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深水、厚覆盖层、强风、巨浪等复杂环境条件下跨海特大型桥梁深水基础的承载能力,针对琼州海峡跨海大桥主通航孔2×1 500 m三塔斜拉桥的中塔基础,提出了设置裙筒与半刚性连接桩的新型沉箱复合基础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该新型沉箱复合基础由底部周圈带有裙筒的沉箱、打入地基中的钢管桩与后注浆垫层组成,其能够降低沉箱复合基础对水下垫层平整度和裙筒入土深度的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进一步研究其承载性能,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分别开展了沉箱基础、设置半刚性连接桩的沉箱复合基础、设置裙筒与半刚性连接桩的沉箱复合基础等3种基础方案在竖向荷载、竖向与水平向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置裙筒与半刚性连接桩的沉箱复合基础具有优越的竖向和水平向承载能力,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后注浆形成的碎石混凝土垫层强度较高且处于裙筒侧向约束状态,可将上部竖向荷载传递至裙筒、群桩基础和桩间土,并通过裙筒和群桩基础传至到地基深部,从而有效提高了软弱厚覆盖层地基中沉箱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并可减小基础沉降;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的组合作用下,裙筒能够充分调动筒内外浅层土体的水平抗力,半刚性连接桩则驱动塑性区向深处延伸,从而有效提高了基础的水平向承载能力并减小水平位移。研究成果可为琼州海峡等跨海通道的特大型桥梁深水基础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行换填垫层法的设计思路是将换填垫层作为结构物基础的持力层,而实际在验算强度时所指的持力层是垫层下的软弱地基,理论与实际不一致。本文提出将结构基础划归结构物本身,而将换填垫层作为基础——计算基础的新概念,并介绍了某些条件下确定部分换填法垫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刚体理论下地基应力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在其基本假定的基础上,推出了条形基础的竖直基底压力和水平基底压力的计算公式;作为通用解法,有使倾斜偏心荷载作用下,阶梯式基础的地基应力的计算更加简便,并与规范配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法,通过对黄土岸坡修建桥梁基础后不同位置与坡脚应力关系比较,得出不同深度下基础附近应力接近半无限平面(即消除岸坡边界影响)的临界位置,最后将所有临界位置点与坡脚连线,得到岸坡稳定影响线,为桥梁设计提供了基础安全埋置准则。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于填土路基下或构造物基础下受力模式有所不同,不同的规范对这两种情况下地基承载力验算要求也有所不同。为此,对不同规范中关于管桩用于路堤或构造物基础下的承载力验算要求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工程算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填土路基下的管桩宜验算单桩承载力和加筋材料抗拉强度;用于构造物基础下的管桩应验算单桩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为此编制了专用的自动计算表格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赵阳  郭宵  杨健 《公路》2004,(10):184-188
浃底隧道出口明洞段回填厚度较大而基础土体软弱,因此采用了桩一筏基础的形式以避免过大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对明洞及下部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土体与结构的共同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软弱地基条件下采用桩—筏基础能有效地控制不对称恒载作用下结构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发生颠覆性转变,由此对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高职院校需积极作出改变,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办法,有效运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激发其课堂学习兴趣。基于此,文章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以高职院校财会、营销等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为切入点,探析了经济法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桥梁基础在洪水冲刷侵蚀下容易丧失稳定性的情况,采用嵌入基岩防护墙对某桥梁基础进行防护,用钢板桩围堰临时支护基础,砂袋围堰支护外侧水土施工,安全好省地解决了桥梁基础的冲刷病害,同时保证了河道的泄洪能力。  相似文献   

9.
湖区浸水路基受风浪和水流冲刷双重作用,影响石笼护坡的稳定性。按照水利相关规范,通过对湖区风浪要素等的计算,确定石笼护坡的防护范围和厚度,以确保风浪作用下石笼护坡的稳定,并通过计算近岸的冲刷深度,确定石笼基础的埋深和宽度,使水流冲刷作用下石笼基础保持稳定。此外,当软土较厚时,需进行石笼基础的抗滑移、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验算和边坡整体稳定性验算,如抗滑移验算和地基承载力不满足,可采取增大基础宽度或基底下抛填块石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10.
高桥墩几何非线性分析的能量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地基弹性变形影响,用能量法对高桥墩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在基础弹性约束下,墩身的形函数用墩自身弹性变形与基础平,转动产生的刚体位移之和来构造,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对弹性地基高桥墩的设计计算,几何非线性及地基弹性变位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