠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时间特征值对交通流量的影响较大,某一时间段的交通状态数据可为全局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源,有利于相关人员作出科学决策,可更好地满足当前智慧交通管理新需求。  相似文献   

3.
刘志硕 《综合运输》2013,(11):46-50
摘要:本文提出了物流信息服务交换的概念并设计了网络架构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国际动态船期信息共享网络的结构,最后以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的动态船期信息共享为例验证了国际动态船期信息共享网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长三角统一交通信息基础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信息化建设是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为实现长三角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提出构建以3G(GIS、GPS、GSM/CDMA)技术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交通统一信息基础平台,以此作为长三角交通信息化的核心和公共平台,以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统一共享,交通业务的规范管理,交通规划决策的科学合理,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跨行政区域的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交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关联,道路交通标志是重要的交通视觉信息载体,需准确传达路况信息和行驶规则,保障交通安全;通过对交通标志安全性需要和人的认知心理分析,对交通标志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交通标志的性能,使其能够主动传达信息、加强识别效果,提高信息传播力;把解决交通中短板问题和加强薄弱环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发动态交通标志,增加其信息视认效果,完善我国交通标志系统建设,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成功应用取决于交通流随时的、高精度的、大范围的评估,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动态交通网络模型来评估和预测交通.在动态交通网络模型中动态路径选择模型的路段运行时间函数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分析路段上的驶入流、驶出流和车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只用路段驶入流表示的路段运行时间函数,能简化动态交通建模、提高其计算精度和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实时交通信息影响下的出行者出行中路径选择行为,基于效用理论,建立了出行者出行的路径效用最大化的选择规划模型.将出行者的出行路径分割为在决策点的多次路径决策,并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效用最大的路径,得到的结果即交通信息影响下的最优路径.同时,在算例分析中,模拟实时路况的变化,在每个决策点动态加载交通信息,并引入出行者对信息的信任度概念和出行者对信息的信任度学习过程,使得模型可以更加准确描述实际决策过程.算例结果表明,实时交通信息可以有效提升出行者地实际出行效用,并且随着信任度地增加,出行者获得的收益越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VB语言及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自主开发了高速公路动态限速仿真软件平台,对高速公路网进行微观仿真,并结合宏观交通流模型及成本函数制定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方案。通过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动态限速仿真软件平台的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可以有效帮助高速公路交通规划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限速方案,并产生容量可观的数据库,有利于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4月5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宝船网(2.0)产品推介会及其业务发展研讨会"。阿里云、中科院计算所、挪威StormGeo公司、中远运输(集团)总公司、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中国海事服务网、上海荣新软件公司、广州联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市英特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国交通通信信中心下属多家公司等单位参加了会议。"宝船网"(www.myships.com)是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10.
1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1.1智能交通物联网在ITS中交通参与者通过装备在道路上、车上、换乘站上、停车场上以及气象中心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可以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处的交通信息;中心得到这些信息并通过处理后,实时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气象信息、停车场信息以及与出行相关的其他信息;出行者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选择路线。现行的很多交通管理系统都是被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攀升、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出行需求迅速增加,如何减少交通拥挤、降低交通事故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现状的基础上,从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三个阶段,在信息种类、公众需求、用户主体及服务种类四个方面对高速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对实现动静态交通系统融合,强化互联网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程度,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高速"平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辆智能交通最优路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消弧法结合的最优路径算法,通过建立权重判断矩阵求解特征向量,计算得出影响动态路径值的各因子的权重值;应用消弧法,求得指定的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结果表明:动态路径规划算法能为驾驶员提供一条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是人车路一体化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对比国内外高速公路动态限速信息标志设置、城市道路交通诱导信息和交通诱导设施整合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从国内外交通动静态信息一体化、交通信息与驾驶行为一体化以及路面交通诱导信息与车载导航信息、手机导航信息一体化角度进行阐述,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ITS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展开思考,为进一步明确我国ITS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汽车路径选择的多阶段动态决策问题,采用决策场理论对驾驶员多阶段路径选择过程进行研究。进行了交通状态波动下的多阶段动态决策实验,仿真分析了驾驶员出行前路径选择和出行中路径变更行为的微观心理偏好进化特征,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偏好进化分析表明,路径变更行为的触发频率随路段交通状态的变化幅度而增加,小范围的波动不易引起路段交通流的显著变化;第二阶段决策的偏好进化更加缓慢,驾驶员普遍出现较长时间的判断过程,路况预警信息的推送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统计检验分析表明,决策场模型良好地描述了多阶段的小汽车路径动态选择行为,可为城市道路交通诱导组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行业信息     
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成功2017年5月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下称"协会")收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的正式通知:即日起协会正式成为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团体用户。至此,协会成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注册的团体标准制定单位,在协会团体标准化前期工作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今后协会可以在全  相似文献   

16.
英国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运营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综合运输》2007,(5):78-80
构建智能交通的信息服务系统,如何实现跨部门的交通信息共享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介绍英国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希望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后的信息共享、资源利用和出行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交通信息平台内涵和发展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综合运输》2007,(5):57-59
<正>一、交通信息平台现状分析交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现交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部门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这一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资源共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说明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阐述了数据共享方式和平台服务、监管模式,为综合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平台的建成促进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应用,提升了行业的地理信息应用水平,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信息园地     
1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同鉴定六盘山区、藏区交通运输发展共建协议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发展,改善贫困地区交通落后面貌。经省人  相似文献   

20.
正远在星空,却能探知地面,让影像近在眼前。业内俗称"天眼"的遥感卫星长期用于国土资源和军事领域。而如今,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信息事业部(简称空间事业部)的努力下,遥感卫星正在和交通紧密融合,碰撞出创新的火花。"高分遥感技术不仅能实现精确核查,解决农村公路监管难问题,还可勘察灾情,及时准确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感知形变,提高道路防灾救灾能力。"空间事业部副总经理、交通遥感所所长罗伦介绍说,遥感+交通,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