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轮胎螺栓是国产中型载货汽车上的一个重要零件,该件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汽车的安全行驶。据调查,螺栓断裂多发生在螺栓大头螺纹(M20×1.5)的根部,即螺纹与光杆交接处,且断裂都出在汽车后轮轮胎螺栓上。为说明问题,首先对轮胎螺栓的受力情况做以简单分析。汽车后轮的装配顺序是先装后内轮,用一个螺母即杯螺母拧在轮胎螺栓上,实施对后内轮的紧固,见图1所示。当用规定的扭短300~400N·m(见CA1091型汽车使用说明书)将林螺母拧紧后,杯螺母即对后内轮产生一方向向左的预紧压力F1,F1的大小可由扭矩公式M=…  相似文献   

2.
螺栓联接强度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螺栓相对刚度对螺栓强度的影响需具体分析,对螺栓拉伸强度计算的载荷系数法作了进一步探讨。对螺栓强度计算;应用引入牙根最大拉应力计算内容,并根据相似理论和边界元计算给出了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各种情况下三角螺纹的最大螺牙载荷及其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3.
1 力学性能 (1)拉伸试验 虽然拼焊板的拉伸试验如同别的材料一样,但是在测试时有其特殊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试样尺寸。试样尺寸取决于测试的是焊接接头还是焊缝。如果测试接头,  相似文献   

4.
很普通的发动机缸盖螺栓,往往采购来的是不合格品.如果用户使用时也未引起注意,结果就会造成昂贵的发动机缸体的损坏. 跃进NJ70发动机缸盖螺栓为双头螺栓,装于气缸体一端的螺纹为M11-Γ1,另一端为M1×1-2(原厂图纸).M11×Γ1表示M11×1.5粗牙螺纹,过渡配合,精度为  相似文献   

5.
高强螺纹紧固件的失效模式、机理分析和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螺纹失效模式分析1.1螺栓螺纹和螺杆部分的失效大多数螺栓失效是沿螺纹发生的断裂,见图1。在静载荷作用下,螺纹强度(Sb)是由应力截面积(A s)决定的,即Sb=A sσb。拧紧螺栓时,螺杆部分由于拉伸应变而承受正应力,同时由于作用于螺纹上的扭矩而承受附加扭转应力,所以螺栓承受拉扭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用连杆螺栓、气缸盖螺栓、飞轮螺栓等非标准紧固件,是我厂生产的大量和主要产品,都需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要求,一般需达到10.9级以上的强度等级。去年我厂在创优和贯彻国际标准的过程中,把本厂和国外的同类型产品按照ISO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机械性能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依据ISO 362—1:2007标准中关于M1类车的规定,对该类车辆进行了车外噪声测试试验,并根据测试结果讨论了该标准中几个不明确的地方。指出,对于配备既能锁挡也能不锁挡变速器的M1类车,应选用加速度接近参考加速度的挡位进行测试;对于配备能锁挡变速器的M1类车,无论选择1个挡位还是2个挡位进行测试,最后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对于M1类混合动力车辆,车辆的额定功率由电机和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之和决定;对于M1类和M2类跨类车,M1类车的噪声测试结果比M2类车要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中Explicit模块建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与铝合金螺栓连接接头的有限元仿真三维模型,并进行了相对应的单钉单剪拉伸试验研究。结合试验和仿真结果,获得了螺栓连接接头在单轴拉伸载荷下的损伤失效模式。铝合金失效基于延展性(Ductile)金属失效准则,CFRP失效准则基于Hashin准则,可以表现复合材料在纤维拉伸压缩、基体拉伸压缩、法向分层拉伸压缩和纤维与基体剪切模式下的7种失效形式,复合材料起始失效后采用刚度折减规则实现刚度退化。结果表明,螺栓失效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线弹性阶段、CFRP损伤起始阶段、接头失效阶段。对比仿真和试验结果,以接头强度角度考虑,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6.3%,说明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发现,在螺栓接头失效过程中,CFRP失效发生在基体拉伸和压缩模式以及法向分层压缩模式上,铝合金表现出了明显的延展性损伤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混凝土抗拉力学性能分析中,强度和极限拉伸是两项极为重要的指标。目前,关于极限拉伸的试验研究暂无明确统一的方法,同时轴心受拉试验有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导致其试验结果较为离散。为了使公路用预拌混凝土的早期拉伸变形值、轴心抗拉与劈裂强度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准确,将公路用混凝土的轴心受拉试验装置进行优化设计,有效解决了混凝土试件对中时存在的困难,并以3个强度等级的预拌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个龄期(72、168、336、672 h)的试验,分别得出混凝土在龄期内其极限拉伸值、强度、轴拉弹性模量三者的发展规律,同时通过对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进行推理,得出其估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当龄期增大时,混凝土的轴拉与劈裂强度之比逐渐变小;混凝土的拉压关系基本满足规范公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程贤鹏  韩森  李娜 《中外公路》2007,27(4):225-227
用时间-温度叠加原理来确定间接拉伸强度试验与三轴抗剪强度试验等效的试验条件。在这种等效的试验条件下,可以用间接拉伸(IDT)强度来预测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由这种方法所得粘聚力与IDT强度之比的平均值是1.73,这个值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非常吻合。对于不同的混合料,预测粘聚力c值的误差为0.9%~38%,平均不到21%。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用200mm高土工格网与土组成试样和非加筋土试样所做的一系列大规模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试验中用了两种不同的颗粒上,加筋试验的试验是利用一个有一定高径比的单元进行的。此比例与典型的基础加筋运用中的单元尺寸相配。结果发明加劲效果及土的强度因了强化作用而增大了。比较这两种试样的试验可以发现,以填土的峰值摩擦角表示的摩擦阻力增大而使其更适合用于适合结构,用一简单的弹性膜模型能够估算组合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正1前言根据紧固理论,螺栓、螺母中螺纹及端面的摩擦系数是螺栓连接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确保螺栓螺母连接夹紧力稳定的重要要素。螺栓螺母的摩擦系数除了受本身的表面状态影响,另一方面与被夹紧件的表面状态有关。国外重卡公司为了控制摩擦系数,底盘上的受交变负荷较大的连接件的装配面部分采取光滑无漆处理。这样的工艺规定对底盘连接件的防腐提出了很大挑战,必须保证"不允许涂漆"装配面的临时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卫 《重发科技》2005,(4):40-43
1.什么是ISO/TS16949? ISO/TS16949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规范,用于规定全球汽车行业中统一现行的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TS16949是ISO技术规格(Technical Specification)结合了美国(QS9000)、德国(VDA6.1)、法国(EAQF)及意大利(AVSQ)的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于1999年三月由IATF及ISO/TC176共同完成制定第一版(1999版),现在使用的第二版(2002版)于2002年3月1日制订完成。  相似文献   

14.
车模卖场     
《汽车杂志》2009,(10):312-313
奥迪R8-4.2FSI(V8)-DTM安全车(2008) 货号:09214DTM 比例:1:18 颜色:银色 会员价:848元 非会员价:898元 专为DTM改装的奥迪R8依旧保持了以往的跑车风格,全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5.
鉴于疲劳性能在车身零件使用中的重要性,选取车身冲压件经常使用的厚度规格均为1.2mm、2.0mm的两种冷轧钢板St13、St14,分别进行0%(无残余变形)、5%、10%、15%及20%5种变形量的预拉伸,之后制成疲劳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并比较分析不同残余变形冷轧钢板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非洲常用的一种筑路材料——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劈裂强度影响因素以及强度的尺寸效应,通过对不同龄期下的水泥稳定红土粒料进行两种径高比的间接拉伸试验,分析劈裂强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径高比的强度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径高比的变化是否对间接拉伸强度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劈裂强度与水泥剂量、养生龄期、径高比有关,劈裂强度随着水泥剂量和养生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径高比的减小而减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红土粒料的劈裂强度具有尺寸效应,试样尺寸不同对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劈裂强度值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水泥稳定红土粒料在不同荷载模式下所表现出的拉伸特性,全面评价红土粒料作为基层材料时的抗拉性能,在一系列试验(弯拉试验,间接拉伸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对水泥稳定红土粒料抗拉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对三种试验所用试样进行应力状态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红土粒料作为半刚性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其拉伸强度受水泥剂量、荷载条件和试验方法等外部因素影响,经水泥稳定后的红土粒料作为基层材料考虑其抗拉性能时,不同荷载模式下的拉伸强度不同,其中,90d养生后的弯拉强度间接抗拉强度直接抗拉强度,并且不同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统计关系,在已知其中一种强度的基础上能通过线性关系得到另一种强度;通过应力状态分析得到了试样的受力图,为了解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分布和变形发展趋势提供了一种思路。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当用于评价红土粒料的抗拉性能时,直接拉伸试验较为真实和可靠。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高强度螺栓疲劳性能的材料、结构和工艺等因素进行了较广泛的对比试验研究。比较了6种材料疲劳试样的疲劳性能;考察了硬度、再回火、去应力退火、表面脱碳、滚丝/磷化的先后顺序、头下圆角粗糙度、滚丝轮螺纹牙形、头下圆角过渡形式等因素对高强度螺栓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IVECO汽车13t级的车桥中,因接合套啮合方式的不同,差速器壳需承受较大的弯矩,故差速器壳材料选用40Mn;但差速器盖受的弯矩较小,故其材料选为QT500—7。差速器壳和差速器盖用螺栓紧固合成后(见图1),需在其分界面上加工4个φ4.8^+0.025mm孔。由于两个工件的材料不同,硬度、韧性等切削参数不一致,常规的加工方法势必造成孔往软材料(QT500—7)方向偏斜,因此在加工工艺中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参考国内外关于玻璃纤维增强筋耐碱性能试验方法,将玻璃纤维增强筋分别浸泡于60℃碱性溶液中0、15、30、60和90d,并对浸泡后的玻璃纤维增强筋进行了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乙烯基树脂和E-glass复合而成的玻璃纤维增强筋在碱性环境下力学性能保持良好,但存在一定的拉伸强度损失。在碱性溶液中浸泡90d后,平均剩余强度大于70%,拉伸强度值仍远大于标准设计强度值;浸泡前期拉伸强度变化明显,浸泡后期(在60~90d之间)玻璃纤维增强筋的性能保持稳定,试验用玻璃纤维增强筋的力学性能在碱性环境下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