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脂沥青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主要应用于钢桥面铺装的集合环氧树脂和沥青材料优点新型材料,树脂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工程中树脂沥青的粘度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对树脂沥青的施工容留时间(拌和到摊铺碾压完毕的时间)进行研究,以获得混凝土的最佳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公路与汽运》2007,(3):160-160
后期粘结PC钢材是在PC钢材上涂抹硬化的黄油状常温硬化型树脂,以套管包裹而成。这种常温硬化型树脂,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硬化促进剂的添加量,可以自由确定硬化时期。这种树脂硬化时,与无粘结钢材一样,具有与黄油状同等的粘度,张拉后,PC钢材与套管之间充填的环氧树脂自然硬化,介于套管间的PC钢材同砼粘结起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养护温度对环氧树脂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不同养护温度下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硬化时间、抗压强度,以及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低温(5℃)、常温(20℃)、高温(35℃)3种养护条件对材料硬化时间、抗压强度树脂、应力-应变发展规律的影响,并对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进行双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温度升高,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硬化时间逐渐减小,且材料强度提升。相较于20℃的养护条件,5℃养护的环氧树脂混凝土材料强度降低8.4%,35℃养护的环氧树脂混凝土材料强度提高10.5%;温度升高使得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应力发展较快,而下降段应力也下降迅速。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典型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差异,依托广东省境内新丰-博罗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新博高速")试验段3种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这3种路面形式的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结构III最大弯沉结果和面层抗疲劳性能优于结构I和结构II,而结构I和结构II区别不大;结构I的AC-20层及ATB层要求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结构II只要求AC-20层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能;结构III具有较好的荷载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流变学原理,测量不同的高吸水树脂掺量下滑模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的转速和扭矩进而得出相对应的塑性粘度和屈服应力,测量这些混凝土振捣拆模塌边高度,得出高吸水树脂掺量对混凝土施工阻力和立模性能的影响,并分析高吸水树脂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吸水树脂后,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增加,塑性粘度降低,即添加高吸水树脂后混凝土的施工阻力、立模性能都得到改善。高吸水树脂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识别阴影中智能车辆导航路径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采用消阴影神经网络I和消阴影神经网络II来消除智能车辆导航图像中的阴影并识别出导航路径的方法。所开发的消阴影神经网络I和II均为3层结构,分别是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采用自适应线性单元优化了网络的隐层节点数,文中也介绍了神经网络I和II的训练过程。在JLUIV—2型智能车辆上进行了实际路径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使用消阴影神经网络I和II可快速有效地消除导航图像中的阴影,获得清晰可靠的导航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钢桥面铺装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的施工效果,控制其施工质量,对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材料的施工性能、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及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在分析材料施工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粘附性能-温度关系、强度和时间关系;在现场施工的基础上,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材料粘度易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材料粘附性能出现衰减;温度和养护时间对环氧树脂粘结剂的粘结强度有很大影响,随温度升高和养护时间延长,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气候复杂多变,环境严峻,紫外线辐射强度高,普通环氧树脂胶结料铺筑的薄层罩面经常发生早期病害。对此,该文通过对传统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并以最优掺量为基础对其耐紫外光老化长期性能进行了室内加速模拟和试验路铺筑,探究了合适的铺装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低温韧性、拉拔强度和抗紫外线老化性能,适宜的彩色胶料树脂配合比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E51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例用量1.5∶1,碳黑的掺量为3%,短切纤维的掺量为1%,室内模拟长期抗紫外老化性能优良。试验段铺筑及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彩色树脂薄层罩面技术能显著提高路面的安全行驶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0.250、0.400、0.500、0.571四种不同沥青体分比的环氧树脂沥青及AH-70普通沥青、SBS改性沥青制成混合料试件模型,进行-25℃、-15℃、-5℃和5℃温度下的半圆形直裂缝试件三点弯曲对比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进行环氧树脂沥青固化物微观结构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与锯缝深度关系呈现相同的趋势;沥青体分比大于0.400时,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随着沥青体分比的提高而大幅度降低,但均高于AH-70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基本与沥青体分比为0.500的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相当;沥青体分比为0.571时,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与温度的关系表现和AH-70普通沥青混合料相似;扫描电镜及断裂机理分析显示,环氧树脂沥青的相逆转临界沥青体分比为0.500。  相似文献   

10.
固化的环氧树脂沥青由树脂相与沥青相构成。该文介绍了其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的试验研究。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则环氧树脂沥青基体逐渐从树脂相过渡到沥青相,相应其性能会发生很大变化。采用旋转压实成型半圆形试件,通过对0.250、0.400、0.500和0.571四种不同沥青体分比的环氧树脂沥青及AH-70普通沥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25℃、-15℃、-5℃和5℃四个温度下的三点弯曲对比试验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微观结构形态分析。研究表明,沥青体分比低于0.400时,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荷载、断裂能、断裂韧度与锯缝深度、与温度的关系的变化趋势均表现出与AH-70普通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大差异,沥青体分比高于0.400,则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变化趋势与AH-70普通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似。SEM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沥青体分比为0.400时,环氧树脂沥青是以树脂相为基体,沥青为近似球形分散体,沥青体分比为0.500时,沥青相为基体,树脂为近似球形(胶团)分散体。沥青体分比为0.400到0.500为环氧树脂沥青的相逆转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标段)讨赖河大桥主桥墩模板的加工制作施工,阐述了一种利用钢模板和环氧树脂的特点,采取以直代曲、近似展开下料、条块简易拼装的方法,将钢骨架焊接成相似于各种异型形状,以环氧树脂作为内衬,获得既有强度和刚度,又符合构筑物设计表面形状的大型钢骨架树脂衬钢模板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选用脂肪族类、脂环族类、低分子聚酰胺3种多胺型固化剂,分别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按一定比例均匀掺配进行常温固化,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测得30、40℃等温条件下固化反应过程中粘度值,分析粘度随时间变化的二维关系;通过室内试验测定30℃恒温下环氧胶的凝胶时间,以该凝胶时间对应的粘度值为控制指标,得出40℃恒温下对应凝胶时间;分析不用温度、不同固化剂对固化产物的影响,提出施工建议并通过凝胶时间对比3种固化剂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基质沥青RTFOT与TFOT两种老化方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0#、70#和90#三种不同标号基质沥青进行旋转薄膜烘箱(RTFOT)与薄膜烘箱(TFOT)老化,得到老化残留物分别与原样沥青在软化点、针入度、粘度和车辙因子等各项指标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老化方式对50#和70#沥青的老化效果相当,规范中认为RTFOT和TFOT两种老化方式可以互相取代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于90#沥青,由于通过两种老化方式后的沥青残留物与原样沥青性能上的非同一性,认为两种老化方式对90#沥青的老化程度是不同的,是否可以替代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环氧树脂-混凝土叠合结构在温度变化时因两种材料变形不协调而造成结构破坏的问题,进行了环氧树脂-混凝土叠合结构的热应力研究,对结构在环氧树脂固化阶段、养护阶段、后固化阶段和使用阶段进行应力分析,提出各阶段环氧树脂中存在的热应力有收缩应力、固化应力、后固化应力和温度应力,给出了这些应力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从环氧树脂浇注到混凝土上那一刻开始,就会由于树脂的固化反应、以及温度的变化而在体系内部产生应力,主要包含收缩应力、固化应力、后固化应力、温度应力;(2)较小的弹性模量能有效降低环氧树脂-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固化应力、后固化应力和温度应力,但常温下表现为低弹性模量的环氧树脂在低温时其弹性模量会急剧上升,有时会增加几十倍,大大增加了低温时的温度应力;(3)常温养护时,高温后固化的环氧树脂-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内应力变化比较复杂,因高温后固化会降低环氧树脂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增加其弹性模量以及热变形温度,同时也会产生固化收缩,最终应力累积的计算需要大量试验数据;(4)环氧树脂最大平均弹性模量为131.9 MPa(20℃至-20℃的平均弹性模量,环氧树脂线胀系数取100×10~(-6)(m·m~(-1))/℃)时,可通过ASTM C884中相容性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15.
有人问30号机油好还是40号机油好?这里涉及到机油的“质量”和“粘度”二个概念。 汽油发动机机油的规格标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按《GB/T7631.3-1995内燃机油分类》,有SA、SB、SC、SD、SE、SF、SG、SH共8个质量等级;二是按《GB/T 14906-1994内燃机油粘度分类》有0W、5W、10W、15W、20W、25W、20、30、40、50、60共11个粘度等级。其中前6个含W的是低温粘度级号,后5个是以100℃运动粘度分级  相似文献   

16.
Sasobit与Sasowam改性剂是两种新型的温拌沥青改性剂,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能有效降低沥青运动粘度,并提高沥青高温稳定性,改性效果良好,在推荐掺量范围内,Sasowam改性效果较Sasobit好。但两种改性剂的改性效果均受其与基质沥青的配伍性影响,使用时还需进行混合料试验确定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17.
在CA6DE2电控国II柴油机基础上,进行了气缸体、气缸盖、齿轮系、FEUPI泵总成托架结构改进设计,并设计开发了FEUPI电控燃油系统和燃烧系统,形成CA6DE3型柴油机.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CA6DE3柴油机满足国Ⅲ排放法规要求.经过整车优化标定后,装有CA6DE3柴油机的中型载货汽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该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与原机械泵柴油机相当,烟度明显好于原机械泵柴油机,噪声比原机械泵柴油机略差.  相似文献   

18.
单孔轨道板凸台周边填充层有树脂填充和CA砂浆填充两种方式。文中运用有限单元法分别建立两种填充方式下的单孔轨道板实体模型,对轨道板分别施加纵向、横向和温度梯度三种荷载,对比分析轨道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用树脂填充优于用CA砂浆填充。  相似文献   

19.
许培俊  朱真  阚寅  侯静  吴帆  叶敏  惠记庄 《公路》2022,(6):295-301
通过引入一种线型脂肪族环氧树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622树脂)作为降黏、增溶、增韧剂,调控环氧沥青中沥青相和树脂相的相态结构,实现环氧沥青相容性和低温韧性的改善。622树脂的引入可以显著地降低环氧沥青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黏度,减缓固化反应速率;当622树脂的添加量为15wt%时,环氧沥青中沥青相的分散尺度被降低至10μm左右,良好的相分离结构使得环氧沥青固化物的断裂伸长率由150%增大到350%;且622树脂改性环氧沥青在低温下具有更低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引入线型脂肪族环氧树脂调控环氧沥青铺面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相尺度是改善环氧沥青力学性能和低温韧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曾凡奇 《中外公路》2007,27(6):156-159
通过对沥青感温性指标针入度指数PI、针入度粘度指数PVN、粘度温度指数VTS及沥青等级指数C.I等的分析,表明稠度指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