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技术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和相位编码雷达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对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和相位编码雷达的移频干扰模型,分析了干扰对雷达系统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干扰模型对于脉压雷达而言具有较理想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2.
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技术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抗窄带噪声压制式干扰的干扰模型,说明了窄带噪声对雷达距离跟踪系统和速度跟踪系统的影响,分析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距离欺骗干扰和速度欺骗干扰,并建立了干扰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技术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和相位编码雷达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对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和相位编码雷达的移频干扰模型,分析了干扰对雷达系统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干扰模型对于脉压雷达而言具有较理想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干扰条件下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目前对其效能的评价也大都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文章试图建立舰载雷达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以干扰条件下某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要目的是对雷达探测体系干扰效能进行评估.文中研究了压制式干扰的干扰效能,并分别对无人机假目标和迷惑式假目标的干扰效能进行分析,给出了压制干扰站的干扰效能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对雷达网的干扰效能,构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主要结论,即对整个雷达探测体系的干扰效能主要取决于对预警机的干扰效能,为今后评估具体作战任务的效能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地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波超视距雷达组成和任务,采用WAEAC系统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可用性向量A、可信性矩阵D、能力向量C以及抗干扰效果因子KAJ的建模,推导出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作战效能方程,为该雷达的研制、推广、改进及作战使用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支援干扰是火控雷达面临的主要干扰战术样式。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支援干扰的特点,根据火控雷达配属于防空火力系统,必须满足火力系统对空射击的需要,在计算火控雷达自卫距离基础上,建立了支援干扰下火控雷达反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在想定作战背景下,应用评估模型对火控雷达抗支援干扰的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模型考虑了采取固定多点跳频、随机数字编码跳频和脉冲压缩等技术措施后对火控雷达反干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海军网络中心战"及其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海军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初步建立了"海军网络中心战"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种计算作战效能倍增系数的新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对提高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技术进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抗窄带噪声压制式干扰的干扰模型,说明了窄带噪声对雷达距离跟踪系统和速度跟踪系统的影响,分析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距离欺骗干扰和速度欺骗干扰,并建立了干扰模型.  相似文献   

10.
袁亮  张兵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117-120
为了实现实时、动态的雷达箔条干扰显示,在分析PPI显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粒子运动模型。对模拟过程中的所用的技术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模拟显示效果图。  相似文献   

11.
基于FieldPoint模块的测试技术具有易维修、易扩展、可靠性高、调试方便、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这一测试技术在某复杂设备的多参数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粟京  王钰涵  刘健  袁洪涛 《船舶》2016,27(3):59-66
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模块入坞后的坞墩布置对总组技术尤为重要。根据大型模块总组技术的特点,制定了大型模块进坞后的坞墩布置方案,并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模块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而后对大型模块总组状态制定两种坞墩方案,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特点,最终确定大型模块总组时采用的坞墩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狄林 《船电技术》2010,30(12):47-49,53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下一代综合电力系统(NGIPS)的发展规划,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技术特征,提炼出其中各模块相应的重点研究方向及相关关键技术,可望对我国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邮船舱室模块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移运路线长、路线混乱、舱室模块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等问题,提出应用加入动态搜索模型的蚁群算法对邮船舱室模块进行路线规划,为运输舱室模块提供清晰、便捷的移运路线。对主竖区的障碍物进行分析,建立模拟实际工况的栅格地图,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寻找移运路径。对不同位置所经过的栅格地图和蚁群数量进行动态调整。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寻找蚁群算法的参数。采用离散点分析确定移运路径的主、支通道。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改进蚁群算法建立主、支通道进行舱室移运模块可有效提高舱室模块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5.
RMFC码头作为连岸设施,周围布置有锚泊系统,其工作海域水深很浅,深度随距海岸线距离而变化。由于利用多刚体水动力学的计算分析难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因此,采用试验方法研究RMFC码头的运动性能。假定单元间的接头和系泊系统可有效承担风、浪、流诱导产生的载荷,通过试验研究RMFC码头典型单元六自由度运动,以验证此种RMFC码头布置形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和归类各型对抗装备的性能特点,依据对抗装备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对其进行功能模块划分。规范不同功能模块间的接口及参数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通过生成和修改配置文件的方法,对底层的功能模块进行选择性整合,组合特定声学功能和运动功能就可生成特定型号的对抗装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活性和通用性较好,对对抗装备的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电池模块浸没式油冷散热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电池成组后大容量电池模块的散热特性,获得了导热阻燃硅油流量参数对大容量电池组散热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浸没式油冷能有效控制大容量电池模块的温升;改变流量可以提升换热效果,但对电池模块的最高温度及温差控制具有局限性,由于电池箱存在流动死区,换热效果更易受到硅油热导率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tlab的AUV近水面运动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瑛  徐德民 《船舶工程》2003,25(5):15-18
该文运用矢量方法对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近水面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进行了推导,得到了一个适于在Matlab环境中仿真的高度矢量化的空间运动模型,并用在Matlab的仿真工具箱Simulink中建立的AUV近水面的六自由度运动仿真模块对AUV的近水面运动进行了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波浪力对AUV的影响。该模型的建立和仿真为AUV近水面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覃廖开 《船舶工程》2019,41(7):133-138
与船型FPSO相比,圆筒型FPSO没有明显的总纵弯曲,上部模块与船体结构之间通常采用刚性支墩来连接,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弯矩和装/卸载引起的船体垂向变形对模块支撑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以“希望6号”圆筒型FPSO上部模块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DNVGL船级社规范,介绍一种简化疲劳分析方法。以FPSO运动加速度和船体变形载荷作为载荷输入条件,利用SESAM/GeniE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在所有组合工况下应力的扫描计算结果。根据作业海域各个方向波浪发生的概率,运用简化疲劳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所关注节点的疲劳损伤和各个工况对结构节点疲劳损伤度的贡献。结果表明,所关注节点的疲劳强度均满足设计疲劳强度要求;同一节点的疲劳损伤对不同浪向的敏感度不一样。该简化疲劳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承受周期性载荷的FPSO上部模块主结构和其他型式海洋结构物的疲劳分析。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lifting of submerged marine modules, the highest dynamic loads occur in the splash zone. These forces are highly dynamic and cannot easily be estimated with sufficient accuracy using simple calculations or high-fidelit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because of their irregular and complex geometries.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a wave tank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a large subsea module in the splash zone subject to irregular waves.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1:8 scale model of a subsea module, similar to that designed by Offshore Oil Engineering Co., Ltd., for the subsea pipeline from the Wenchang gas fields to the Yacheng pipeline. The model was examined at five different 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free surface, from completely above the surface to fully submerged. The resulting data are analyzed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Spectral analysis and a dynamic effect parameter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loads on the subsea module. Several time-domain numerical analyses a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peak periods, and the tension of the sub-slings is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relative forces and motions of the subsea module are presente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other similar modules and their installation and validation data for computational mode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